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是否也住了一位达西先生
《傲慢与偏见》是我最喜欢阅读的西方文学之一,在看了2005年版的电影后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其中精彩的对白反复阅读,做了笔记依旧余味十足。
聪明的班纳特先生,伊丽莎白的父亲,虽然身份普通,没有一官半职和财富,但是为人睿智,话风幽默,尽管在妻子面前故弄玄虚,但在聪明的女儿面前却是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尤其在面对女儿的婚姻大事时,他相信女儿的眼光,尊重伊丽莎白的决定。并直言道:“伊丽莎白,如果你不和柯林斯先生结婚,那以后就不要来见母亲了。如果你和他结合,就不要来见父亲了。”
由于伊丽莎白的偏见,对达西造成了一定的误会,然而达西却对她渐渐产生了好感。当这种好感盖过束缚自身的所谓地位、家境时,他选择向伊丽莎白表达心迹,却被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于是,达西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解释其中的误会,信中他的态度与之前大相径庭,谦虚、诚恳、坦然。并且后来在伊丽莎白的妹妹与韦恩军官发生绯闻时伊丽莎白得知达西暗中相助,挽回了她妹妹和一家人的颜面。
最终她明白自己误解了达西,主动承认错误,两人终于走到一起。
于当代偶像剧最大的不同是伊丽莎白和达西是发自内心的彼此欣赏,伊丽莎白并不是面对权贵时软弱的女主人公,达西也会思考他们之间身份地位的差距,但他认为这些都不足以使他放弃这份爱。伊丽莎白更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一位灵魂知己而不是拥有大笔财富和荣誉的男人,所以她起初坚定的拒绝了达西,直到误会解开后才敞开心扉。
整本书中的人物都十分有个性,将女儿嫁出去誓为自己终身大事的班纳特太太,变幻莫测的班纳特先生,善良漂亮的大姐吉英,聪明有主见的伊丽莎白,军迷的妹妹们,喜欢拍马屁并且自以为是的柯林斯,活泼开朗的彬格莱先生以及略微傲慢却真心实意的达西……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达西先生,有小缺点却难以掩盖他身上散发的魅力,暗地为喜欢的人解决困题,重情重义、为人坦率、文质彬彬等等。
作者简·奥斯汀在刻画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形象时,并没有将他们完美化,而是一开头便让读者看到了他们的缺点。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精彩,主人公们最终坦然面对自己的傲慢与偏见。
全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丰富,内容偏向平常生活,可读性十分强。同时作者也通过伊丽莎白和吉英这对姐妹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无论是达西和伊丽莎白、彬格莱和吉英的爱情都煞羡旁人。
简·奥斯汀终生未婚,想必她在刻画达西这位人物时心里也住了一位达西先生,并且成功的将他送进了读者们的心里。
我心里的达西先生,不甚完美,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