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

2017-11-03 08:29:35 怪兽_先生

怪兽_先生 > 阅读方法

全文约4900字,阅读用时约12分钟。

相信点击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是已经在生活中体验过“花式失败”了--想要坚持健身,out;想要坚持阅读,out;想要坚持学英语,out;想要坚持睡懒觉,bingo!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内心已崩溃

如果告诉你,有一种方法,用上了就不会再失败,你想不想尝试下呢?即便充满了怀疑,也不妨往下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拯救已经“无药可救”、懒癌晚期的自己?

我知道,此刻的你也许正用最舒服的姿势抓着手机或坐在电脑面前看着这篇文章,请你暂停一下并站起身,在旁边做1个(你没看错,就只有1个)俯卧撑,如果没有条件(比如在办公室),可以用爬2格台阶的楼梯替代。

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神经病吧?!

假如我坚持要你这么做呢?你做不做得到?

你一定会说,这也太简单了!谁做不到啊?!

这就对了,我就是要你这句话!--这太简单了,我很轻松就能做到!

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并不是天生的失败者,成功也并非是伟人的专利。我们之所以一直陷在“失败的笼子”难以挣脱,可能在于我们一开始就错了。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微习惯》

《微习惯》告诉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幻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而是迈出那“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你的人生将不会再被失败包围。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来拆解《微习惯》,分别是:微习惯是什么、为什么要运用微习惯、微习惯是不是躲在舒适区、如何建立微习惯以及可能面临哪些误区。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拆书大纲

01 微习惯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我们当然希望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比如坚持健身、写作、阅读等。为了养成上述好习惯,会相应制定一系列计划,如每天跑步5公里、坚持日更3000字、3天读完1本书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计划几乎全军覆没,有的甚至还没开始就夭折了。

微习惯则是“缩水版”的习惯,相对应的就是:每天跑步100米、坚持日更50字、1天读3页书。所有对你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的动作,都可以称为“微习惯”。

如果你仍然无法明确自己微习惯的具体目标,请你尝试想象最坏的情况--整整忙了一天、精疲力竭,抑或感冒发烧、身体不适,又或者纯粹的心情低落、提不起劲--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比较轻松就能完成的动作。比如你每天都忙成狗,要写50字可能很难,那就不妨降低到30字,再不行就10字,降到你认为完全不可能失败为止,哪怕是1个字。

这个时候,我知道你一定有疑问,建立这样的小习惯意义何在?能起到什么作用?不要急,接着往下看。

02 为什么要运用微习惯?

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爬坡,到顶,下坡。岗开始,你必须用双腿的最大力量蹬自行车,之后会渐渐变得轻松,但是你必须一直蹬到山顶,否则就会倒退回原地,让之前所有的进步都付诸东流。

这很生动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建立习惯的过程中半途而废。我们做出完美计划的时候,潜意识认为我们在执行计划之前必然是动力十足、情绪高涨、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状态。事实呢?可能今天忙成狗、明天不舒服、后天有应酬,这种状态下还要求自己吃力地蹬着自行车爬坡,你自己信吗?当然,我不否认有这样的牛人存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问题是,你认为自己是这样的牛人吗?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你怎么看自己?

微习惯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几乎不耗费你任何意志力。即便你精力枯竭,依然可以完成这些“小得不可思议”的微步骤。这就意味着,在这条路上,你根本不可能失败!想象一下,做1个俯卧撑、写10个字居然还会失败?!天呐!我根本想象不出来!

其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假如你的微习惯是每天读3页书,算下来,一年就能读1095页。以《微习惯》130页的小书来计算(当然,绝大多数的书要比这本厚得多),大约能读8本书。你可能会认为,这个数字小得可怜啊!确实,一年读8本书,意味着2个月才读完1本。但是,如果告诉你,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呢?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数据源于“新浪图书”新闻报道

读3页书大概也就5分钟的样子,每天仅仅花费5分钟,坚持1年就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你还会认为一天读3页没有意义吗?还会认为这8本小得可怜吗?你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超过了全国7亿人口的水平!”

