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亦或屠杀 -- 《无人生还》

2017-12-17 17:51:04 墨安泊

墨安泊 > 阅读方法

文/墨安泊

对于酷爱看侦探小说的我而已,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个极其熟悉的名字,小的时候在母亲单位的礼堂看《尼罗河上的惨案》和《阳光下的罪恶》,长大了在电视上看马普尔小姐和大侦探波洛。

不久前看了BBC重新翻拍的《无人生还》以后,又忙不迭把小说找出来再看。

《正义亦或屠杀 -- 《无人生还》》by 墨安泊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很简单,十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分别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理由邀请到一座海中的孤岛,并因为坏天气困在了岛上。一段事先录制好的唱片公布了这十个人的罪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究竟谁是凶手,他们是罪有应得还是无辜受害?虽然看过好几遍,故事情节完全烂熟于心,但是再拿起来的时候,仍然是一本绝对有吸引力的书。

书中人物死亡的顺序是特意安排的,罪孽轻的先死,罪孽深重的留到后面,因为他们要在必死之前忍受更多精神上的折磨。但是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谁该先死到谁的罪孽更大,以至于这些人到底该不该死,这究竟是一场正义的伸张,还是疯狂的屠杀,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一个死去的是马斯顿(Marston),一个似乎对什么都不在乎,只知道享乐的年轻人。他的罪名是曾经开车撞死了两个在马路上行走的小孩子,他的酒里被下了毒,第一个送了命。

第二个死的是厨娘罗杰斯夫人(Mrs. Rogers),她的菜做得很好吃,但是似乎相当胆小。马斯顿的死把她吓晕了,她被送回房间休息,第二天早上被发现也死了,她是被毒死的,罪名是和她丈夫一起害死了他们负责照料的一位老妇人。

第三个死者是退休的将军麦克阿瑟(Macarthur),他似乎一直精神恍惚,并深信自己会死在岛上。他被重物击打致死,就在房子的外面,他的罪名是谋害了他手下的年轻军官,因为他的妻子和这个年轻人有染。

第四个死的是管家罗杰斯(Rogers),他被斧子砍死在厨房,罪名和他妻子的一样,为了得到财产,合谋害死了他们负责照料的一位老妇人。

第五个死者是布伦特(Brent),一个老女人,一个虔诚的信徒,她的罪名是赶走了家中未婚怀孕的女仆,并导致她最后因为绝望而自杀身亡。

第六个死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法官沃格雷夫(Wargrave),他是被手枪打死的,罪名是他曾经判了一个无辜的人死刑。

第七个死者是阿姆斯特朗(Armstrong),一个成功的医生,他的罪名是几年前因为酗酒,在一台简单的手术中害死了一个患者,他是被淹死在海里的。

第八个死者是布洛尔(Blore),一个侦探,他被控在他当警察的时候做伪证,导致一个无辜的人入狱并送命,他是被房子上的狗熊装饰砸死的。

第九个死者是隆巴德(Lombard),一个冒险家,他的罪名是为了自己活命,导致了二十一个非洲土人的死亡,他是被维拉(Vera)在海滩上开枪打死的。

第十个死者是维拉(Vera),她之前在一个富裕家庭当家庭女教师,因为爱上了她学生的叔叔,从而害死了那个继承了财产的小男孩,她最后在自己的房间里吊死了自己。

十个人十种死法,和那首挂在每个人房间里的童谣一模一样。

十个印地安小男孩,为了吃饭去奔走; 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九个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 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

八个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里去猎奇; 丢下一个命归西,八个只剩七。

七个印地安小男孩,伐树砍枝不顺手; 斧劈两半一命休,七个只剩六。

六个印地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 飞来一蜇命呜呼,六个只剩五。

五个印地安小男孩,惹事生非打官司; 官司缠身直到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印地安小男孩,结伙出海遭大难; 鱼吞一个血斑斑,四个只剩三。

三个印地安小男孩,动物园里遭祸殃; 狗熊突然从天降,三个只剩两。

两个印地安小男孩,太阳底下长叹息; 晒死烤死悲戚戚,两个只剩一。

一个印地安小男孩,归去来兮只一人; 悬梁自尽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第一次看这本书,会和书中的人物一样,一路苦思冥想也不知道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谁都有可能,谁又都似乎不太像。只是猜不出凶手的我们并没有性命之忧,而那些被困在荒岛上的人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很多人看这本书的时候都会觉得虽然这些人都很可恨,但是其中又似乎有那么一两个人罪不至死。

比如最开始死掉的马斯顿,他和后面的人不同,他只是出了交通事故,我们忍不住会觉得那不过是一场意外,他虽然应该负责但是杀掉他似乎有点儿过分了。

又比如退休的将军麦克阿瑟,简直忍不住要同情他,自己的妻子和手下人通奸,难道让他去祝福他们吗?

那个医生,阿姆斯特朗,说那是一场医疗事故似乎也能勉强。

还有那个老太太布伦特,她不过是赶走了自己的女仆,那女仆自杀又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隆巴德,他是十个人中唯一从一开始就不否认自己罪行的人,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逃生难道不是人类的本能吗?

好了,好了,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了,差不多一半的人好像都情有可原似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马斯顿根本没有吸取教训,小说开头就写到了他依旧在路上横冲直撞,谁能保证他下一秒不会撞上其他的孩子呢?

