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人生的一种修行
当下有一个流行词语:工匠精神,源于2016年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一个大国总理,能在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这个名词,自然凸显了中国对于这一“工匠精神”的认可和渴求;接着,学术界、企业界就开始关注研究这一既传统、又被赋予了新时代含义的名词。
中国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幅员辽阔,长期以来,士农工商的社会尊崇顺序,让工匠成为人们潜意识中“下苦力”、“手艺人”等等不太登上大雅之堂的职业类别。同时,由于中国旧时代长期以来的积贫积弱,工匠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手艺挣得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
进入新时代以来,西方发达的工业制成品无论从品质、种类、价格等方面,一下就激发了国人的兴趣,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经过国人在改革开放下近四十年的负重前行和努力,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远非昔日可比。可是,经济大国并不是经济强国,尽管我们已经达到了一年10.7万亿美元的GDP水平,可行业赢利能力、品牌影响力在国际上依然无法位居前列。
为什么会这样呢?商品同质化、质量低端化,性价比低,已导致诸多行业无利可言。在一些行业价值链中,中国出的劳力最多,分得的利润却是最低。尽管国人日益富裕起来,却涌现出大批国人远赴海外,血拼、海淘他国的名牌商品。为什么中国人能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圆珠笔尖呢?
总理的报告、学界的深思,使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在当今的中国还十分缺乏工匠精神!
目前学界关于工匠精神的专著解读各有千秋,其中心含义均为对于工作的持久、专注、追求卓越、无私奉献,对于人生执着、热情、甘于寂寞、超越自我。
付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是这些著作中的精品,他首先以“生命的觉醒”为切入点,带着我们重新认知生命存在的价值。并且从最基本的对钱的认识谈起,指出人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为钱,而是其价值的体现,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提升、展示才能的平台。接着从“魂”、“道”、“术”、“器”、“行”五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解读,以期唤醒生命的正能量,让工作成为人生的一种修行。
作者论述到:工作时间占据了一个人一生中跨度最长、状态最佳的一段黄金时期,我们人生的大多快乐、悲伤、成功、失败、进取、颓废均与其有关。
工匠精神,就是指人们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人们在工作中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自己的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在不断雕琢的过程中,工作者不仅仅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技能,更是在工作中变身为一位虔诚的修行者。
因此,工作更像是人生的一种修行,在工作中磨砺心志、完善自我,让产品圆满,让自我升华。
谈到修行,一般人都会想到出家人,青灯古卷,潜心苦读,隔离俗世、问道求索。当然,这也是修行里的一种。可是仅仅这样理解修行未免过于狭隘。修行,是在生命历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的磨砺和顿悟达到一种高度。这样说来,工作,不更是一种修行吗?以修行的态度看待工作,不更需要精益求精吗?
有人把工作当作职业,收获的是薪水,付出的是岁月;
有人把工作当作事业,成就自己,收获的是荣耀,付出的是心血;
还有人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修行,磨砺自己,丰富人生、收获的是生命的精彩和圆满,付出的是人生的全部。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工作,无论是把它当作职业、事业还是修行,它终将会成为人生中或许是重要的、或许是平庸的、或许是绚丽的一段篇章。
工匠持之以恒地以提升品质、丰富内涵为目的,工匠追求的是对事物的精雕细琢,臻于完美。如果以雕琢的对象角度来分类,我认为工匠精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制造传世精品、追求品质完美:
一个优秀的匠人,经过其手完工的产品,都是传世精品,都是心血的结晶。瑞士名表、德国汽车,都是优秀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他们不仅仅制造出了产品,更重要的是凝聚了心血,打造了精品。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重点强调: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优秀的匠人把自己的劳动凝聚到完美的产品中,从而得以传世久远、历久弥珍。
2.提升工作素养、打造工匠社会:
“工匠”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它追求完美的态度适用于任何行业;它不仅是指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一种优秀的职业素养。日本在这方面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5S管理模式、精益化生产模式适用于社会中各行各业。他们的匠人都以长期坚守、潜心钻研为荣,不断打造殿堂级的产品和公司。也正是因为他们整个社会的工匠精神,才使他们的经济在二战之后,不到20年的时间就从一片战后废墟中突飞猛进,并在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获得胜利。直到现在,“日本制造”也一直是世界上优秀品质的代名词。
3.人生就是修行,何不雕琢自己:
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于精雕细琢、追求完美。每个人最宝贵的当然是自己的生命。既然如此,生命不是一件工艺品吗?为什么不雕琢自己的生命呢?当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并没有智商能力方面明显的差异,都是璞玉;但是每个人的未来,都可能雕琢成传世精品。但为什么有的人取得辉煌成就,而另一些人却碌碌无为呢?当然就是把生命当作了一种修行,对自己进行了磨砺与雕琢,才使得自己绽放了生命的璀璨。
人的生命历程是多维的,雕琢之心,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之中众人之前,还体现在独处之时默默酝酿。工作时,追求卓越、臻于完美;学习时,勤于钻研,提升自我;休闲时,健康向上,身心适宜;静思时,扪心自问、三省吾身……
这个国家,需要我们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提高质量;改变国人消费观念,推动经济发展水平!
这个社会,需要我们的工匠精神,以孜孜不倦的态度建立一个和谐友善的大家庭,用精益求精的心态做好每一件事,让我们的社会每一天都饱满而热情!
我们内心,同样需要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理念。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而生命就是一件艺术品、一块璞玉,修行雕琢,使之完美无瑕,才能绽放光彩,如璀璨流星,美丽、绚目地划过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