最后我想说,虽然你定的微习惯是每天读3页,但是实际上,你几乎不可能就真的是每天只读3页,也许今天你时间多一点儿,精力充沛点儿,可能你就读了10多页。你要知道,3页仅仅是你的保底数字而已,除非你有严重地强迫症--定了3页就是3页,一页不能多,一页不能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先去看看医生比较好。

这样看,你一年的阅读量还会少吗?再对比一下当初意气风发时做的计划,那会又读了多少书呢?

现在,可能也有的朋友会奇怪,大多数培训和书籍都在告诉我们,要走出舒适区进行刻意练习,才能更加精进。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微习惯,岂不是躲在舒适区里永远无法成长?

03 微习惯是不是躲在舒适区?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百度百科对“舒适区”的定义

我们先来看下百度百科对“舒适区”的定义。

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再来想想自己。你现在正“葛优瘫”在沙发上,看到一篇励志文章介绍作者减肥的心路历程以及前后对比照片,你摸摸自己圆滚滚地肚子,心头突然涌起一阵强烈的运动欲望,幻想着此刻挥汗如雨并撩着头发晒八块腹肌或马甲线的模样,Perfect!然后,点开下一篇娱乐新闻,充满好奇地看一下有什么新的八卦,摸肚子的手自然地拿起一颗奶糖放进嘴里,味道不错,好吃还不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是否待在舒适区不完全取决于你做这件事的量,其根本在于“做”还是“不做”。为什么要说微习惯“几乎”不耗费意志力?是因为的确需要花费一点意志力来启动它,一旦启动,就不会失败。但这个意志力消耗非常非常小,毕竟你还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做1个俯卧撑对你来说就是so easy!与之相比,躺地好好的,告诉自己现在、立刻、马上去做100个俯卧撑--想想就好了,不必当真。

说到这,还得提一下微习惯有一个隐形的好处--扩大你的舒适区。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举个例子。你从今天开始建立微习惯--每天跑步100米。尽管这件事不难,但刚开始对你来说的确需要花费一点意志力来启动它。假如你坚持这个微习惯90天以后,可能每天跑100米就是一个自发的行为了--它已经融入了你的舒适区,也就意味着,你的舒适区随着微习惯的使用,也在逐步扩大。你可能就会进一步考虑,是不是得调整一下目标了,尝试每天跑200米?这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尽管看起来不够快。反正,那些够快够速成的方式,你没有一个做到过。

当然,《微习惯》并不建议你盲目调整,它需要一个时期来适应。而这个时期因人而异,也许有的人很短就适应了,也许有的人需要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至于为什么,我会在第五部分进行阐述。

04 如何建立微习惯

终于,你知道了什么是微习惯,也知道了微习惯的好处,那应该怎么建立一个微习惯呢?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建立微习惯的八步骤

《微习惯》介绍了八步骤,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每一步都很容易就能完成。下面简单说明一下这八个步骤。

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初期,也许你并不知道想要或者应该做什么,你可以考虑参考其他人的推荐,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并且,微习惯的数量最好不要同时超过四个。尽管微习惯很容易完成,但是数量一旦多起来就会造成你的精力分散,你也更加容易顾此失彼,这样就得不偿失。至于计划方面,作者介绍了三种计划,分别是:一周弹性计划、单一微计划和多项微计划。后两者很好理解,而“一周弹性计划”则是从试试看开始,坚持一个微习惯一周时间,然后再评估这个习惯完成的情况,是否费力?是否能够轻松超额完成?是否仍有余力增加1-2个新的微习惯?它的好处在于你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自主地调整,这也是作者较为推荐这个计划的原因。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一种是你发自内心地想学好英语而制定“每天背5个单词”的微习惯,另一种是你看到网上铺天盖地学英语的热潮而想随大溜。哪种更能让你坚持下去?你需要在建立微习惯之前,认真想想这个微习惯给你带来的内在价值。

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习惯依据主要有两种:时间和行为。你打算每天晚上8点散步,这是时间依据;如果你想在每次饭后都散步一会,这就是行为依据。它们两者没有谁优谁劣,只是找了不同的参考点。如果你的日程安排相对规律,比如朝九晚五,可以考虑固定时间来进行;如果你的行程相对灵活,可以考虑固定行为来进行。当然,也并非一定要找到一个习惯依据。因为本身微习惯就不是依赖外界的动力和强大的意志力启动,所以如作者这样,只要求每天睡前能够完成,而不是依据什么时间或什么行为来完成,也没有问题。

