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让你在深夜泪流满面的书

2017-12-04 21:45:08 须臾一顾

须臾一顾 > 阅读方法

青石板路炊烟袅袅

很多人都喜欢研究民国那个时代,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纷乱的世事涌现出一批文人骚客。什么民国四大才女更是让人着迷。

很多人喜欢的是陆小曼,张爱玲这种生活既有风尘女子的感情,在滚滚红尘中滕浪却又具备沧海遗珠般的才华。作品和生活息息相关,光研究她们的人生就有趣的紧了。

去年杨绛先生去世,刷爆朋友圈,民国最后一位“先生”走了,有篇《百岁感言》在网络上火了,结果不是杨绛先生本人写的,讽刺的是人们最后自以为拿作者本人的东西缅怀她,结果查无此文。

如今,林立的高楼大厦代替了四合院

如云如雾的炊烟袅袅地回荡在记忆里

笔直的柏油马路不复青石板路的模样

我们,从无忧无虑吃着盐水棒冰的小孩

变成了满腹疑虑吃着地沟油爱回忆的大人

成长的好处就是 拥有了思辨性,长大后的我遇到了杨绛先生,不再执着于小时候的“先生到底是男是女”的问题,懂得“杨绛”两个字才是值得我们一探究竟的珍珠。

知乎上流行一种问题模式:xxxx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对于一个105岁的老人,活过一个世纪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相似的知乎话题是“长寿是一种什么体验'',我以为的答案是什么吃好睡好多运动类似这种的回答。结果高票回答是匿名用户写的一句话

“不断地白发人送黑发人”

已到暮年老人不停地承受亲人离世之痛直至独留自己一人,这种人生大恸,我们是否能承受。

杨绛先生便是如此,晚年已是迟暮的老人,经历了女儿离世,接着又是丧夫之痛,却仍记着她的丈夫钱钟书先生的最后一句话“好好过”

杨绛写的回忆录《我们仨》,全书用隐忍平和的笔触回忆了她的一生,如同一个和蔼的老太太斟一壶茶,在淡淡的茶香中讲述。即是修养学识如此高之人,也难敌思念之情。

1

相濡以沫的爱情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纯粹地让人只看一遍就能记住,没有陆小曼,张爱玲如此丰富曲折的情感经历。

1932年3月,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门口,杨绛初次见到了同时清华大学外文系的钱钟书,两人互生情愫。后来杨绛形容 钱钟书“蔚然而深秀”。

当时,杨绛有个“绯闻男友”费孝通,而钱钟书也有流传他要取父亲为他定下的亲,一日,两人约好了见面,杨绛第一句是“我还是单身,没有男朋友”钱钟书当即回了“我也没有要娶的传说中的女子”

后来,两人自然恋爱了,看似木讷的钱钟书每天给杨绛写一封情书

1935年,不满25岁的钱钟书与杨绛结婚了。

爱你就想和你蜗居

钱先生是个不喜出去的人,杨女士从此陪着他,两人可以各自捧一本书蜗居在当时租住的房子里呆上一整天,这是他们最温暖的且与世无争的时光吧。

晚饭后,两人在房子外的园子里散会步,夕阳西下,一对年轻的情侣,男士温文儒雅,女士端庄温柔,余辉撒在他们身上,现世安稳又美好,爱肆意恒生。

爱情也要彼此谦让

杨绛在医院生女儿钱媛的时候,钱钟书说自己“干了坏事”,他打翻了墨水,染了桌布。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回家后,钱钟书把台灯砸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犯错又算什么呢,爱你就是要包容你呀

灵魂上的知己

杨绛和钱钟书一生最大的兴趣在于读书,他们静静地占据家里一张书桌,读的天昏地暗。

钱钟书喜欢教杨绛做诗。杨绛说:“我爱读诗,中文诗,西文诗都喜欢,也喜欢和他一起谈诗论诗”

既是夫妻,亦是知己

因为你懂我,所以更爱你

《这是一本让你在深夜泪流满面的书》by 须臾一顾

2

学术上的砥砺前行

牛津大学的旁听生

1935年两人结婚,同年同去英国牛津求学,书里说:“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鼻音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

钱钟书是庚款公费生,杨绛因为当时清华大学偏重戏剧,她志趣不在于此,更喜欢小说,自然无缘公费出国。

即便如此,她虽然羡慕钱钟书的“黑布背心”,但作为一个穿旗袍上学的旁听生,也是日夜攻读,并且旁听生的功课较为清闲,杨绛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好多书,钱钟书嫉妒地说她“得福不知”

翻译著作《堂吉诃德》

反右运动结束后,政治运动层出不穷, 书里这样写道:“他总能在工作之余偷空读书;我以勤补拙,尽量读我工作范围以内的书。”

“记不起是一九六五年或一九五七年,我接受了三套丛书编委会交给我重译《堂吉诃德》的任务”

杨绛先生始终是位。谦逊的学者,书中没有太多提及她的学术成就,其实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不仅如此,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这是一本让你在深夜泪流满面的书》by 须臾一顾

3

往事如风

钱钟书在牛津曾做诗回忆他与杨绛的初见"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才子佳人,初见便已心动,然后便是一生的羁绊

在钱钟书眼里,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他们的女儿圆圆,也秉承了夫妻二人儒雅聪慧的性情,成为了北师大有名的英语系教授。

《这是一本让你在深夜泪流满面的书》by 须臾一顾

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

1997年3月,钱媛患脊髓癌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因病逝世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我了我一个人。”

或许,对于105岁的杨绛先生的离世,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团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