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有毒?

2017-11-06 21:43:59 乾知大始

乾知大始 > 读书笔记

大概年轻人更容易喜欢老庄、禅学、尼采这样的思想,因为他们对现实的批判代表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然而能够在成家之后依然做老庄信徒的,至少是不多的。

为什么呢?首先,老庄代表一种彻底的禁欲主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庄子甚至表示出厌世的倾向。老子明确提出「无知无欲」,又说「为道日损」,即是要损掉知和欲,最终达到无知无欲。然而对于正在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即将或已经肩负家庭重担的年轻人来讲,他将最终发现「无知无欲」是绝对做不到的,也是不可取的,除非有些人用这种哲学来掩盖自己的自卑、作为不思进取的借口。

其次,老子哲学表现出一种「套路」的形态,比如「后其身而身先」、「无私故成其私」之类。难怪后来法家拿来作为自己的思想资源并主张绝对的君主专制,老子哲学也沦为「帝王术」。现在还有人认为圆滑世故的人生哲学暗合老子的「上善若水」。所以说老子的哲学不善学,是存在弊端的。老子原本是古之「隐君子」,他的哲学用来入世就有一些问题,比如你不知道如何从老子哲学推出「真诚」的原则。

我这里不是要批判老庄,而是想指出这种哲学如果不善学,是可以存在弊端的。

一个人只要不出世,就要面对「善恶」问题。老庄不从善恶讲起,一上来就是「无善无恶」。如果一个人善恶的问题还没想明白,一开口就说「无善无恶」就说「齐物」,那么他很可能只是在自欺欺人,自己性格上的问题一点都没有解决。

老庄不在善恶上着力,是有他自己的修养功夫的,比如「专气致柔」、「涤除玄览」、「心斋坐忘」,并不单单是讲道理。后世道家有所谓「内丹学」。总之,老庄基本是出世的学问。

老庄哲学对于现代人自然是有意义的,比如放慢生活的节奏、降低自己的欲望、自然无为。然而对于有志于求道的人来讲,恐怕白白浪费光阴的概率更大一些。相比之下,阳明心学从「善恶」入手,最终入于「无善无恶」,从头到尾只是一个「知」字,实在是最简易的法门。

当然,很多年纪大一点的、功成身退的成功人士,修道修禅,似乎顺其自然,因为他们该得到的都已经有了,刚好可以作为一种消遣。但年轻人如果想将求道作为毕生的事业,从老庄入手并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