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 》:为什么,一个始终停留在方寸之地的人,可以狂野生长,变成传说?
小号手图尼几经漂泊之后,十分穷困潦倒,甚至卖掉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小号。
他虽然卖掉了自己的小号,但心中仍有不舍,为此,他请求号角店里的老板,让他最后吹奏一曲。
老板答应了。图尼吹出的音乐十分婉转动人,令人沉湎其中。一曲终了,老板忍不住发问,不知道这是哪一位大师的作品?
图尼给出了一个令人不可置信的答案,那就是这个作曲的人,不曾存在过。
老板自然是不相信的,于是图尼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段他的亲身经历。
那时的他,才刚刚登上弗吉尼亚号游轮。但是没几天,刚刚登上游轮的欣喜就被黑夜里,暴风雨带来的晕眩感所代替了。
他跌跌撞撞地,在船舱里翻滚。
就在他抓狂不适的时候,一个身着燕尾服的英俊男子出现在他眼前。
他带着图尼来到礼堂里的钢琴前。他的手指在琴键上肆意飞舞,松开滑轮的钢琴也在大厅里肆意游走。他手下的音符,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治好了图尼的晕船。
此时一个大浪打来,钢琴凭着自身的重力和惯性,带着图尼和它身上的演奏者冲入了船舱。
结果毫无疑问,图尼和那个男人被船长罚去船舱底层挖煤。
挖累了,他俩就呆在煤堆上畅所欲言。
图尼对那个男人谈起自己在新奥尔良的见闻,谈起新奥尔良的冬天。男人点头,也开始描述了自己眼里,新奥尔良的冬天。
在这场谈话之前,图尼一直以为,他是船上一个传说中的人物,1900。
在传闻中,1900在船上出生,在船上长大,二十几年从未下过船。
但这场谈话之后,他便否决了自己的这个猜想。如果他是1900,他便不可能了解新奥尔良的一切,包括新奥尔良的冬天。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先入为主,不是吗么?因为听见他对新奥尔良的描述,便下意识地认为,他去过新奥尔良。
其实那个男人,就是1900。
虽然他生活在海上,从未下过船,但是他的灵魂却在不停的地方旅行。
在轮船上,在形形色色的人的眼里,他看到了许多无法描述的美景。
1900和图尼,和其他鼓手,风琴手坐在在大厅里,一起演奏爵士乐。
在奏乐的时候,图尼听见1900轻声对他说着一些,他在这些游客中,看到的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她看起来像是遁入空门的妓女”
“看他的穿着像是别人的,混迹在头等舱的偷渡客,眼中散发着美国梦”
那些人的举手投足,他们的阶层,声音,气味,故乡,都能被1900所一一参透。
他看着别人,冷眼旁观这世间的一切。
他看着那些人眼里的影子,感知那些人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然后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可是,他也曾有过下船的念头。因为一个少女。她头发被海风吹起的模样,深深击中了他的心灵。但是,他的脚踩在甲板向下的梯子上时,他犹豫了。
当那片陆地触手可及的时候,他问自己,陆地上的生活真的是他想要的吗?他真的能够坦然离开,从生活了20多年的船上离开,去往陆地上过新的生活吗?
他的心,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不。
他熟悉弗吉尼亚号上的一切,就像熟悉他自己身上的每一块骨骼。
在海上的时候,他的心是如此的自由。可是下了船,哪怕船只是暂时地停在港口,他也无法再弹奏曲子,哪怕只是一个音符。
他在梯子上张望着那浩瀚的陆地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心被禁锢了。
他终究还是回到了船上。
那种脚踏在实地上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是有些人,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再也没有下过船。
即使弗吉尼亚号要爆炸,将要沉入海底的时候,他也不曾离开。
他的身上刻满了弗吉尼亚号的印记,不曾消退。在海上出生,在海上长大,最终他也选择在海上死亡,伴随着弗吉尼亚号的爆炸,同弗吉尼亚号一起沉入海底。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在同图尼做最后的告别时,仍是那副俊美的青年模样。
是大海的波澜和弗吉尼亚号上形形色色的人给了他灵感,温暖了他的灵魂;而他也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弗吉尼亚号,在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诀别时,他奏响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曲。
在他的生命里,弗吉尼亚号就是他的根,他选择一直呆在弗吉尼亚号上,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注定漂泊不定的生活,因为身边的人总会来来去去。
就像是图尼,即使他是他最好的朋友,终究有分别的一天。
也许,他唯一和他人不一样的,就是他一直都在固守他的本心。他忍受着长久的寂寞和孤独,却一直坚守着这份停留在海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