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之外的时光-七年磨一剑
如果有幸的话,真希望你能读到这本书:《X的七年知青岁月》。
七年,从15岁到22岁。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正好是一个高中加一个大学的时间。我们的高中生活分秒必争,我们的大学自由散漫。他的七年却始终如一日地干活、读书、干活、读书……
上山下乡,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是响应M的号召,对于X来讲,却像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历史原因和家庭原因使得他的下乡更像是一种解脱。所以,他是笑着去的。
到农村,他的身份变成一个普通的农民。有时甚至连一个普通的农民都不如。15岁的他,还是一个书生,丝毫没有接触过农活。所以开始的时候他是挣不到一个普通农民的工分的。但是他始终都在努力,不偷奸耍滑,这使得L家河的相亲谈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X八小时之外的时光,大都贡献给了书籍。白天,他辛苦劳作,夜晚,他徜徉在无穷无尽的书海。刚到梁家河的时候,他的行李,除了随身衣物,就是两箱子的书了。这使得L家河的村民对他印象深刻。
X读书,有他独特的方法。可以称之为是思考扩展和串联。对于同一个事件,他总是从各个角度去看,翻不同的辅助书籍,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
我们在小时候就开始背诵论语: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学不思考的话就跟没学一个样。我们的习惯做法是每读完一本书就发个朋友圈,让别人以为自己多优秀多用功。又有多少人在读完之后去写读书笔记呢?莫不知真正的升华就在这里。把书中的知识和道理消化掉,吸收掉,真真正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才是读书之道。大学毕业的我们,都是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可是当你看到这两本书中关于价格决定论时有没有怀疑过。一个说价值决定价格,一个说供求决定价格。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没有思考过?
X在L家河七年,这七年,在正常农活之外,他读的书涉及文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不计其数。这些书,给了他充足的理论基础。而L家河的农村生活,又给了他充足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21岁,他当选L家河的村支书。如果不是德才兼备,L家河怎会让一个外来的毛头小子来主持村里的大事?
当选村支书之后,X带领大家办沼气、打水井、办铁社和裁缝社……每一件事都办的有模有样,也多次获得相关部门表彰。一年后,当地获得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大家全力支持X读大学。这是怎样一种情感?是一种爱他就放手让他飞得更高更远的情感。爱从来都不是牵绊,而是放手。L家河的村民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除了家庭、历史的因素外,与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或许你的八小时之外也经常读书,但是细想,你有没用做到学而能用?学而能用才是真知。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凡事不求多,但求精,但求坚持不懈,但求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