麦克阿瑟将军,是的,他的处境很值得同情,但这依然不是杀人的借口。

阿姆斯特朗医生,本来应该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了手术台上的杀手,难道事故两个字就可以为他开脱吗?

布伦特,是的,她确实没有亲手杀死那个女仆,但是她几乎从来没有为那个可怜的女仆感到过难过,在她眼里生命的价值远远比不上一句荒谬的说教,人心冷酷至此,谁又能说她是无辜的呢?

隆巴德,虽然他有着一种狂野的迷人风度,可是二十一条人命呀,怎么能毫无悔意呢?

《正义亦或屠杀 -- 《无人生还》》by 墨安泊

图片来自网络

这十个人都不是表面意义上的十恶不赦,也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而且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在当时那个情景下犯下那样的罪行。他们有人无动于衷,毫无悔意,可是有人也备受折磨,心怀愧疚。

通常我们会觉得,即使犯了罪,心怀悔意也是一个可原谅的因素,毕竟死不悔改才是不可饶恕的。但是作者似乎并不认为心怀愧疚就可以减轻所犯的罪行,毫无悔意也不会加重他的罪行。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第一个死掉的马斯顿,在这十个人之中,最没有悔意的大概就是他了,他不仅对两个被他撞死的孩子没有丝毫同情之心,而且继续在路上毫无顾忌,根本没有一点儿想要改过的意思,要依着很多人的想法,这简直就是罪加一等了。不过作者还是让他最先死去,一杯酒,一剂毒药,没有太多痛苦,也没有恐惧,不过是几秒钟。

而最后死去的维拉,因为爱上一个人,害死了一个无辜的孩子,却不得不忍受死亡逼近但是无处躲藏的恐惧,几乎发疯,或者说最后她吊死自己其实就是疯狂的表现,作者没有给维拉同情,和其他人不同,读者似乎也很难同情她,和隆巴德为了逃生害死很多人不同,维拉本来生活得很好,可是无休止的欲望却让她无端生出邪恶,害死一个无辜的孩子。

她其实从来没有为她的罪行忏悔,她所痛苦的是她为了她爱的人不惜杀人,可是她的爱人却离开了她。她大概不能理解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已经有钱了,在一起的障碍没有了,可是所爱的人却洞悉了一切,离开了她。

小说的最后,答案揭晓,之前假死的法官才是这一切的幕后操纵者。他用各种方法诱惑这九个无法在法庭上被判为有罪的罪犯来到岛上,逐一杀掉他们,伸张正义,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件拍手称快的好事了,可是他真的是在伸张正义吗?或者只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屠杀?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实际上总有那么几个罪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偶然,最终逃脱了制裁,逍遥法外,就像书中的那些人一样。其实,法律从来都是有漏洞的,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于是就有一些法外的英雄,惩奸除恶,就像沃格雷夫法官一样,他当了多年的法官,深知法律无法惩戒所有恶人,于是在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决定来一次替天行道。

沃格雷夫法官的安排相当巧妙,他了解他的那些猎物,知道什么能吸引他们上钩,他藏在幕后通过一个代理人来执行这一切。顺便说一句,这个代理人也是沃格雷夫法官的猎物之一,事情办完之后也被干掉了。猎物们乖乖上岛,一个接一个地被干掉,为了隐藏,他说服阿姆斯特朗医生与他合作,演出了一场假死,然后再杀死阿姆斯特朗医生。

沃格雷夫法官自己得了绝症,在维拉自杀后,他也在岛上自杀,自杀前,他写了一封信,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然后把信放进一个漂流瓶里,投入了大海。那封信中有这么一句话:

罪恶和对罪恶的惩罚永远使我神往。我非常喜欢读各式各样的侦探和恐怖故事,为了消闲解闷我想象了最为巧妙的谋杀人的方法。

在小说将近结尾处读到这句话,几乎使人后背发凉,汗毛倒竖。“使我神往”“消闲解闷”,这些词居然被他用来形容杀人,难道这不比维拉更冷血,比隆巴德更可怕吗?

沃格雷夫法官是绝顶聪明的,但是他同时应该是有心理疾病的,正如他在信里承认的一样,他从小就“患有虐待狂,喜欢亲眼看到或是亲手制造死亡。”他一手制造了印第安岛的屠杀,虽然他杀的人并非都无辜,但是未经法庭审判,仅凭自己的武断就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真的就是正义吗?所谓正义,远远不是杀人偿命这么简单,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法律,有法庭,有审判。

如果每一个人都仅仅追求他所谓的正义,那么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满街都是举着刀追杀仇敌的复仇者和替天行道的侠客,人人都快意恩仇,想想挺有趣,可是,谁又真的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呢?当正义成为屠杀的借口,它也就不再是正义。

《正义亦或屠杀 -- 《无人生还》》by 墨安泊

图片来自 网络

(题外话,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小说的结尾,觉得舞台剧让有人幸存的结尾远远不如这个无人生还的结尾来得猛烈,多少有点儿虎头蛇尾的意思,也搞不太明白为什么阿婆会给舞台剧一个不同结尾。但是看了BBC新版的迷你剧,我第一次希望他们采用舞台剧的结尾,让隆巴德和维拉一起活下来。没办法,Aidan Turner太帅!那句话怎么说来的?“颜值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