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谁见证了芳华 谁珍视了

2017-12-21 22:37:05 Buriedheart

Buriedheart > 书评

《《芳华》谁见证了芳华  谁珍视了》by Buriedheart

作为今年冯小刚导演唯一一部电影,《芳华》从“国庆档”延迟到了“贺岁档”,上映过程尽管曲折,但票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映五天突破四亿大关,无论对于导演还是演员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芳华大戏,引发了话题和热度。此部电影由著名作家严歌苓的作品《芳华》改编而来,也算是冯小刚对于自己早年在文工团的一段美好经历以此来致敬易逝的芳华。讲述了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们跟随那个时代经历充满变数波折的生活和命运。经历着青春时代爱情的萌芽,残酷战争的洗礼,在那场时代的变革中走向大相庭径人生命运中。

记得影片的开头是以萧穗子为领舞的一场《草原女兵》的排练,舞姿灵动优美展示了文工团的真实场景。文工团的场地更是斥资3500万“原汁原味”搭建再现了一个“真实”的文工团。影片的主要人物是质朴善良,有着“活雷锋”美誉的刘峰,包揽着团里的累活脏活,给吃不惯饺子的南方女同学下挂面,每次去北京给家在北京的同学捎来家里送来的吃的用的,吃食堂里没人吃的破饺子,就连后厨猪丢了他都管得热心又善良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却在经历了“触摸”事件后被集体遗弃到了伐木连队。何小萍一个身世凄惨,父亲是劳改犯,六岁就远离父爱,母亲改嫁,在继父家寄人篱下,从小孤独。在终于脱离那样的家庭,穿上军装称为引以为傲的军人后,以为自己将活得有尊严不再别人歧视和欺负。过上能天天洗澡还有人尊重的生活殊不知命运给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那是她悲剧的序幕,也是影片的伏笔。

《《芳华》谁见证了芳华  谁珍视了》by Buriedheart

影片中有善良淳朴的刘峰、有孤独需要关爱的何小萍、有浪漫少女心父亲被打为右派,更多时候以局外人见证着文工团的变迁的萧穗子,有长相甜美颇受男兵喜欢的但却有些自私的林丁丁,也有像郝淑雯,陈灿以父辈打下的红色江山,享有优质资源的高干子弟一系列人物为核心的少男少女与那个时代相互交缠在命运的洪流中谁也逃不过的命运。

刘峰这样一个“活雷锋”人物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其实让我有点儿觉得类似现代的“中央空调”,因为他对团里的每个人都那么好。对女同学关怀备至尤其影片中切换到他为行军路上的林丁丁挑破脚上磨起的水泡以及返回团里下车时对她的细心叮嘱不让他跳下车,亲自搀扶林丁丁下来。我就知道刘峰并没有外人看来如此不食人间烟火,清心寡欲。按现代来说完完全全的佛系男人,生活在俗世几人能逃得过七情六欲,谁不曾经历,也是刘峰经历“触摸事件”被这个集体拉下神坛,被他所付出所维护的集体抛弃是的预知和伏笔。

《《芳华》谁见证了芳华  谁珍视了》by Buriedheart

《芳华》影片中两句旁白揭露了血淋淋的人性,一句是因为一个干尽好事的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忽然告诉你,他惦记你好多年,你会感到惊悚、恶心、辜负和幻灭。何止林丁丁对刘峰的表白感到“惊悚、恶心”,放在文工团学生眼里可能也是种“不可思议”甚至感觉他被受到了“腐蚀”林丁丁的所作所为也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她不想被传出腐蚀刘峰的名声,向组织添油加醋的揭发了刘峰,导致了刘峰被隔离审判,发配到了伐木连。刘峰也是人,他也是有私心的。他唯一的私心就是林丁丁,他唯一的这点私心也让他偏离了本该属于他的安稳道路。有时候我在想刘峰如果能在私心一点好了,如果他不把自己积极表现,又因在抗洪救灾中被砸伤了腰得到的那个升入大学成为干事的机会让给别人,会不会命运就此发生巨大的转变,爱慕虚荣又想嫁给有钱有权人的林丁丁会不会就此扑进刘峰的怀抱。讲到这我不得不吐糟一下刘峰真是不了解女人,尤其不了解林丁丁这种有几分姿色,想靠容貌上位过上好生活的女人,对于不同的女人应该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不过这个假设也不太成立,这也太违背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了,刘峰之所以成为刘峰全因他的善良,成也善良败也善良。因为他就是个本质善良性格淳朴的人物。善良的人不少,也没有错。但总觉得刘峰就是个过度善良的人,这个世界不仅是由善良构成的还有很多复杂的事情,比如利益,又比如人性。善良是时代里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他是种选择,不要在吐槽善良没用,好人没好报。谁善良谁倒霉,善良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如果每个人都以个人利益为首位,自保作为必须目标,个人的利益为计较中心。那么人类世界将快速覆灭,不是善良的错,而是太多恶意私心利用践踏了善良,让人不敢善良,唯恐惹祸上身,毕竟这是个简单扶个摔倒老人都会被讹诈的时代。

