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忧杂货店》书评
《解忧杂货店》这本书我刚开始完全是冲着书名去买的,我喜欢复古风,日式杂货店其复古风扑面而来。另外此书名也深深吸引我,给人解忧的杂货店是如何的呢?
这本书讲述一家杂货店通过与咨询者交换书信来帮助咨询者解决烦恼,不管是孩子的玩笑咨询还是严肃的烦恼咨询,杂货店都会一一回答。是孩子们烦恼咨询,其回答含有更多的幽默成分,若是真真正正的烦恼咨询,杂货店绝对会认真地提供自己建议。这家杂货店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那个牛奶箱传递的信件可穿越时空,联系过去的人与事。
全书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在讲述着人们的一个烦恼,看似是烦恼,但杂货店与咨询者交流互动解决烦恼的这些过程变为了一个个温情的故事。也许,你会说小说毕竟是小说,存在许多虚构的地方。但我认为"真实"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当然不是指这些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因为我不清楚它们是作者构造的,还是真的存在原型,而是当你读到这些烦恼的时候会产生共鸣,不管是你自身就拥有的烦恼,还是你有所耳闻的身边人的烦恼,这便是我所谓的"真实"。说到这,那我就选"深夜的口琴声"来挖掘一下本书的真实与温情。克郎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家境不算富裕,经营一家鱼店。父亲希望他继承鱼店,而克郎执着于自己的音乐梦,为了追寻音乐,大学没读完便休学,但一直都没什么成就。直到奶奶去世,父亲身体累垮,克郎心中开始动摇,于是以"鱼店的艺术家"身份咨询杂货店,几封回信中都劝克郎继承鱼店。但父亲面对亲戚的嘲讽不断维护自己,再加上父亲躺在病床上让自己再好好奋斗,克郎下定决心继续追梦。父亲的举动是令我感动的,表面上对儿子冷酷无情,要求他继承鱼店,但内心希望的却是儿子能实现自己的音乐梦。父母对子女的爱,其量是无法想象的,就算孩子犯下了错误,到最后也会原谅他,维护他,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虽然最后克郎还是未成名,还在火灾中为了救小芹的弟弟而丧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小芹将"鱼店的艺术家"的歌《重生》永远唱了下去,正如回信中所说"你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绝不是白白付出。我相信,将会有人因为你的歌而得到救赎。你创作的音乐也必将流传下去。"
其实,克郎的烦恼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有梦想,有努力,有付出,但最后还是无所成就。现实从来就是残酷的,正如专业音乐人对克郎的评价,唱得很好听,但唱得好的人太多,关键在于音色没有特色。这是多么现实的问题,一针见血,毫不留情面。要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不是靠努力就会成功,而是需要与众不同的东西,可以突出个人鲜明特征的东西,若没有,那么你终究是"跑龙套"的。克郎这个人物身上展现了人性之善,为了救小芹的弟弟不顾一切牺牲自己,这是人间之大爱。试问当今社会还有多少人会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牺牲自我?答案不言而喻。另外,小芹的感恩之心也是让我感到温情的地方。她将救命之恩牢记一辈子,并没有因为成名而忘恩负义,因为她一辈子都只唱一首歌,克郎的《重生》。克郎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其歌永远存活于人们心中。
本书另外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结构,采用了倒叙,设置了很多悬念,所以刚开始读的时候会有很多困惑。但当你读完整本书的时候,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联系,事与事之间存在着联系,过去与现在也存在着联系。就比如,故事开头三小偷偷来的皇冠车,是他们写信帮助的"迷途的小狗"的车,正因为三小偷了解"迷途的小狗"身处的时代,告诉她日本发展形势,从而她成为了成功人士。三小偷帮助了她,又袭击了她,这一事实也让三小偷觉醒,主动自首。书中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关联,这种感觉就像所有人都活动于同一个时代背景,只不过作者先设置了几个分镜头,拍摄记录下局部的画面。最后一个大镜头将那几个分镜头囊括其中,其脉络联系清晰可见,其呈现的画面丰满完整。
我欣赏本书不仅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温情,还因为它的细节描写。就简单地举两个例子,"进门是一块约两叠大小的水泥地,放着一台锈迹斑斑的洗衣机,八成是不能用了。"简单的描写便让人在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环境,作为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也许会觉得这种生活环境很差,但我从一个读者的视角来看,却是满满的复古风。另外一处是往啤酒杯里倒入黑啤后的描写,"奶油般的泡沫浮出杯面约两厘米"我太喜欢这个细节描写,倒啤酒的画面在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很多人倒啤酒都会使啤酒溢出来,而这里"浮出杯面约两厘米",体现出了倒啤酒者的娴熟。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烦恼,小时候有小时候的烦恼,长大了有长大后的烦恼,对于烦恼我一直理解为:只要你活着烦恼就永远会陪伴你。每个烦恼都需要你亲自解决,别人代替不了你,能做的最多就是提供建议,但那些都是"仅供参考",人生命运由自己决定,在你做决定的那瞬间,你便已经选择了你的人生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