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们的超世俗爱情

2017-12-22 21:19:02 彼岸晓吾_5c83

彼岸晓吾_5c83 > 阅读方法

不少女作家的一生,都是被粉丝爱慕和追求的,她们内心丰富,智力超群,文笔优美,对爱情的憧憬高于常人。这些特点需要她们在现实面前更加理性和冷静,然而每个人敏感都在不同的侧面,于是,一系列的人间悲喜剧陆续上演,让我们看清世间悲欢。现在,让我们看几个典型的女作家。

01

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个以《情人》一书而闻名天下的小个子女人,一生都有倾慕者环绕,爱慕她的男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她身边依次拜倒,使她多少有些心烦意乱。

她最热衷的事就是写作,为此,她总是不修边幅,衣着随便,也不把男人的爱情当回事。让她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当她成为一个抽抽巴巴老太太的时候,以外地猎获了一个比她年轻38岁的情人,创下了世界名人爱情史上的奇迹。

《女作家们的超世俗爱情》by 彼岸晓吾_5c83

安德烈28岁,杜拉斯67岁

那个最后的情人是个方脑袋,他倾其一生,陪她写出不朽的《情人》,而且一直陪到她告别人世。

杨·安德烈比杜拉斯年轻38岁。1980年夏天,野花怒放,漫山遍野。这一年杜拉斯66岁,一个27岁的文质彬彬的大学生走进她的生活,祈求成为她的助手,司机和保姆,当然还兼着出气筒的角色,而且是赶不走的出气筒,他与杜拉斯共同编织了她一生中最神奇、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安德烈最初因为阅读她的作品而惊喜入迷,因为惊喜入迷而开始忍不住给作家写信,他也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信写得十分精彩,才华横溢。他知道作家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信,他如果写的不够出众,根本引不起作家的注意。果然,杜拉斯像对待其他来信者一样没有回信,她每天收到的信都会超过一麻袋,堆在地下室里,老鼠都嗑不过来。

可是有一天她心血来潮很随意地抽着读了几封,小伙子的才华和真挚感动了她。于是杜拉斯给他写了回信,信写的简单潦草,对他说“生活下去是多么困难并告诉他自己因喝酒喝得太多而住进了医院。”

她写信时并没有想到会发生什么,她只是在那个傍晚写作累了看到落日感到孤独,觉得需要有个人倾述一下而已。她是一个很真实的人,在人情世故方面,她六十六岁的情商刚好六岁,纯洁的宛如一张白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张陈年白纸,竟然横空出世深深地吸引了这年轻人的灵魂。

他们就这样通了两年的信,频繁往来的信件使两颗心渐渐靠拢,一股强烈的吸引力诞生了。后来安德烈战战兢兢地请求能否前来看她,得到允许后他兴奋地哆嗦了好几天,幸福得彷佛飞上了天。他痛快地放弃了工作,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乡,成为杜拉斯的写作助手和生活伴侣,开始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甜蜜生活。​

在他到来之前,作家每天结束写作,穿过空荡的客厅走向睡房,都会感觉到孤独和恐惧。

安德烈的到来使她的生活焕发了活力。精力过剩时,他俩像年轻的小两口那样吵架,但是每次吵架却增进了二人的感情,越争吵越如胶似漆,越无法分离。安德烈从不辩解,只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次次出走,又一次次回来,直到后来不再出走,直到她在他温暖的怀里离开人世。

安德烈陪伴了她生命中最后的16年光阴,这十六年爱情的滋润使她的创作达到了顶峰。

作家在同他一起生活后的第三年里写出不朽名作《情人》。

02

丁玲,她一生经历过四次婚姻。每一个都是才貌双全,惊掉世人的眼镜。我们今天只挑选出其中的两段做一个简略的探讨。

《女作家们的超世俗爱情》by 彼岸晓吾_5c83

丁玲和胡也频

为了了解丁玲,这里有一段文字对她当时的样子做了准确的描述。

季羡林回忆说:“丁玲的衣着非常讲究新潮。丁玲的出现,宛如飞来的一只金凤凰,在我们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眼中,她浑身闪光,辉耀四方。记得丁玲那时候比较胖,又穿了非常高的高跟鞋。济南比不了上海,马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高中校内的道路,更是年久失修,穿平底鞋走上去都不太牢靠,何况是高跟鞋。看来丁玲就遇上了‘行路难’的问题。胡先生个子比丁玲稍矮,夫人‘步履维艰’,有时要扶着胡先生才能迈步。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看了这情景,觉得非常有趣。我们就窃窃私语,说胡先生成了丁玲的手杖。”

