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也有可能开心,只要换个思路
失败,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痛苦的吧,怎么可能开心呢?
可是,你仔细想一想,让我们很开心的游戏,你是成功的时候多呀,还是失败的时候多呢,你有可能很快都通关吗,没有吧,游戏过程中,我们其实主要的工作是在通关的过程中,而且经常game over,也就是失败其实远远大于成功。
那为什么大家玩游戏的时候还那么开心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沉迷的游戏中无法自拔呢?
还真有专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而且通过精密的仪器进行了测量,并且在心理学和脑科学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妮可·拉扎罗( Nicole Lazzaro )就是这个游戏专家,也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游戏玩家80%的时间其实是用在失败上的,时间用完、没解决谜题、死掉……但是他们好像乐此不疲,难道失败比成功更加有趣?
有一款游戏叫做《猴子保龄球》,让装着猴子的保龄球通过球道打出,最后打中外太空的保龄球。一旦滚出球道,猴子就会飞到外太空去。研究人员通过监控心率和脑电波观察玩家的情绪,发现玩家的情绪会在两种状态下表现得最为强烈,一种是通过很难的关卡,得到高分时;还有就是在玩家失误,猴子飞出外太空以后,而且两者的情绪波动几乎是一样的,而强烈的情绪波动正是玩家开心的反映。
为什么失败还这么开心?其实原因来自于一个小设计,就是“有趣的失败”,当玩家犯错让球飞出跑道,猴子就会旋转滑稽地飞入外太空,飞舞的猴子让玩家发笑,是因为他们失败得华丽、绚烂,把猴子送上太空了!这些充分表现了玩家的掌控力,让玩家即使失败了,也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这种“有趣的失败”不会让你尴尬,反而激发了你的游戏欲望,让你继续沉迷其中,乐在其中。同样的原理,如果是应用到工作上,我们可以给失败安排一个有趣的结果。
例如 Facebook 有个规定,一旦任务完不成,就会往这人桌子上放一个可爱的小熊:既是惩罚,也很好玩。在演讲训练的时候,一旦一个人出现某个禁忌口头语,就有“抓虫专家”开始鼓掌,庆贺他“又犯一次错误”,据说,错误只要犯过18次就不会再犯了。
如果工作中自己也犯了错误,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个小本本,在上面记录一下,然后在下面画一个出问题的过程,然后用一个思维导图列出自己从出学习到什么,如何改进什么的,是不是就可以从错误中吸引更多的教训,然后也让自己没有那么内疚和自责。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失败不一定都是痛苦的,有一些失败也可以是开心的和快乐的,看一下正在学走路的小孩子,他们不停的摔倒,然后再不停的爬起来,有时候摔倒了,还会自己坐在地上咯咯咯的乐半天。好其实就是因为小孩子自己觉得这件事情很好玩,而且自己逐渐的开始有掌控力了。
人类之所以作为人类,与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有更多的自主能力,人进化出了更复杂的感情。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事情,如果没有一次一次的失败,是很难成功的,记得第一次学自行车吗,第一次游泳吗,第一次开车吗,没有谁是生来就能够成功的驾驭这一切。
如果想让失败不那么痛苦,甚至变成欢乐的,那么,给失败设计一些有趣的过程吧,只要安排得当,失败真的也同样可以是开心的。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