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告诉我没有话题可聊的时候,就聊吃的
01
先来看几个问与答。有人插队,问他为什么插队?他回答,我在赶时间;情人节晚上,女朋友执意要去吃火锅,问她原因,她说因为我想吃火锅;好朋友借你钱迟迟不还,催他,他和你说,可是这个月的我已经把钱花完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真的在赶时间”“我想吃火锅”“我把钱都花完了”这些回答,看似是个正当的理由,仔细想想,等于什么都没有说。
上面三种回答你可以换个方式说——“我坐的那班飞机马上要起飞了,路上堵车,我没有提前候机,所以我赶时间”;“因为我想过中国式的情人节,想以后日子红红火火,所以想去吃火锅”;“因为我奶奶生病住院,父母没有给我这月生活费,这月的零花钱我刚够花”。
我们不是非要去谴责那个插队的人,不是不能去吃火锅,借的钱也可以下月还。当人们要求别人给个理由的时候,通常是感情上需要回应,而不是理性上需要解答。就好比论据充分的长篇大论未必能说动人们捐款,但是可爱的小朋友眼含热泪的照片,就能打动人。
这是蔡康永书里提到的一个说话之道——给出不是理由的理由也是理由,前提是这个理由是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是真实的,是有主见的。
02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一共是两册,已经卖了超过一百万册,如此畅销有两个很重要的理由,一是蔡康永的个人魅力。
我们知道蔡康永是个特别会说话的人,做电视节目主持人,仅仅三年就凭借名人访谈节目获得台湾电视节目金钟奖,他和小S一起主持节目「康熙来了」,小S风格麻辣嘉宾胆战心惊,往往是蔡康永一句话四两拨千斤,把局面扭转过来。
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曾这样形容他:“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还会被他附带的一两句话逗的心花怒放,但又感觉那么真实,不滑头。”
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需要学一点说话之道。蔡康永说,把说话这件事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情了,很多事情,没有一点说话的本领是做不来的。
比如你长得很漂亮,但你上台演讲的时候,也不能靠高鼻梁大眼睛获得喝彩;你家财万贯非常富有,但是你女儿和你哭诉失恋,你也得安慰她,不能只用钱就把那个负心男人给解决了;就算你有一身肌肉,在公司作报告也不能靠秀肌肉来搞定;在要求老板加薪的时候,也不能举着麦克风唱出你的诉求。
所以说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作报告,开会,要求加薪,找人帮忙,道歉,感谢,倾诉烦恼,交流感情,都只跟一件事有关,那就是——说话。
03
你会不会说话,有没有能力想象听你讲话的人是什么心情、想听到什么、不想听到什么,能不能靠说话达到你的目的,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最核心的的就是:认真对待和别人的沟通,透过说话把别人放在心上。
透过说话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别人在想什么,还有最重要的是,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你说什么样的话,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举个例子,别人问你放假去哪里玩,你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要去地方是陕西,你也可以说,我要去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的陕西。这样的回答,会让对方觉得你对旅行特别的感知力,而且爱读书,充满好奇心热爱生活,而你恰恰也就是这样的人。
说话体现了你的内在。你出言谨慎那说明你是个谨慎的人,反过来你说话粗口不断,那证明你就是极力迎合低俗文化的人,你说话爱谈论别人隐私,很可能你就是个不顾及别人隐私的人。
04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用案例教人说话,两本书每本有40个案例,归纳起来就是说话的应用——如何打动人、如何避免尴尬和如何理解彼此。
说话是为了沟通,为了连接其他人,蔡康永觉得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只顾自己说,而不在乎别人。
他在主持康熙来了,每一集开场他都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陈述,比如今天晚上主题是高新工作,他不会直奔主题“大家晚上好,今天的主题是高薪工作”,这样的介绍如白开水,没有任何吸引力,他会这样说“你看我和小S对面坐着10个年轻人,他们看起来也没有被折磨地很惨,可是他们每个月领的薪水为什么是同龄人的五倍呢?”
用呆板的说法会有呆板的反应,而用有趣的说法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反应。
所以会说话的人会把普通话说得很有意思,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拿自我介绍来说,有人问你哪年生,你可以说,某年某月某日,你也可以说,我出生的那年迈克杰克逊出了新歌《beat it》,再说那是哪一年。也许下次对方再听到那首歌,或者听到跟迈克杰克逊有关的信息,他会立马想到你,这也是另一种让对方记住你的便捷方式,没有强行高调,反而让对方留下好印象。
当然了,不是谁都有好运气,随便聊点东西就能引起兴致的,当聊天卡住的时候,蔡康永告诉我们,聊吃的,美食风味小吃永远不会过时。对于恐惧聊天的人来说,聊下去就好,聊得舒服就好,且战且勇胜过不战而退。
其次是如何避免尴尬。
比如你的朋友写了一部小说,拿给你让你做个评价。你看了以后觉得小说写得一般般,你该给他说真话呢还是敷衍一番呢?
我们完全可以跳出整体的评价,就某个章节,某个人物,某个场景和对方讨论这个情景,这个人物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是怎么想到这些灵感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剧情发展,这么一来,不涉及评价也化解了被邀请评价的尴尬。
所以啊,人生不是非左即右,还有很多选择,而更多时候我们要跳出来看问题而不是钻牛角尖。
再是如何理解彼此。
尝试去了解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对比自己怎么看待问题,把别人放在心里,就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彼此,其核心在于你是不是有强烈的同理心。
比如你早起面试,面试官对你说你早,你回他一句你早,这是你的礼貌,可是你要是再说一句,这么早你来面试我,真是麻烦你了。
因为你起得早,你知道早起人的时间匆忙,你都还没来的及吃早饭,换位思考,对方也起得早说不定他也没有吃早饭,你这样一句话可能会因为同感而对你亲切一些。
求人办事也需要同理心,你出去度假想让同事代班,那就先想想对方立场,人家有没有安排,代班还是换班,她有没有紧急的情况我可以帮她代班等等,开口之前先站在对方角度想想,为什么她要帮我,我能帮她什么,她帮我以后能得到什么。
我们常常会对餐厅里上菜的服务生说一句,谢谢你,也会对借给我们一万元的好朋友说,谢谢你,都是谢谢你,可是这里面的轻重缓急不一样,随口说出这两个字未必能体会到到底包含多大的感激。
但是,在我们说谢谢你之后,加上为何要感谢,感谢的理由,比如,谢谢你支持我,谢谢爸爸妈妈养育我,谢谢你借我一万元,表明感激的理由,表明态度,就会让愿意伸手帮助的那个贵人以及自己,理解到是靠哪些人有意无意的成全才走到这一步。
蔡康永说,说话之道谈的是修养,我认为比修养更重要的是,透过说话把别人放在心里,多去站在别人立场想问题,成为行动的巨人也成为语言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