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书单
托感冒的福在宿舍宅了三天,三天里什么也不用干就可以一直胡思乱想顺便想想今年一年都干了啥。和去年的书荒比今年算是好了很多,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年初定下的五十本的目标也总算没乱说,终于可以兑现承诺列一张书单。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作为传统的左派读物,其实这本书的内容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当然,文风是极为啰嗦了,但是和某些鬼知道在说什么的哲学书籍(没错我说的就是纯批)相比简直是太友善了,十分好读,而且对于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思考具有启发性,或者说是让人对于平等的实现彻底绝望,读这类书籍的感受就是平常你可能也会对某些问题有一些思考和看法,但是在看了书中系统详细的对其阐述之后能够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反思和修正。另外卢梭对于工业文明初期资本家压迫工人的描写当真让人唏嘘,世界并非一直这样美好,只是人性的恶慢慢被隐藏起来。
论中国
基辛格作为中美外交的最大推动者,退休之后写了这样一本半回忆录式的论中国。我几乎是连着三天把这本书看完的。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在某个地方看到了一小段引用,是关于越南战争的,其中邓小平的言行简直让人倾倒,而看完整本书之后也并没有让我失望,里面新中国初代的领导人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说话办事高屋建瓴大开大合而又充满诗意。唯一不足或许也是为了过审,书中始终只关注中苏中美以及中国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期间中国国内的各种浪潮选择性忽略和一笔带过,对于被打倒的前领导人也是没有再多费笔墨。但整体而言值得一读,尤其对于这段历史不甚了解的,会改变你对于中国的看法,
我们最幸福
这并不是一本鸡汤,相反,它是我今年读过最沉重的两本书之一,是对于六名脱北者的采访,这样说完你大概就明白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了。独裁首先要造神,造神必须要掌控媒体,而朝鲜这样一个小国,金家几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来掌控每一个人,就像1986里的老大哥一样,恐惧和权力之下人人自危,王尔德说过凡事都和性有关,唯独性本身,关乎权力,在朝鲜不光是性,连谈恋爱都要偷偷摸摸,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一段辛酸而又美好的初恋实在让人动容,就像看到乌烟瘴气的沼泽里开出一小朵白色的花。如果想看到一个真实的朝鲜,这或许是一本不错的书,当然大陆是不可能有卖,淘宝都搜不到。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这就是最沉重两本书之二了,不过译名改了好几次,我还是最喜欢这个版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风格很奇特,当初有人把这本书和钱刚的唐山大地震相比,也是说她很像中国那个时代的纪实文学。关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我知道的并不多,原以为就像在塔里木爆炸一个原子弹一样,万没想到是在一所城市,更没想到政府第一时间选择欺骗大众封锁消息,导致消防员在超高辐射下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地进入电站灭火处理,居民也正常生活,随后又用暴力手段驱逐所有当地居民,共产主义国家真的是一样优秀。另外书里还有一段关于种族矛盾的描写让人刻骨铭心,一群士兵冲进医院抢药品时看见了刚出生的婴儿,带头的拿枪指着问是库利亚布人还是帕米尔人,所有人都沉默,于是刚出生五分钟的婴儿被从窗户扔了出去……
人类简史
这本书这一年都快被推烂了,不过还是列出来吧,能这么引起关注自然有其道理。与其说是人类简史倒不如说是尤瓦尔赫拉利自己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和前面卢梭那本书比起来这本就更加亲民,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性,实在是入门类书籍中的翘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考据类史书,仅仅代表作者自己的三观,以及一些为了畅销的小手段,如果读完能够批判的接纳更佳。
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其实一早就想看来着,只是怕又像百年孤独一样绕的人云里雾里,分两次读完,中间隔了挺久的所以还有些忘了。马尔克斯起了这样一个文艺的名字,却写了最屌丝的故事/笑。也没什么好剧透的,换个俗气的人写就是妥妥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了,但是马尔克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文字和情感完全遮盖了这一俗气的设定,读到结尾在船上那段时居然还有点感动,只是我在疑惑,他爱她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是初见面时惊鸿一瞥和五十三年来想象中的达萨,并非是爱她本身了。
被掩埋的巨人
我必须得承认我是因为关注村上春树才知道了石黑一雄这个家伙/笑哭,作为今年诺奖获得者,出于尊重拜读了最新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传说故事,一对老夫妇为了寻找被遗忘的儿子踏上征途,想要杀死喷出令人遗忘过去的迷雾的巨龙时却被圆桌骑士所阻拦……有书评说是一个奇葩说的议题——“如果杀死这条导致你失忆的巨龙,能让你找寻到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可与此同时也会引发过去的仇恨和不愉快,你要不要杀?”但是实际上传说寓言、真实、隐喻交织在一起远非一个问题能涵盖。但是不妨说一下我的看法,人类为什么会有遗忘过去这种情况,为的当然还是更好的活下去,大家都这么丧,还老是忘不了,该有多痛苦,如此看来巨龙还是不杀为好。
伊凡伊里奇之死
深深的绝望,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一本写将死之人内心戏的小说,篇幅也不长,可以一看,但是看完变丧了我不会负责的。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死亡,因为我觉得我还年轻,时间还长,可是忽然就有人提醒你,所有人都有那一天,很快就会到你的,真是太恐怖了,我从未想过我会如此害怕死亡,或是说害怕未知。我们一直在滑向死亡,越滑越快,将死的伊凡伊里奇在床上嘶吼三天三夜,我会如何?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一天,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神的双手就会搭到你的肩上,另一个感受就是,既然都要毫无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之前该是做一些更有有意义的事了,想一夜暴富也没问题,别只有一夜暴富就好了,珍惜眼前的。
食事
大明当真深知我吃货属性了,送了这样一本书,不过论起吃货来,汪曾祺和梁实秋才是真的老饕,无论是燕窝鱼翅还是野草地瓜都能侃侃而谈,而且由于今年看了太多译著,看回这种当代散文简直就像从山间小道一下拐到高速路上了,没有冗长的名字复杂的关系蒙太奇的写作手法,就是安安静静的聊吃,顺带聊一些知识,比如鱼羊为鲜,羊大为美,也是很新奇。一天就给翻完了,还意犹未尽,看这种书简直是可以下饭,什么叫书中自有红烧肉,什么叫书读百遍其味自见。对了,再推荐一个吃货的公众号,日食记!
鲁迅全集
前九本书排名并没有先后,但是第十本,或者说鲁迅系列,真的是当下最爱了,不过说来惭愧,鲁迅作品太多,尤其各种散文集子,也并没有读完,但是都很让人过瘾,那种关于国民性的讨论和一种悲天悯人的视角,以及各种骂仗,比韩寒之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打自己脸。我深刻认为鲁迅该是小众的,包括记念刘和珍君、狂人日记、祥林嫂这些如今读和当年感受都相去甚远,不应当被主流去推广,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爱看的,在这里立个flag,接下来两年除了那本中国小说史略把鲁迅的作品通读一遍。另外,还有个感受,一百年前鲁迅骂过的那些人,他们的子孙如今亦活跃在人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