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01】 哲学与哲学思维

2017-11-16 19:35:01 王梦凡

王梦凡 > 书评

《【学点哲学01】  哲学与哲学思维》by 王梦凡

一起学点哲学系列/01

01

说起来有几分可笑,更有几分惭愧,人到中年,才发现自己一事无成,还什么都不会。

如果一直沉迷在睡梦之中倒也罢了,可偏偏又会时不时的醒来,就更加惶恐、更加不安起来。

怎么办?

好友推荐,试着学点哲学呗。

可哲学我是不敢轻易触碰的,有人说:"哲学把原本容易了解的道理说得令人不知所云,把原本不易了解的变得更难了解。"

后来,又转念一想,反正自己现在都是迷迷糊糊的,也不怕更加迷糊一点。

于是,一拍脑门,决定学点哲学。

一到图书馆,哲学书籍浩如烟海,古今之外,概莫能数,而我也该从哪一本开始呢?

其实,选书比看书重要,选错一本书,不但白费精力,更可能导致自己干净的头脑被杂质占满,比不看后果还要严重。

抱着这样谨慎的态度,在图书馆来来回回转了两个小时。英文的、不识字,古文的、看不懂,太厚的、看不完,最终选了一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哲学问题二十讲》作为主书,另选了四本用于拓展学习。

而之所以选这么一本作为主书,唯一的原因是书的左上角标示了"领导干部学经典学理论大字版"。

我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我想领导干部那么忙都能学懂,我应该也能学个差不多吧!

02

那么,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呢?站在不同的时空角,每个人给出的答案肯定不一样。

通俗的讲,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知识不够用,思想跟不上,每个人都急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这个根本,其实就是思维能力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是否具有哲学思维的能力。

要有哲学思维,至少要先知道什么是哲学。

所谓哲学,通常是指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关于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简单的说,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这一基本定义,使其哲学与其它学科产生了本质性的区别。

哲学更加关注普遍性问题,是研究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问题,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自由所聚焦的思想的思想。

哲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始终围绕人这一主体,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问题展开。在具体过程中,又因其所表现出对普遍问题的探索性,对高度理性的自觉性,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最终成为探求真理的智慧之学。

而放眼当今世界范围的哲学流派,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纷繁复杂,各不相同、层出不穷。但回到我们国家,当前的主导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没,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的宏伟大厦,成为共产主义的旗帜。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面旗帜中最基础、最本质的部分。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03

为了从本源上启迪智慧,我们选择学习哲学;而为了在实践中更加有效,需不断打磨我们的哲学思维。

所谓哲学思维,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

由此可见,要具备哲学思维,其先决条件就是要学习哲学。但,哲学思维并非自然而来,需要有意打磨。

其本质特征与特殊功能可以概括为,"两最三力"。

"两最",是指哲学思维运用的是最普通、最一般的范畴,而其他思维都有其特定的范畴。

"三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概括和思辨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就是要能够形成反应事物本质的概念,进而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最终用于指导实践。

批判思维能力,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问题出发,要求在反思和质疑的过程中,对已有的观念、结论进行创新审视,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真理性认识。

概括与思辨能力,与抽象思维一起运用,思维中的抽象程度越高,理论上的概括能力就越强;而思辨,不断概括性强,而且逻辑性强的思维方式。

其实,哲学思维也许还包括许多其它的维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分法。

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最普遍、最基础、最本质的轨道上来,只有成为思想上的巨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