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画画的法国艺术狂人用一款颜色,影响了世界60年
只有最单纯的色彩,
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力。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1947年的一个夏日,
三个年轻人坐在南法的尼斯海边,
玩想着瓜分世界。
一个人选择了陆地,
另一个人选择了空气,
第三个年轻人则说,
他想拥有蓝色的天空,
想在天穹的那头签下自己的名字。
说罢,他举起手,
对着天空写下自己的名字: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这位曾被《纽约客》评价为
“最后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法国艺术家”的艺术狂人,
从事艺术不到8年的时间,
就与安迪·沃霍尔、
杜尚和博伊斯一起,
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
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4位艺术家。
1928年4月28日,
伊夫·克莱因生于法国尼斯,
父母都是艺术家。
父亲搞形象艺术,
母亲则玩抽象主义。
这样的家庭环境,
似乎注定了他离经叛道的人生。
虽然从小就浸淫在艺术的氛围中,
作为一个喜欢打打杀杀的男孩,
克莱因却对柔道十分感兴趣,
1952年时甚至还去日本学艺,
在那里待了一年半,获得黑带四段,
算得上是当时欧洲水平最高的柔道高手。
回到家乡法国后他开了一家柔道学校,
并打算将教授柔道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他还撰写过一本关于柔道的小册子。
但是,法国柔道协会不承认他……
相当于开了家餐馆却拿不到营业执照。
眼看着不能靠柔道挣钱,
克莱因只好吃家里的老本做一个艺术家。
但是克莱因小时候不务正业,
玩柔道、练骑马……
反正就是没把心思花在艺术上,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压根不会画画。
在商业运作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
聪明的克莱因学会了打造IP的重要性,
不会画画没关系啊,那我就搞颜色吧。
提香红、梵高黄,
连莫奈都有专属的蓝色,
我为什么不能也有
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颜色?
为此,克莱因特地从家乡跑到巴黎,
找到了曾为毕加索研发颜料的颜料商人
爱德华·亚当(Edouard Adam),
并对他说:我要研制出一款最蓝的蓝色!
传统的油画调色油,
常令蓝色颜料在干燥之后暗沉无光。
爱德华·亚当发明了一种机密的合成介质,
使得颜料干燥后依然能保持鲜艳的色调,
得以打造出这种天鹅绒质感的天青石蓝,
于是克莱因蓝(IKB)应运而生。
之后克莱因本人在1960年
为克莱因蓝申请了专利。
从此这种蓝色变成了“限量版”。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
克莱因深知即便有了饥饿营销,
没有商业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