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觉得恐惧时,该怎么办?

2017-11-24 17:43:03 南瓜甜汤店

南瓜甜汤店 > 咨询理论

前一段时间携程亲子园 教师打孩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殴打小孩,强行喂芥末,我们还在等待着最后的结果。然而,没想到这两天铺天盖地全是红黄蓝国际幼儿园虐童,甚至疑是猥亵儿童的消息。由于很多视频,帖子已经强制性删除下架,所以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没想到收到一位同学这样的回复。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只是突然想起以前收到的一封信件。

《当你觉得恐惧时,该怎么办?》by 南瓜甜汤店

高中时候,由于喜欢心理学有幸加入学校的心理工作室。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整理学生信件然后分类给老师回复,所以,我是除了老师以外,唯一能看到全部信件内容的人。因为我们这是针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社团,在这所县城里面唯一的省重点高中,繁重的学业导致每天都能收到几十封学生来信。大部分是关于学习困惑以及早恋情况的,然而,也有例外。

信件的主要内容大致是: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只有过年才会回家,小A(信件里面没有任何显示性别的语句,我只能以小A来代称)从 半岁开始就是爷爷带着。村里面有一个卫生所,一些伤寒感冒都是在卫生所拿药,卫生所有一个30多岁的医生。每次去,医生都喜欢抱着小A,捏捏小A的脸。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这样的亲昵让小A觉得感受到了缺位很久的父爱,所以平时也喜欢去卫生所里面,更何况,医生经常会给小A糖果,还有没见过的新奇连环画。只不过有一次,小A一个人在卫生所玩的时候,医生说要给他检查身体,把他的衣服裤子都脱了。这样的情况一直从3岁持续都7岁,小A也试过去反抗,包括告诉爷爷,但是爷爷说那是因为医生喜欢小A。才会这样。

后来慢慢长大,小A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开始是不敢说,后来变成不想说。但是我依然记得小A在信件后面 的一段话,大致意思如下:我觉得我已经腐烂了,我现在唯一的信念就是努力读书,然后逃离我前16年生长的地方。我觉得只有这样的彻底隔离,我才能活下去。

《当你觉得恐惧时,该怎么办?》by 南瓜甜汤店

按照工作的要求,我的权限只停留在按照信件内容整理分类,所有的后续处理交由专业的老师。

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学生的我,是无法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来给小A作出回复,我有很多疑问,小A以后要怎么办?这样的遭遇伤害到底有多大?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否能够疗愈?我想,在整个被侵犯的过程里,小A一定感到特别恐惧,由于幼小无法理性分析,找到调节方法,也无法寻求外界帮助。这种羞耻和恐惧的心理,成为小A成长的一部分。

那么,现在长大后的小A,有没有走出当时的恐惧和阴影呢?或许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的这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工:以爱疗愈内在的恐惧》能够帮助到小A。

《当你觉得恐惧时,该怎么办?》by 南瓜甜汤店

克里希那南达, 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于加州大学受训为专业心理治疗师 。 克里希那南达,Krishnananda Trobe,丹麦人,授受过咨商、心理治疗、光灸及头荐骨平衡等专业训练,并以专业心理治疗及身体治疗背景,整合直觉及静心向度。他们的著作有《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真爱的旅程》、《走出恐惧》等,并有多种译本。 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工:以爱疗愈内在的恐惧》里讲述:

当我们年幼时,因为我们的心灵经常不能得到满足和安慰,使得我们的内在形成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

在这本书中,恐惧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1.压力与期待的恐惧

2.被拒绝与被遗弃的恐惧

3.没有空间被误解或被忽略的恐惧

4.在身体上或精神上受虐待或受侵犯的恐惧

恐惧还分为真实的恐惧和情绪的恐惧:

“真实的恐惧,是由一些立即的威胁所引发,不论这些威胁是什么,我们的神经系统都会适时运作,加以应对。”

“情绪的恐惧――将过去尚未解决的创伤,带到现在的生活情境中,那是我们内在受惊吓小孩的恐惧。”

我们会觉得害怕和焦虑的情绪,都是“内在的小孩”在主导。当我们感知到它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感知到那个敏感脆弱的自己。这个内在的小孩,敏感脆弱,极其容易受伤,受伤之后擅长躲起来。

恐惧和羞愧,都是这个内在小孩控制我们的方式

发生在18年前的一件事情,现在对我的影响都还是很深刻。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排在第六名,领完成绩单的那天晚上,我坐在奶奶家的客厅看电视,电视了放着我最不喜欢看得电视剧。我依然记得奶奶在身后指责我: 成绩那么差,这次居然榜上无名,你自己好好反思。我只能盯着电视,听见眼泪砸在地上的声音 。那个时候唯一的感觉就是我让老人失望了,我有愧于他们。这样的羞愧,让我变的特别敏感,以至于成年后我依然惧怕看到别人不开心的表情,别人的一个眼神我都会立马检讨自己是否有做好。

《当你觉得恐惧时,该怎么办?》by 南瓜甜汤店

这种童年的恐惧和羞愧会伴随着我们成长,它会自动消失吗?

不一定,那我们要如何疗愈恐惧?

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工:以爱疗愈内在的恐惧》里面,告诉了我们方法:

1.回到感觉

2.用能量与冒险点燃生命力

3.进去静心意识状态,用静心去帮助疗愈

4.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5.放手――进去爱和单独

只有通过自我的觉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深深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的内在空间会拖着我们进入悲观绝望的深渊,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动力。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工:以爱疗愈内在的恐惧》里,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分析内在小孩,当自我丧失后,羞愧感和恐惧占据主要位置时,我们只会感受到痛苦。在每一个章节的后面,我们通过练习的方法,自我检视找到它,然后感受它,最后疗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