另一句旁白是,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这一段旁白是刘峰在收拾行李准备坐火车前往伐木连时,所有人都对避之不及唯恐有什么牵连时,只有何小萍这样一个家庭不幸,在文工团被看不起的人来看望他。也许只有这样才会明白一个人拥有善良的品质真诚待人是多么的可贵,这并不是一种理所当然。而是一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其他人并不这样的人有多伟大又难能可贵。在刘峰这样好的人一个人被污蔑唯一识别到刘峰善良的何小萍对他所在的团体彻底绝望了,她甚至迫切的想逃离这样的一个集体。所以当指导老师找到她,希望能代替受伤的舞蹈演员成为A角时,如果按照往常情况她应该是非常激动迫切甚至不遗余力使出浑身的本事来获取这个角色,得到认可,关注能有种集体归属感。这次她却装病,不惜欺骗文工团所有的人,那时的她估计是去意已决吧,想奋不顾身的去追随刘峰,追随那个她芳华青春里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男人。可惜作为何小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文艺兵的身份去在舞台上跳的那首独舞并没有播放出来稍显遗憾,那次之后何小萍开始发生蜕变,渐渐显示出了超前的独立意识,不再依靠那样的集体。她终于和文工团告别,奔向了远方。此后文工团也发生了巨变,时代的洪流将人们都冲刷的措手不及。

《《芳华》谁见证了芳华  谁珍视了》by Buriedheart

1955年至1975年越南战争爆发,刘峰主动请缨参加了这场战争,“触摸事件”在那个时代对于刘峰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或许渴望牺牲渴望成为英雄来洗刷那样的耻辱,更希望自己深爱着的女歌手能够高歌用自己生命换来的一首英雄烈曲。何小萍也被“处理”奔赴前线成为了每天与死亡赛跑的战地护士,经历着普通难以想象繁重的工作和战争瞬间将人摧毁的血肉模糊。《芳华》中有长达六分钟关于战争的场景,对于这段血肉模糊,将战争的残酷性毫不掩饰的直接戳到了观众面前,呈现了一场直击人心的血色盛宴,让活在新时代的每个人心头都为之一震。刘峰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右臂,刘峰可是一双巧手能修表能做出精美的沙发能修修补补,为战争胜利流血失去右臂的他,落得只能骑车摆书摊的他,还被所谓的人民公仆所讹诈。如果没有郝淑雯的出手相助,刘峰这样身有残疾没有金钱和背景的人又会落得怎样的下场,不告而知。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没有硝烟的时代的人们,变得更加贪婪,无知。虚度时光,忘记战争的伤害,还有一些人声称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纪念?影片讽刺了当下这个时代无尽的丑陋,也为世人敲响了警钟。“芳华”不仅指人们美好而又难忘的青春年华,也解释了关于善意关于人性的诠释。何小萍和刘峰终究还是时代的牺牲品,但总归何小萍活出了自己,成为了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不在舞台却在心中的舞台,在大地为全片贡献了最为精彩的舞蹈部分,那时候的她,那样自信又那样美。电影总归还是仁慈的,它让兜兜转转命运坎坷的两个人终归走到了一处,相依为命相互扶持。由此芳华落幕,一个时代的结束,又迎来了另一个时代,芳华更替。

时代与电影见证了芳华,不被善待的人珍视了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