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你,让我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17-11-14 10:54:38 野芽

野芽 > 心理健康与内在成长

《幸好遇见你,让我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by 野芽

1.

沉默是爱的留白,只有当我们的世界安静下来,才能够留出心境上的空白,听见心之谷底里细细密密的低语。

昨日归家,与母亲再次争吵,我脱口而出:“如果你再说下去,我就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对于“再也不回来”这件事,我并非单纯的威胁,更是真实想法的表达。

一直以来,母亲对弟弟的偏爱已经到了再没精力顾及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地步。当然,任何一个人也包括作为她女儿的我,她每时每刻都紧张兮兮地关注着弟弟的幸福,她随时随地都准备好了为弟弟牺牲一切,她在我面前张口闭口全是弟弟,她常常把我的名字口误成弟弟的……

家,应该是温暖有爱的地方,如果每次回家我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来自重男轻女母亲的冷漠与忽视,那么,已经在无爱的环境里“长大”,有能力独自行走在孤独世界里的我,又为何要回家?

听到我一字一句的“再也不回来了”,原本语气铿锵、咄咄逼人的母亲,瞬间沉默了。

空气也安静起来,这样难得安静,让我有机会去毫不留情地攻击母亲:“不要再用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偏心’无错,你的心彻底坏了……”

我尖声唳气地说着。

母亲依旧是喑哑无言,低头沉默着。

2.

我深吸了一口气后,停止了宣泄式的情感表达,转而在屋里来回踱步。

母亲依旧是沉默,片刻后,她说:“我把那栋老房子卖了,钱给你一部分,这样你就可以买个房子,有个像样的家了,好吗?”

我的身体发紧,每个毛孔都在战栗,像是寒天雪地里冻僵的小动物,遇见了火把,蜷缩着战栗在火把边,又像是失水已久之人,在沙漠里苦苦地寻找水源以续命,抬头忽见绿洲,却又恐其只是虚假的海市蜃楼,难填其干渴,难救其危难。

我感受着眼前难能可贵的温暖,有些受宠若惊,也有些惊恐万分,唯恐光亮渐淡、消逝,唯恐它只是哄人的谎言。

我喉咙里的声音开始断断续续,像是声带被掐断了,我艰难地表达着自己:“如果你把钱全部给我,你就卖吧!如果不是全部给我,你就别卖,一栋房子的钱对我来说弥补不了任何东西。如果你把钱全部给我,我会把它存起来,给你养老,我有能力自己赚钱买房。”

我继续在屋内来回踱步,像是一座随时会要爆发的火山,只是火山奔涌的不是岩浆,而是压抑在我心底复杂的情感----对母亲的爱恨纠缠。

如果,我们能够单纯地爱一个人,或者单纯地恨一个人,或许就不会痛苦,正因为爱与恨总是纠缠在一起,所以,人与人也总这样纠缠不清。

3.

然而,真正的爱不会被恨与攻击击碎,反而会在一次次锤击中更加有韧劲和弹性。

我曾与母亲决绝地断过2次关系,所以,现在我说“再也不回来”时,嘴不饶人的母亲才能如此喑哑。

第一次断绝关系时,我完全没有难过的感觉,因为裂痕早已产生,潜伏在心底的裂痕就像蓄谋已久的炸药,只要有导火索便会点燃,甚至我期待一场爆炸,让潜伏在我们心底的裂痕炸裂在光天化日之下,决裂出一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深渊,把我们分隔两岸。

对于断绝母女关系这件事,我允许看客们批判我的不孝,因为我只是牺牲了所谓的“好口碑”,而获得了做自己的权利,相较做其他人眼中的“好我”而言,我更愿意做其他人眼中并不好的真实自己。

同样,在婚姻中,我也追求做最真实的自己,我毫不掩饰真实自己的自私与贪婪,我毫不掩饰地表达着我真实想法与感受,即便那会让另一半心碎欲裂。

翻看手机里对话记录,我的言语像把剜刀,毫不留情地一刀一刀捅向另一半:

“在你那里,我就像一个死尸,一个住在冰窟窿里的尸体,而我之所以感觉如此,大概是因为我对你没有爱了。”

“我不会为你驻足,我会不停地寻找,我要遇到一个比你更爱我的人,谈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恋爱。”

“哼,我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服气,来征服我呀!”

而他的回复,大抵如此:

“萌蛋,我爱你!”

“萌蛋,你不爱我没关系,感情里最怕的是双方没有爱,我现在越来越爱你了!”

“萌蛋,你可以寻找,但请给我点时间赶上你,把你追回来!”

4.

深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翻看手机里与老公的对话,眼睛里是黑白的文字,脑袋里却反复放映着母亲的屡屡沉默。

我看着天花板,细细地回想着自己与他们之间的纠缠。

文字里,我一次次地告诉老公,我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脑海里,我不断地对妈妈重复,我再也不回来了。

忽然之间,我联想到了一个游戏----捉迷藏。

我与老公之间、我与母亲之间像是一直在玩捉迷藏游戏,在我自编自导的游戏中,我一直在扮演“躲猫猫”游戏中躲藏者的角色,母亲与老公则一直扮演寻找者的角色。

儿童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当婴儿看着母亲的脸,他在母亲的脸上和眼中看到了他自己。”一个儿童,对自身的存在是不确定的,如果没有人去关心他、爱护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他的模样,他无法从别处确认自己的存在。

从小就未曾得到过“关注”、未曾在母亲脸上和眼中看到自己的我而言,躲猫猫游戏,像极了一贴修复性的良药。

我藏起来,躲在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意识层面,我厌恶寻找者,想要刻意远离他们,然而潜意识层面,我却把他们当作是我的救星,期待着被发现、被找到,期待着他们把我从孤单的世界里解救出去。

5.

看穿游戏本质,不为游戏所伤。

现实层面的“躲猫猫”游戏与心理层面的“躲猫猫”游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它是一种赋予躲藏者“自我存在感”的游戏,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躲藏者的“自我存在感”一次次被确认,存在感被确认的躲藏者,“安全感”愈来愈牢固。

安全感就像一棵树的树根,安全感愈牢固,树根愈牢固,大树就愈能在风雨中稳稳地屹立不倒;安全感愈虚弱,树根愈飘摇,一点点的风吹草动,便会使其动荡不安。

如果,寻找者能够看穿游戏的本质,能够看见躲藏者的不安,便不会憎恨其绝情与自私,不会被躲藏者强大的不安所伤。

而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并不能看不穿游戏本质,但他们仅凭借着本能的爱,便可以去化解躲藏者本身的戾气,去拥抱躲藏者内心那个孤单、不安的小孩。

正如老公,或许他一辈子都不会联想到“躲猫猫”游戏,但是仅凭着本能的爱,他就能够轻易地化解我的不安,并且本能的爱,形成了一层保护层,使他在面对我一次次的攻击时,不仅没有被击碎,反而能够一次比一次更加强大。

他对我从无指责,只有感谢:“幸好遇见你,让我想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来爱你;幸好遇见你,才让我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我不想说,我多爱多感谢我老公,我只想说,幸好遇见你,让我成为更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