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书世界」给阿炳
文/顾北城
「见字如面·书世界」征文
阿炳——《阿炳》
阿炳先生:
久仰大名。
见字如面。
您可能不知道,1978年,一位著名的指挥家在听到您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立刻掩面而泣,从坐着的椅子上站起来,并跪了下去,他说:“听这种音乐应当跪着听,坐着听和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从那时我便记住了您。
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令人如此肃然起敬?
耳边,《二泉映月》的曲调舒缓流泻,轻柔,哀婉,忧怅,渐入佳境。那是清光绪十九年,在那不大不小的锡城,我透视了您的一生——阿炳。
我透视了你的凄寒,也透视了你的辉煌,透视了你的淡然,也透视了你的悲凉,透视了你的绝望,更透视了你的顽强。
幼时,音乐是你手中的玩具。你诞生在锡城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十二岁,你便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似乎乐器在你手中就是那一件件小小的玩具,被你玩转东西。鼓、笛、琵琶、二胡,你样样精通。
后来,你参加了无数的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名气也渐渐随之响起来,你俨然成了民间音乐节一颗正冉冉升起来的散发着璀璨光芒的新星!
在人们的眼中,你是才气逼人的“小天师”,也是民间音乐界的演奏能手。这是你的荣誉。
中年,音乐是你手中的刀枪。在那个烽烟四起,战乱不休的年代,你不顾自身的清贫和辛苦,在一片满是喧嚣和杂乱的黑暗世界中毅然拿起了音乐,化作刀枪,也化作风雪。
你完全凭着听觉感受世界,穿着那一身破烂不堪的衣裳,跑过无数条大街。你坐在冰冷的地上,用枯瘦的身体顶住二胡,这一刻,那双破毡帽下满含的沧桑迸射出夺人心魄的光芒。
你安静而又专注的拉着琴,那认真的表情像是表演着一项至高无上的艺术,而《义勇军进行曲》从弦间汹涌拍出,带着你满腔的热血浇灌在国人的心头,用饱含着愤怒的心声坚决抵抗着日寇。这是你的光荣。
晚年,音乐是你手中的拐杖。狭小的市井里,你不断叹息。有时候,恐慌袭据你的心头,绝望像绝了堤的潮水不断蔓延......你开始回忆那些沿街乞讨卖艺的日子,想起那些白眼,想起那些刺骨寒心的侮辱,更想起了当初的那份坚持。
于是,你又重新提起二胡,将弦用生命灌注。你不再害怕死亡,你超脱到了一种艺术你难以抵达的高度。闲暇时,你便紧紧握着你的红木胡琴,不断修改着投影了你一生的《二泉映月》,正如你不断锤炼着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然后在最后发出一声令世人为之惊叹的天籁之声。
这是你的修行,也是你的生命。
后来,在朝晨或是日暮的时候,我时常听见,那丝丝缕缕如牡丹泣血的音乐会悠然响起,仿佛穿过好几个世纪。而那时,生命流光四溢。
顾北城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