后面更加狗血的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丁零是外貌协会的会长,十分注重男人的颜值。冯雪峰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丁玲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极度失望,他看上去像一个乡下小瘪三。然而富有诗书藏不住,满园春色出墙来。随着他们谈文学的日渐深入,丁玲不知不觉地深深地恋上冯雪峰。这段婚内产生的爱慕他人却荡出一段奇葩生活。

那个时候,一个男人和两个一起生活十分平常,有妻有妾,慕煞众人。丁玲坦然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就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如坐针毡,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心大,很快就与丁玲和好如初了。

1931年2月7日,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被枪决于上海龙华,胡时年28岁。

丁玲回忆说:“对我来说,情况非常复杂。虽然我深深地爱着另一个男人,但我同胡也频同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彼此都有很深的感情依恋,如果我离开他,他就会自杀,我决定,我不能同我所爱的这个人生活在一起,于是对他说,虽然我们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并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我所爱的,不管他可能离得多远,这个事实决不会改变。因此,我们的爱情必须是‘柏拉图式’的。这个决定使他非常痛苦。我最后不得不拒绝继续看到他,并完全断绝了这种关系。”

最终,冯雪峰撤出了这段三角恋,离开了杭州,但丁玲心中并没有熄灭她对冯雪峰的热恋。

后来她和胡也频一起参加左联活动后,又与冯雪峰重逢。当胡也频遇害后,冯雪峰来安慰丁玲,爱情重新燃起。电影青春之歌那样的激情和场景,1932年,丁玲给冯雪峰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只愿意永远停留在沉思中,因为这里是占据着你的影子,你的声音,和一切形态,还和你的爱……我想,我只想能够再挨在你身边,不倦的走去,不倦的谈话,像我们曾有过的一样,或者比那个更好,然而,不能够,你为事绊着,你一定有事。我呢,我不敢再扰你,用大的力将自己压在这椅上,想好好的写一点文章,你会更快乐些,可是文章写不下去,心远远飞走了,飞到那些有亮光的白云上,和你紧紧抱在一起,身子也为幸福浮着……”。

当时,冯雪峰已经结婚,他理智地对这份感情做了冷处理。

后来,陈明就出现了。

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中,一个节目非常抓人眼球,那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话剧,陈明在剧中是男一号。他英俊的扮相、精彩的表演和动人的歌声赢来观众热烈的掌声。坐在观众席中的丁玲,在陈明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她的心动荡起来。

在延安,丁玲和陈明之间有两个鸿沟,一个是两人的资历,一个是两人的年龄。丁玲不在乎这些,但陈明的压力要大得多。许多人的好心规劝,搞得陈明心里很烦躁,于是他和剧团里的一名女演员匆匆忙忙地办了婚事。

《女作家们的超世俗爱情》by 彼岸晓吾_5c83

丁玲和陈明

陈明的突然结婚让丁玲陷入了痛苦。

老天作弄人。婚后,陈明很快意识到自己依然深深思念着丁玲。夜深人静时,他竟然无法安眠。

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去看望丁玲似乎不大好,便带着新婚的妻子一起去看望丁玲,丁玲祝这对新人幸福,却是痛苦万分,她的痛苦全都写在了脸上。唉!陈明这招和罗切斯特激怒简爱简直一毛一样,气氛十分尴尬,敏感的陈明通过丁玲的眼睛看到了她的内心,那里痛苦的火苗正在燃烧,他瞬间领悟到自己做了件蠢事。

