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春水》读书报告

2017-11-08 19:44:16 暗逝无痕

暗逝无痕 > 读书笔记

【摘要】我之所以选择这首现代诗,不仅是要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更是对它所述的背后的一个真实解读,还有用我自身的经历来诠释冰心这首诗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汗水、奋斗、泪水、心酸,苦涩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是选自冰心先生的诗集《繁星·春水》。它的译文摘抄自百度百科,内容如下:“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辉煌的结果,而忽视了辉煌结果后面所隐含的艰辛过程;好多人也只想得到辉煌的结果而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取得辉煌的成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更辛苦的努力和劳动。我们不要只是羡慕别人的成绩或荣誉,而应该多了解别人的付出和艰辛。如果我们能注重过程,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我们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我之所以选择这首现代诗,不仅是要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更是对它所述的背后的一个真实解读,还有用我自身的经历来诠释冰心这首诗的深刻含义。

这首诗的文本本身我想大家应该都很明白,然而她背后的故事却很是不凡,当冰心创作了《繁星·春水》的时候,她还是风华正茂的小姑娘,二十岁出头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而后又经历了一系列大的历史事件,正如冰心简介中所写:“在英国,冰心就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就文学和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长谈。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1933年末写就《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又曾在昆明、重庆等地积极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并曾在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一些短文。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烈日下接受批斗。1970年初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在十年文革之中亲眼目睹了众多文人毫无缘故得被批斗,她自己更是被抄家,她的心酸与苦涩也只有她自己才能明白,她就像那朵花一样,不屈不挠,奋勇向前,最终在文坛上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家喻户晓的《繁星·春水》诗集成为了现代文学中的经典。

她的经历虽然并不像其它文人那么坎坷,但也不是一帆风顺,但她确是现当代中最长寿的仅次于杨绛先生的文坛女作家之一,人们都称她为“世纪老人”。我很钦佩她,同时对这首诗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因为五年前的我也在经历着坎坷和抉择。

那是一个下雨的季节,我坐在我父亲的摩托车后面,等待着一场考试的临近——中考。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它的结束对我意味着的是对初中的终结以及对普通高中的失之交臂,我考了三天,烧了三天,咳了三天,回想起那几天的状态,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平时一点小病没有,一得就是大病,那场大病使我心力憔悴,苦不堪言,当真是食之无味,如同残废。结果出来后,与第一志愿差了一百多分,我早已知悉会发生什么,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在电脑结果面前却又久久不能平静,心如死灰,那天的我回想起当初我因为个人原因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朝阳报考开始,我的命运就早已刻在了人生的命轮上,那个抉择令我终生难忘,也让我重新开始了新的起点,追求着不一样的人生,走进了另一个人生拐点,中专第一年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也没有忧愁,小说是我生活的全部,虽然我所学的专业是商务英语,但是我却一点也不感兴趣,也许是太傻太天真,英语对我来说并不是那样美丽,只不过是一种赚钱的工具罢了,与我而言,文字才是我心灵中的知己,生活中的玩伴,学习上的支柱。

从第二年下学期开学那天起,我突然有了一种危机感,那就是我难道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生么?我难道要在两年后的今天走上工作道路么?我难道再也不能追逐我的梦想么?那天的夜格外的寒冷,但那是在夏季,但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冰冷刺骨,想一想两年后的自己即将过早成为众多工作者之一,我就害怕,害怕那种感觉,一旦工作,就离自己的梦想远了一步,那个学期也想了很多,未来的道路在哪里,未来的梦该如何实现,想了几周后,我决定普通高考,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用两年的时间去完成高中三年的课程一定能考上一所较差的大专,于是我开始下载各种高考软件宝典,每天学习到深夜,早起上学的时候拿着一摞自己抄的文科笔记没有停歇地背诵。也许是三天热乎劲儿吧,就这样过了几周以后的一个深夜与我母亲交谈时,我才发现我的幼稚,倾诉了这些年的心结,嚎啕哭泣着我的经历,小学五年级时被迫转学的阴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眼睛里的泪花在眼底里不断翻腾,经过那个漫长而又煎熬的长夜过后,我放弃了这个执行了半年的想法,人生总是这样跌跌落落,一个想法高叫着:我要追逐梦想,不能放弃!于是,我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审视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反省了将来的道路到底该如何走下去,到底选择哪条路才是我最终的归宿,工作还是学习,这是个问题。

第三年开学时,我有一次作了最艰难的抉择,那就是即使学习的道路上充满荆棘,我也一样要风雨无阻,前行而去,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接受它,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未来的目标,它使我坚强,使我强大,使我痛并快乐着,我的内心在呐喊:“我要单考单招!我要考上联大师范,我要考上汉语言文学!我要去追逐属于我的那片天空!我要想自由地飞翔!我还要和其他高中生一样快乐地遨游在书海之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们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我则是苦而觅甜,痛苦而快乐。一些人对于自己的想法感觉到虚幻并且不切实际,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到来,尽管被认为虚幻而天真,但我不怕那些人的话语,因为这动摇不了我心中的信仰。因此,我为此特意报了周末班和暑假班进行了一年碎片化的学习。

等到第四年开学的时候,我又在大兴报名了高备班,我的同学本与我一同报考,结果在最后摸底考试那天没有来到考场,我虽然伤心,但我却如同有了信仰一般,如此坚定地走进考场,没有回头,没有守望,而是踏着信仰的力量答完了试卷。从此,我便踏上了去往大兴的道路,这条路道阻且长,在离我几百公里远的学校里浸洒着我的汗水与泪水,追逐着我儿时的梦想,从没有住过宿的我,体验了人生中难忘的宿舍经历,它使我迅速得成长起来,使我变得更加成熟,使我懂得更多道理,我很喜爱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她总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其他语文老师不一样的思维模式,我喜欢她的授课方式,也认同她的授课方式,在合班之前最后一次听她的课时只剩下了我一个听她讲课,面对面地谈论着语文的课程,最后一句话也使我终身难忘“这是我教你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以后你就要上其他老师的课了”我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见面时,老爸问着我的专业报考能不能考上,老师说这要看她是否能够坚持,很多孩子到最后一刻时放弃了也是有的,而如今我很想对她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那一刻结束。也许我考不上,但是在合班以后的我,更加地坚定,眼神中对知识的渴望,使我独自一人在宿舍与学校之间往返,我自己都自嘲为孤独大侠,我在课桌上贴了一张纸条激励着我前行: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也正是这句话让我坚持到了最后,当录取通知书递到我手中的时候,我哭了,那是对我曾经付出的回报,那是对我努力的酬劳,梦想真的变为了现实,当幸福来敲门,我无比地喜悦,那是胜利者的荣耀,是对我前半生的最好总结。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又想起了冰心的那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而今我已大二,在学习方面上我忽然发现,比我厉害的大有人在,我一下子从鸡头变成了凤尾,甚至还经历了一次从我第一个人生拐点以来的又一次拐点的事情,自我那天起,一个新的想法在我的心中萌芽——考研,尽管这条路依然荆棘,甚至还会有像当初考联大时,一些人对于自己的想法感到虚幻,但我仍然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两年后的今天一切都会明晓,愿我的梦想会乘着一座风帆来迎接我的到来。

【文献】冰心经历摘抄自百度百科,诗文译文摘抄自百度百科。

  ——暗逝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