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2017-12-20 17:02:12 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 电影评论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by 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松子,从小渴望却缺少父爱,又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挫折,甚至走向杀人,生命以被杀告终。

电影打开过两次,第一次看了几分钟,第二次看到四十分钟,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影片运用很多夸张的形式,各种视听觉上的刺激,不适感很强烈。而正是这种深刻的感受更能让我们去思考影片要告诉我们什么。

以下是通过看到的部分想到的。

一、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就不要不负责任生下他。

“生而为人,对不起。”是松子其中一个爱人死前留给她的,也是她生前写在墙上的。该有多绝望才会写下这样的话。松子性格塑成的源头是她父亲的偏爱,从小不受重视,不被表扬。爸爸把爱都给了她的妹妹,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亲多看她几眼,让父亲开心,所以想办法讨好父亲,可是她依然感受不到爱,所以她越来越胆小,自卑,害怕别人不开心。家人、事业、爱情上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痛苦和煎熬围绕一生。就像《急诊科医生》里江医生救的小偷男孩,住院后联系父亲得到是漠不关心,本应世上最亲近的人都无法相信,他的心理该有多大的创伤。很多有性格问题和走向犯罪的人是受童年家庭阴影影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应该得到重视。

二、对身边人多一点友善,对双方都好

松子的愤怒无处发泄,最终杀死了激怒她的人。电影《荒蛮故事》里也有一个片段是两个愤怒的陌生人,被情绪激化想杀了对方,最终两个人不幸的同归于尽。情绪是可以传染的,遇事遇人多一分冷静,多一分友爱,就能多一些感动,少一些悲剧。我很好,你也很好,有这样的想法,双方便能更好的相处,生活里也会少很多矛盾。

松子遇人不淑,身边没有一个给她带来积极意义的人。也反应出她对别人没有选择,只是一味地付出。哪怕有一个人给她一点温暖,让她学会自爱,结局便可能改变。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喜欢积极快乐温暖的人,因为他们能让你心情舒畅,充满感恩和希望。我们既要学会选择去接近这样的人,同时也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如此,社交圈才会良性循环。

三、思考他人的性格成因,做事动机,会更加理解一个人,也能学到更多。

松子的性格形成是一步步推进的,同我们每个人一样,外在的影响和内化的驱动让我们有了各自的特点从而有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不是片面的去看他的当下行为,而去思考他的心理历程,我们将能更好的理解并尊重他的人格。从而接受缺点,学习优点,同时又增强对自己心理的认识。现在网络上很容易给人贴标签,实际上却并不了解这个人。

四、松子为什么会被嫌弃?

松子很可怜,影片名里就表明被嫌弃了一生,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讨厌她?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她的一切好像都是环境造就的,无法单单评价这个人。看过几个影评指责松子所有的苦难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等。可我们并没有真切的处在她的环境之下,又有什么理由指责她呢?

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得到启发:

爱他人,也要爱自己。

尊重他人的想法,也要有独立的思想。

不要轻易评价、相信、依赖一个人。

哔哔了这么多,还是找个风和日丽的时机试试能不能把它看完吧。或者你看完了,给我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