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看不破的是哪个字?
王熙凤
过去半年断断续续地看高阳的红楼小说系列(共十二本),从最开始以火箭速度快读,到中後段文火慢煎,终於来到最後一本《延陵剑》,实在有点不舍,有意无意的不肯开首,开始了又借故拖慢进度。
我并非按出版系列来看,是颠倒了次序,却发现这不但没有影响趣味性,还另有一种超现实的玩味--你先知道人物的结局,然後再看其前身,好像看到了「造化」。於我而言,这种读法还有一种很没逻辑的心理安慰:《延陵剑》并非整个系列的最後一本,所以感觉上就算读完这本,都不是真正的大结局(虽然真正的大结局我一早已看了),这便好像成了一个never-ending story。
虽然如此,但看到《延》的最後一部份,才知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会死去,以此人为「梁氏版本系列」的「大结局」,倒有一份切合《红楼梦》的精神。此人是谁?就是高阳以「凤姐」王熙凤为原型创作的「震二奶奶」。曹老太太一去,震二奶奶的当家人权力和地位更大,不过,正如易经哲理所说,亢龙必然有悔,震二奶奶终於从只手遮天的境界渐渐去到强弓之末了。
震二奶奶/王熙凤其实是名利场中人的最佳代表,读过《红楼梦》的人自然很清楚当中缘故,若从没读过的,看看以下两段,便可知一二。
《延陵剑》pp561-571
(话说曹老太太去後不久,曹家恶运连连,甚至将有抄家的危机。以震二奶奶为首的一众女眷连日带夜着力处理危机,把家族资产「重估」并掩人耳目地把财产转移各地,又将家族的人力资源「重组」,下人留的留丶散的散,以减轻抄家损失。)
一有人开了头,跟着走的人就多了,半天的工夫,到震二奶奶那里自陈愿意被遣的,十停中占了六停。
「真没有想到!」震二奶奶不胜感慨地,指着名册上打了红圈的名字说,「我原以为这些都会留下来的,居然也要走了。也好,走了乾净。」
「人生本来就是势利二字!」秋月这样劝她,「如果看不破,就是自寻烦恼。」
「我当然看得破。我这半辈子,见过的势利,比谁都多。」震二奶奶又说,「只有一件事我看不破。秋月,你倒猜一猜,那是什麽?」
秋月对她所知极深,不用多想,就有把握猜到。「震二奶奶,你看不破的,只有一个字。」她说,「我不必说出来,你也能知道。」
「你猜是一个"名"字不是?」震二奶奶既兴奋又感慨,「秋月,真不枉我多年拿你当妹妹看待,只有你晓得我的心事。我索性都能认命,只有这一片争强好胜的心,看不开。这一回让我们二爷把我弄得这麽灰头土脸,我一想起来,一颗心就揪紧了。不过,我总有法子把面子挣回来。你看着好了!」
(为甚麽震二奶奶总看不开一个「名」字?後来又有一段解释,她原来有一套「面子论」)
「你们看,」锦儿笑道:「咱们二奶奶就是好面子。」
「本来嘛!人活着就是为了面子,也只有面子,才值得拼命去争。你说享福吧,哪还有过於皇上的?可是,一顿饭一百二十样菜,时常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就算胃口好,也不能拿一百二十样菜都尝到。至於穿衣服,最尊贵的玄狐褂子,总也只能穿一件,还能穿两件吗?惟有自己的面子,是没有止境的,要多大,有多大!全在你自己,别人占不了你的,能让人占的面子,纵好有限。我总要把面子争回来——」
读这段文字,隐隐然看到震二奶奶要死的伏笔了。更令人惊心肉跳的是,她这种心理跟现代文明何其切合!没止境的贪婪,才是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很早以前已有这样说法,而且身体力行者众。孰优孰劣,都不由得我们去评价了,进步的巨轮开动了,还能停止吗?
或许,文明是人类最大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