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成年人的世界总是比较“功利”的,如果让你现在趴在地上转两圈,你一定不会听话,因为你很清楚这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但如果告诉你,你转完两圈就给你一万人民币呢?在运用微习惯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个人建议,一方面从精神上给予回报,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发现已经跑了总计一万米,看了3本书,写了5000字,这本身就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感。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门槛,到了这个门槛就允许自己买买买或者好好享受一顿美食等。在这点上,读者朋友不妨试试App,如Task、欲望与成就(苹果应用)等,用app来建立一个微习惯,用每天完成微习惯攒下的“金币”兑换自己的欲望。这些回报也会给你带来正反馈,让你主观上更愿意去完成已经建立的微习惯。

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记录与追踪的目的也在于建立自己的成就感,至于方式,你可以选择每天用纸笔、本子记下来,也可以考虑用日历、代办清单等APP提醒自己,一般设定在睡前完成就好。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前面已经有所介绍,当你建立“每天写50字”的微习惯时,你不大可能真的每天只写50字。一旦开始了这50字,你最终写下的可能就是3000字,甚至5000字。但是你要谨记,目标仅仅是50字。只要超过了,多出的都是今天额外完成的奖励,你也应该认为自己棒棒哒!

完成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这主要是针对我们容易出现“过度自信”心理。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如你每天目标是“写50字”,结果连续10天,你每天都写了2000字以上。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应该立马将目标提升至“每天写2000字”。因为一旦你有一天没有完成这2000字,你很容易受到打击并中断,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谨记!完成50字,这就是你的目标!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一般来说,当一个习惯养成的时候,你会自发地进行,主要表现在:没有抵触情绪,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再担心会忘记或放弃,感觉很无聊(习惯就如你刷牙洗脸,并不能给你带来永久的兴奋)。一旦真正养成了微习惯,你就可以考虑加入新的微习惯。

虽然写了这么多,但是你看下来就会发现,其实建立起一个微习惯,真的非常非常容易。Just do it!

05 你可能面临哪些误区?

在建立微习惯的前后,都有一些小误区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认识到,才能更好地将微习惯坚持下去。

在建立微习惯前,我们应当意识到,要通过意志力而非动力来开启新的行为。比如,你今天参加了张雪峰老师的考研讲座,心潮澎湃,巴不得立马买两本书坐在教室里学习。问题是,这样外界的动力刺激,能“扎”你多久?而意志力是相当于自己的内力,虽然意志力像一块电池,其本身是有限的,但好在微习惯极少耗费意志力。所以,你只需要留出那可以启动你完成微习惯的意志力就足以。这也是为什么要求你制定的微习惯,一定要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轻松完成的原因。

在建立微习惯之后,我们也不能大意。一个是不能盲目提升自己的微习惯目标。我们总是想得很美,然而现实很骨感。虽然你的目标是每天跑步100米,而你已经坚持30天每天1000米,但仍然不建议你立马提升目标。因为你一旦提升到1000米,这个1000米就是你的下限了,你必须想尽办法去完成它。很简单,如果碰上雨季,连续几天都下雨,你会不会给自己找借口--算了吧,天公不作美,这几天就不跑了吧。而如果是100米,我相信你能够挣脱这种负面想法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了。此外,当你尝试一段时间后,如果完成当日的微习惯目标仍然存在难度,不要勉强自己,果断后退一步,降低微习惯标准。你自以为能做到并不等于自己真的能做到,你的目标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接连几天都做不到,那微习惯定得再宏伟、再有价值,又有什么用呢?再次强调,选择一个对你来说毫不费力的微习惯,坚持下去!

《读书|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充满失败》by 怪兽_先生

图片源于“小能熊学院”

如果你认同微习惯的方式,并且尝试花10分钟去建立起自己的微习惯,我认为,你已经是迈向了成功。在这条路上,你将不再体验到失败。

其实,道理我们都懂,关键在能不能迈出这一步。

愿与君共勉。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0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