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系列:祥
/火中白莲
祥,福也。从示羊聲。一云善。
注:祥,训释为福。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相依相随,所以,祸福是很难遇料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是祸,但不见得真是祸。同样道理,吉祥,一定就能一直吉祥吗?我认为,吉祥多了,就成了凶祥。吉祥里潜伏着凶祥,这才合情合理。祥与福,其可变异性,其不确定性,正体现了事物的一体两面性。
人间的美好,用羊作典范。天上的美好,用阳光来代言。祥,是上天对美好的垂训。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天空能一直晴天吗?天空能一直下雨吗?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长久。天空一直下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万物会发霉腐烂。太阳就是抑制发霉腐烂,好比是杀菌剂。被子睡久了,为什么要暴晒?杀杀菌。天空一直晴朗,会发生什么情况?天空一直晴朗,就不会下雨,大地就会干旱,万物就会枯萎死亡。天晴久了会降雨,降雨过后是天晴。祥的启示,光想着自己的美好,对万物一味宽容,万物就会犯上作乱。光想着万物的坏恶,对万物一味严厉,锋芒太盛,万物就会发生内耗。
羊,祥也。从⺸, 象頭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凡羊之屬皆从羊。
注:羊是美好的,也是善良的。但是,一味的善良,就一定能一直美好吗?糖吃多了会龋齿,爱给多了会成灾。被溺爱惯了的孩子,犹如在蜜糖罐里泡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认为理所应该,长大就不知感恩,就好犯上作乱,不仅冒犯自己,也冒犯别人。不知奉献,只知享受,就会很娇气,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心理很脆弱,一碰就碎。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把孩子想的很坏,动不动就指责教训,孩子就会很叛逆,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相互内耗。
⺸,象形字,像羊的外形。⺸,从卝从干。一种情况是:卝,又写作“丱”,羊角辫。另一种情况是:卝,古“礦”字,未器朴石。《说文》云:“礦,铜铁朴石也”。什么是铜铁朴石?这里取其形象,铜铁说明其坚硬,朴石说明其无知。孩子心性如铜铁,既犟又倔,既臭又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边哭着,马上又破涕为笑,孩子的一切行为,似乎很无知,好像是无理取闹,正是因为很无知,才不往心里去。用礦的形容,是来说明小孩子率直天真的性格。
卝,小孩子扎的羊角辫,像羊角。干,就是身体,躯干。羊角辫,代表幼稚。角,代表武器。羊角向后弯,代表无攻击性。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过羊打架,都是用头抵,但从来不会打的头破血流。小孩子闹矛盾打架,就像过家家,也不会打的头破血流。架可以打,但不伤和气,打过就忘了,这就是幼稚心,什么都不往心里去。孩子的这种天真幼稚,一手握矛,一手握盾,才是最宝贵的。这种性格,像一根会变化的针,平时无锋,遇到突发事件,就会锋芒极盛,进行反击。孩子通过打闹,当下就解决了矛盾,这就是不受委曲,不把委曲往心里放。正因为不受委曲,率直天真,内心才能徜徉太空,和乐融融。
羊与阳,字不相同,意思却相同。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举例说明。比如:喜气洋洋的洋,是在说羊的轻盈。洋葱的洋,是在说羊的辛辣。打烊的烊,是在说羊的光明。氧气的氧,是在说羊的新鲜。痒痒的痒,是在说羊的不安分。徜徉的徉,是在说羊的从容淡定。羊水的羊,是在说羊的纯净。
说到羊,不得不说一说羊肉。羊肉甘热,性温不躁,主发散,在食补中是最佳的补品。羊肉吃到肚里,补充的是肉质,实际补充的是阳气。
谚语有云:“羊几贯,帐难算,生折对半熟时半,百斤只剩廿余斤,缩到后来只一段”。
羊肉,为什么煮熟缩水那么厉害啊?就是因为羊肉肉质里面多羊气,煮熟自然缩水厉害了。我们吃的是羊肉吗?吃的是羊气。如何吃羊肉啊?以炖汤吃肉最佳,其次是涮,再其次是烤,最次是炒。
伤寒论里有一成方,名字叫“附子羊肉汤方”,用于补阳虚之证,这也从中医的角度,说明羊肉的重要地位。羊肉与附子搭档,乃是绝配。附子,具有温肾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四川人冬至时,有吃羊肉汤的习惯,就会放大剂量的附子。四川名医郑钦安先生,最善于使用的,就是大剂量的附子。郑钦安提出:“凡一切阳虚诸证,均可应用附子”。
吃羊肉,有没有什么禁忌呢?《本草纲目》云:“羊肉同醋食伤人心”。醋是酸性,主收敛,入肝经。羊肉本是发散的,收敛就会积热内蕴,郁积肝脏,逆冲犯心。尤其是肝脏不好,爱发脾气的人,吃了只会火上浇油。
吃羊肉来补阳,不管如何补,都没有消耗的快,不过徒逞口舌之欲罢了。人生于天地间,怎能因为羊肉肥美,就无限制的屠戮呢?羊肉可以作为救命之宝,救急使用,但救急不救穷。我们都活在阳气中,不能盗取更多的天地元气,却去盗取羊的生命,苟延残喘,这是不是天大的讽刺呢?老天爷都会看不起。像羊一样,像孩子一样,幼稚天真,自然能救护自己的命宝,何须外求它物。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丧失幼稚天真,太把自己当回事,又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心里不再光明磊落,成了受气桶,又无处可出,整天蝇营狗苟,看似是为自己,实际是在害自己。勿忘初心,活出本色,才是天下人应该具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