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原本就是不可取代
书籍:《身份的焦虑》
作者: 阿兰·德波顿
请允许我帮助你走出焦虑。
文|大宝 图|网络
你的光芒太耀眼
从小到大,我的身边都有一个圈子,最开始由跳皮筋相识的三五玩伴组成,后来势头见长,和我的身高一样,不再满足于衣柜里的套头衫。
圈子里的玩伴顺利迭代升级,因为兴趣爱好上升为朋友,朋友又吸引来其它朋友,日子久了,小圈子越来越大,他们的优秀好像泛着光,让我既渴望又害怕靠近。
阿德随爸爸从俄罗斯旅行归来那年,我未满10岁,记忆中那时最大的欢喜都贡献给了还珠格格。
恰逢周末,阿德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那个年纪我的确不知大场面该如何定义。可是,一只脚迈进阿德家,扑面而来的五彩缤纷愣是让我折个跟头。原来,家里可以布置成这个模样?!我们几个蹑手蹑脚地像是进入了一间管理森严的博物馆,生怕把阿德家中的物件吓坏。
整整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我大饱眼福。可是心里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似乎心里有颗小草急切的要破土而出,却又浑身乏力。
那段时间,阿德真的泛着光。他的《我和爸爸的俄罗斯之行》获得了学校作文比赛第一名,还要代表学校参加市里演讲比赛。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故意躲着阿德,他的优秀足有让我惊掉下巴的本事。
请驱赶阴霾!
爸爸说,我要学会爱自己
要说最了解我的男人,非他莫属。
那些天妈妈忙工作,爸爸负责照顾我的日常,包括疗愈我的心理创伤。
我一股脑地倒出了心里流出的脓水,爸爸微笑着听我手舞足蹈,却丝毫没有打断我的意思。直到我将音量提到嗓子眼,说,为什么我们住的房子那么小?为什么我们不能去俄罗斯?
爸爸的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他示意我坐在他身边。对我说:“孩子,你喜欢我们的小家吗?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吗?”我连连点头,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喜欢啦!我最爱的就是爸爸妈妈啊!”
话说出口,我才意识到,原来大房子对我的吸引力远没有爸爸妈妈那么大。可我为什么会因为阿德家的大房子以及他的优秀而郁郁寡欢呢?
爸爸似乎看穿了我。他笑着说:“孩子,这个世界很大,优秀的人太多了,我们也许现在并不是做的最好的,不过,你要相信自己一直在努力呀!”我似懂非懂的看着面前这个男人,他又说:“你这学期成绩从第十名进步到第三名,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孩子,你真的很优秀!”
这时的我已经喜笑颜开了。我做着夸张的表情,夸赞爸爸的眼光独到,一下子从阿德的光芒中逃了出来。我是我,我所拥有的也是我成长历程中最宝贵的,我要学会热爱这一切!
那天晚上我睡的又沉又香。
梦里,我的怀中抱着一本书,上面有爸爸的字迹: 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因为你一直在努力不放弃,要好好的爱自己。
谢谢你,爸爸。
《身份的焦虑》一书,告诉我们,身边的圈子对我们的影响力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远超于影视剧中的“与我无关”,治愈我们的自尊,有三种方法:有选择的听;区分行为和评价;坚信能力发展观。行动起来吧!我们做好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