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写静心”到“静心书写”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书评
现在,我正处于真正的不安之中,都感觉无法静心写书评了,我想放弃了。脑子不断的闪过各种的影像,还有一些相继而生的各种的烦心事情,不断的干扰着我的思维。
不知道本书的作者如果有如此多的都不能轻视的事情的干扰,是否真的能做到安静的写作?这得需要强大的内心来稳定淡定的情绪。或者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对人对事的冷漠。某种情况下我很讨厌这样冷漠的自己。
可是,我宁愿这样冷漠下去,也不愿被俗世里的人情世故无休无止的纠缠。从前每当我心性浮燥的时候,就会翻开一位博友的书看,她的文字读着读着,心就会不自觉的安静下来。她的文字写的细碎、真实、有趣,又引人深思。比如她写一朵花,就会从花心到花瓣到花叶,甚至在她的笔下会闻到花香。我尤其喜欢看她写她母亲,好有趣。就会联想到写我的母亲,我是怎么写我母亲的?
书中说阅读是写作的“老师”,这真的不假。我从读这位博友的文字中深有感悟,每次读她的文字都能激发我写作的冲动。如果我再不偷懒,那么一篇1500字文章很快就会完成。这就是阅读这位“老师”的功效,书友们不防试一试,当然,前提是读让你能感兴趣读下去的书。否则就没有效果。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这位美国作家是开写作疗愈班的,禅修静心的方式。作者主要倡导“我手写我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用担心写不好,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就开始写!
做好写作前的准备,书写是一种权力,可以培养“内在的宁静”让你活在当下,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的有滋有味。因为书写,你会变得达观明智,当真正体验到写作的快感,你就不会轻易的停下你写作的笔。也许一开始你会担心写不好,没有关系,作者说,要允许自己写下全世界最烂的文字,其实这也是一种破斧沉舟的勇气。
当然,也并不是让你一直随心所欲的写下去,这只是一个开端。当你的写作进入一个境界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回归写作本身,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静心写作,而不是在不安的时候坐来写作静心。这个过程的转变是很神奇的,话说有一天,你工作上被领导批评,回到家又遇到烦心的家事,你心情会变得非常的暴燥,不安。看全世界都不顺眼,然后你坐下来开始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哪怕是骂骂领导,写着写着,你的专注力回来了,你安静了。将一切的不快感都包容其中了。再读你写的文字,很乱,很杂,很琐碎,然后删了不要了,再安静的重写同样的话题,你会发现写得很有条理性了。所以说从“写作静心”到“静心写作”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提升过程。
写作有两种,一种是取悦自己的写作,一种是取悦他人的写作。
取悦自己的写作就是写写随笔、感悟、游记等等。这个比较好写,只要会说话、会思考都有写得内容。生活中看完电影、电视剧你会有感想可以写下来;今天我出去逛街买菜遇到了什么事?见到了什么人?心情怎么样?也可以写出来。现在大家每年都会有出外旅行,人们对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会充满各种好奇心,从美景、美食、沿途见闻都可以写下来。只要你开始写,想写,生活中永远不会缺少写作的素材,不然天下文人都给饿死了。
取悦他人的写作。是一个严肃的写作,都是命题作文。首先就要定位读者群,是写给谁的。一般的公文写作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那是有一定格式的。另外就是一些时迅新闻,各种的书评、影评等等有要求的文体。当然这些文章的作用就大了,都有服务性和功能性、专业性。
本书作者提到写作中学习的七种心态,会让生活更加简单。我就喜欢简单的生活,所以对这七种心态很感兴趣。我们来看看是哪七种心态:
1、不批判。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不批判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有利自己的包容心。
2、耐性
中国有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在教导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性。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
3、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记得我们的来处是什么,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不要走着走着就被沿路的风景给迷惑了,干扰了,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是什么了?
4、信任。
信任的建立很艰难,得有一个过程。但毁了信任,只是一念之差。信任很重要,被信任和信任都很有分量。
5、无为。
这个似乎难理解一点,无为在老子哲学的观点,“无为”是一种有原则、有方向的积极精进。就是说不能盲目的干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有所作为。
6、接受。
这个很好理解,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也接受你能改变的。
7、放手。
我们常说“拿得起、放得下”,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些东西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属于你时,就应该考虑适时的放手了。不要死抗到底,这样毫无意义。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就是透着灵性的禅意,以出道的情怀做着入道的事业。我想这也是作者本人的追求吧。教会你写作的同时,让你思考怎么生活和做人?这才是这本书最大的禅意。
慈悲为怀,服务他人,也接受他人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