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也总爱管你吗?| 论亲密关系中控制的本质(2)
今天我们可以把这个话题给彻底终结了:任何一段关系中的不公平和委屈,都是自找的。这更多的是“过度给予”的那个人的问题,而不是“没有给予对等回报”的那个人的问题。
在任何时候,如果不是对方主动要求、如果没有明确受惠者需要付出的回报,那么我们为别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资格和理由去要求对方给予我们对等的回报。
我们为别人做的一切,这只能是我们自己对此全然负责。而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为我们的付出负责。
就好比你拉了一万车苹果送给马云,然后埋怨马云为什么没有回赠你十个亿。
别人一开始就没有向你要,你自己硬要送过去然后向人家要回报,这难道不是非常无礼且粗鲁的事情吗?
所以当我们对一个人过度的好时,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个人的攻击。因为我们为这个人付出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他。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为别人付出时,要么在一开始就和对方确定清楚你想要的回报;要么就彻底的别想要任何回报的事情——我为你做什么那是因为我想,而不是因为我要从你这里得到什么。
有的人可能会说:别人对你好,你也对别人好,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我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不是人之常情。
如果这是人之常情的话,那就说明这个常情是错的。
我给了你一箱苹果,然后向你要一箱梨,可问题是:你并不需要苹果,你也并不想把梨给别人。
所以“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而你却从不回报我”这种抱怨本质上是一种强买强卖的强盗逻辑。
7.
最后肯定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绕不过去:“如果子女/伴侣在做的事情对她本人确实有很大的不好的影响,而他本人又不愿意改变,难道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能去控制他们吗?”
其实我们今天通篇都在试图纠正的是“过度”的控制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连正常的控制都要否定。
如果是杀人放火贩毒犯罪赌博这一类的事情,那毫无疑问是必须控制,而且不管多么激烈的手段都要去干预。
但如果不是这么严重的、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不会对他本人造成重大伤害的事情,原则上我还是建议不要去干预。
因为第一,我们觉得很不好的事情可能对于对方来说根本无所谓,或者是还没有到达对方的那个“临界值”。
就比如熬夜对我的身体伤害很大,但对我老婆来说就不是太严重;
我总是催促我老婆打扫卫生,但是她从来都不干;然后我半个月没收拾家,她受不了这么乱的环境,自然地就动手去收拾了;
能让一个人记忆最深刻的东西,往往是需要来自于他自己的亲身经验。
当我们控制、劝阻我们的子女与伴侣不要做某些事的时候,这实际上这等同于我们是在削弱这件事情所能够带给他们的正向的影响。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试图控制一个人的时候,就是在限制他的成长。
第二,我们对于对方的过度干预会令他丧失自己获得成长的机会。(也就是说过度干预会损害他的“反脆弱性”)
比如说我不去管我老婆熬夜的事,那么她经历了几次熬夜第二天工作状态很差,精神很疲惫的状态的之后,自然而然的也就会去注意作息了;
能让一个人记忆最深刻的东西,往往是需要来自于他自己的亲身经验。
当我们控制、劝阻我们的子女与伴侣不要做某些事的时候,这实际上这等同于我们是在削弱这件事情所能够带给他们的正向的影响。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试图控制一个人的时候,就是在限制他的成长。
当然,也有相当大的数量的父母和伴侣,可能就是在刻意的使用各种手段来限制子女与恋人的成长。
因为某些人格健康度不是特别高的人,他们很难面对「孩子或恋人变强了就可能会抛弃我」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