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余华

2017-12-08 11:47:10 白色的麋鹿

白色的麋鹿 > 读书笔记

这本余华的《兄弟》其实已经看完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来得及去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文革前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兄弟二人的生活变化,里面写的很多东西也比较现实,虽然语言感觉粗鄙低俗,但是所描绘的故事却引人深思,哥哥李光头是一个从小就是一个地痞混混的样子,而弟弟宋刚则是一个身材高大威猛的老实人,二人是重组家庭,他们的父亲宋凡平在文革中丧命,因为他的父亲之前是地主的缘故,不看这本书我还不知道,文革时对待被批斗人简直与对待猪狗猪狗一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那时候日本侵略中国时做的还过分,二人因为一个女人闹翻,最后分开居住了,最后改革开放之后,反而李光头混成了一个千万富翁,而宋刚则是要面临因为裁员而下岗的难题,也许这个世界就需要李光头这样能折腾的人,看完这个也让我更加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坏人,也没有真正的好人,每个人都是“灰色的人”,都处在灰色地带,太老实的人反而在这个时间举步维艰,以前总觉得老实是一个人好品德的表现,现在觉得,如果有人夸我老实,我会不愿意接受,因为太老实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不会有很大的成就,而且有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很窝心,容易吃很多亏,虽说吃亏是福,但是也要看吃什么亏了,而且这样也只能勉强糊口度日,遇到一个什么大事件,可能就会让自己永远翻不过身来,虽然李光头本人有时候小偷小摸,品行不端,但是整体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人,但是也做过错事,让人很痛恨的事,余华塑造的这个人物,很像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很多时候,我在看小说或者是某一部作品的时候,都感觉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存在,这样的事离我们每个人都很遥远,它就像是当头棒喝,把我打醒了,我还沉浸在另一个美妙的世界中,觉得我只要品质好,上天一定会给我一个好的机缘,让我过上我想要的好生活,慢慢地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想法有点天真,心里其实知道,它可能不会来,只是一直以来自己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走出那个自己塑造的象牙塔,最终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走到现在,我已经给你放弃了我很多以前天真的想法,我以前奉为圣经的东西,以前觉得吃穿不愁,钱算什么,我是一个高尚的人,钱这种俗气的东西我才不在乎,可到了现实中才知道,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你的梦想,你的尊严,你的高傲……都无处安放,那种感觉就像是以前一直在天上,一下子摔到地下一样,但是自己也得慢慢试着去接受这样的一种生活,甚至去爱上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说这样的生活有多么不好,只是你没有找到令你开心的那一种,人生就是寻找它的过程,也许它就在身边。

 改革开放造就了很多富人,他们借着改革开放的热潮,让自己通过经商获得了大笔的钱财,也让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起来,但是,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弊端,让原来落后贫穷的中国一下子发展的这么迅速,必定伴随着坏事的发生,中国环境的破坏就是其中之一,在人们的素质还没成长起来,还处在传统封建迷信的思想中,人们不管是道德素质也好,知识也好都还很欠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太迅速,让中国的社会有一些畸形的发展趋势,就像李光头搞的“处美人大赛”一样,其内的污浊程度不堪入目,在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都是很快的看过去,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有些恶心,人们的素质低下,让很多经济的发展也变得有些畸形了,虽然这个大赛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从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弊病显而易见,作者也许就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描写,来表述那时的社会,经济的发达与教育程度低下,二者的冲击,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一段长时间的素质修复工作,可见,不管什么事情,都不可操之过急,否则,短板与长板的冲击,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兄弟》中还有很多情节值得我们细细感受,并把它记录下来,生活本就不易,虽说你可能已急不可耐,但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哪怕是步履蹒跚,也会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