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痛,你怎会清楚?

2017-11-13 13:24:59 追风筝的哈桑

追风筝的哈桑 > 心理健康与内在成长

《我的痛,你怎会清楚?》by 追风筝的哈桑

文/追风筝的哈桑

首语:这篇文字写给曾在深夜痛哭的自己,以及为了文字无数个纠结与思考的夜晚,还有为了梦想撑到现在的灵魂……   

(1)

我,今年22岁。

来简书不到两个月,截止目前为止:

十七万字,五万八千多粉丝,一万三千多喜欢。

这篇文章我不是写给任何人,只写给我自己。

大约两个月前注册简书时,我想:就把他当做一个笔记本吧!

记录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让我没想到的时,居然有那么多人产生了共鸣。

再后来,过万阅读量,仅仅一篇文章就收到七百多条评论,还有简信……

很多人都简信我,在评论区留言,说感谢我的文字能够给予他们力量。

很多的简信和评论都如此谬赞,所以我才敢在题目上加上“温暖”这两个字。

我经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然后都忍不住笑了。

我小弟是985高校的英美文学的硕士,正儿八经的文学研究者。

他经常笑话我说,“你还不如一个文字乞丐,他们至少还能赚点钱”。

我无奈的笑了笑,毕竟对于文学,我只是一个门外汉。

“文字乞丐?”

嗯,这个称呼不错,很符合我的气质,我很喜欢。

《我的痛,你怎会清楚?》by 追风筝的哈桑

  (2)

我喜欢文字,热爱阅读。

就像在很多文章里我都说过,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于是我开始学着将身边的故事慢慢写出来,让读者开心或思考。

或悲伤,或欢乐,或者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思考。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loser。

真的,就那么一瞬间!

我每天和读者互动,每天和那么多人说“嗯,你不错,加油!”,可我自己却过得很不如意。

生活并没有给我太多浪漫的空间,我却硬要把浪漫塞进去……

有一次,我坐在门口写着文章,我妈走了过来,“你干什么呢?”,她问。

我面带高兴的说,“妈,我有快六万粉丝了,在写文章呢!”

我妈看了我一眼,你不知道那种目光……

“有什么用,我虽然不识字,也知道这没什么用,别一天天不干正事……”

我……

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胡乱的瞎想。

我小弟其实说的很对:

我不了解黑塞,不了解菲茨杰拉德,

不了解福楼拜,不了解马尔克斯,

不了解加缪,不了解所有在英美文学里浓墨重彩存在过的人物……

我有什么资格“写作”?

我越想越失落……

简信又来了几条:

“我很迷茫,我要怎么办呢?作者大大。”

我打开手机回复了他们,然后。

然后,眼泪就下来了……

《我的痛,你怎会清楚?》by 追风筝的哈桑

  (3)

喜欢写作的人,往往是敏感而孤独的。

“你天天写这些有个屁用?”

我知道小弟他其实并没有恶意,但我其实并不同意他的观点。

如果一个人的文字可以引发共鸣,给别人以力量,那便是好的。

我那么真诚,我只想记录,却不曾想过这些问题。

可是每次开心后面,却是无数次的修改和努力。

至少,每一篇文字,我都对得起那个故事,对得起阅读它的那些人。

至于喜不喜欢,我管不了。

我要写作,我也要生活。

我经常想,自己要不要坚持下去?

我要不要删掉所有的文字,就当简书从来都没有过哈桑的痕迹?

又或者,这里也从来没有过那个对待文字虔诚和追风筝的小伙子?

不骗你,很多次,我都点了那个删除按钮。

但那可是我的辛苦啊!

我还真是一个懦弱的人,终究还是没有删掉。

深夜痛哭的人,一定都那么孤单。

一把吉他,一首歌,一个文艺青年的自嗨。

鼓励了那么多人,我还是忍不住在深夜痛哭。

一个人,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

似乎我把温暖全给了文字和读者,留给我的只剩下寒冷和孤独。

《我的痛,你怎会清楚?》by 追风筝的哈桑

别以为,哈桑没有哭过,深夜的痛处,冷暖自知。

别以为,那么多粉丝可以带给我一丝一毫的收益,那些喜欢就是我仅剩的全部的财富。

别以为,每天笑着的人生活都是那么精彩,他们或许也只是不想对生活低头。

别以为,每篇文字都是因为有绿标才过首页,在此之前,我也走过了漫漫长路。

别以为,矫情一下就会让你觉得恶心,或许你也可以试试做一些没有回报的坚持。

别以为,鸡汤就没有一点思想和力量,或许你真的只是看到了,但却做不到。

别以为,哈桑是个男生就不会哭,谁都有软弱的那一刻,眼泪控制都控制不住……

别以为,坚强就是从不落泪,或许坚强只是不想认输。

别以为,哈桑是块不会难过的石头,他也会哭、会痛、会孤独。

《我的痛,你怎会清楚?》by 追风筝的哈桑

在外求学,离家千里,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未完),习惯了漂泊和孤独,爱上了文字与记录,二十多年没朋友,天涯任我游,有时候,多希望有人能给我一个拥抱,在北方的那场寒冷彻骨的大雪里……笔芯,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