满园春色关不住,陈明的妻子也觉察到了,她对陈明说:我们俩人都做了一件错事,我们来改正它吧。他们心平气和地办理了手续,结束了这短暂的婚姻。

1942年冬天,大雪纷飞,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一片不被看好的氛围中正式结婚。没有举行婚礼,没有请客,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散步,心中充满了幸福。

49年之后,陈明与丁玲在北京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岁月。1951年春,他们从“文协”机关的大院搬进了多福巷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内。这是结婚近十年后第一个真正属于两人的小家庭,一个不受外部干扰的小天地。

很快一场政治风暴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静。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那个监狱现在挤满了腐败官员。5年后出狱,再被送到山西乡村劳动改造。历经种种磨难之后,75岁的丁玲才被平反回到北京。在这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给予她体贴支持和温暖。

这段感情比杜拉斯和安德烈更加不易,更加崎岖,这25年的跌宕起伏,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丁玲晚年说:“如果没有他,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如果没有他,我即使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继续写出作品来的。”

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弥留之际,向陈明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你再亲亲我!”在这句话之后,丁玲说了一句:“你太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然后,女作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丁玲的一生,没有辜负自己的感情和内心,激情浩荡,气吞山河,她来过,留下作品和爱情。

03

向田邦子,你所见过最不平等的爱情长什么样?

日本的美女作家向田邦子,被粉丝称为“昭和民族的张爱玲”。

《女作家们的超世俗爱情》by 彼岸晓吾_5c83

向田邦子30岁

一个有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电视编剧界的女王,漂亮勤奋,气质优雅,穿衣潇洒,追求者无数,却活在黑暗的爱情角落里。

每天下午三四点,她离开自己的家,到恋人的住处。

她的恋人N先生是一个比她大十三岁的有妇之夫——分居而不能离婚,男人不帅,胖胖的,和她一样高,身体不好,没有工作,生活拮据。

女作家带来食材给恋人做了丰盛的料理,两人吃饭,然后聊天,这是他们每日从复的节目。

有时女作家会因为太疲惫而睡着。她临走前,会为恋人准备好第二天中午的食物,通常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到自己的家,母亲和妹妹已经睡了,她一个人躲在玄关没有热气的地方写作,写到天亮。

清晨时,写作的地方已经收拾干净,又变成连接玄关的冰冷空间。日复一日,她把自己缩微至一个零。

第二天,女作家起来后,再为母亲和妹妹做好饭,整理琐事,工作,然后去恋人家……周而复始。

女作家和恋人的爱情是从她少女时期开始的,之后的日子里这爱情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一直持续到中年,并贯穿了她的一生。

恋人是她20多岁时工作单位的同事,一个文化社的摄影师。

在她年轻时,摄影师偶尔闪烁过作为前辈的光芒,女作家不仅被亮瞎了双眼,也被这些瞬间的光芒勾走了魂魄。男人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都只是一个身体羸弱、经济单薄的中年人,被风华正茂漂亮聪明的女作家全方位照顾着。

难道世上的好男人都被抢光了?

在外人看来,这是最不平等的爱情。但是,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位先生是女作家的精神支柱,是她最亲密的知音。他们俩是互相给予的,一个给出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奉献自己微薄的稿费。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着你的幸福,哀伤着彼此的哀伤。

​35岁之前,不论工作多繁忙,不论经历了多大的感情风暴,向田邦子都没有离开那个气氛古怪、岌岌可危的家。即使晚上写作到很晚,第二天早晨,她还是会如期出现在饭桌上,目送父亲出门。即使家庭残破,她仍尽最大努力拼命维系着难以割裂的血脉亲情。

父亲出轨不仅改变了向田邦子的生活轨迹,更造成了她内心挥之不去的对感情与家庭的不信任,她一方面对此惶恐不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强。也惟有这种勉强保持的坚强,才能让她在残忍的现实面前不至溃败。

这一切,直到N先生的出现才有所改观。只有面对这个比自己年长甚多的男人,向田邦子才会说出内心的累与怕。

在与N先生的通信中,向田邦子向他倾诉对写作的不自信、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

只有在N先生面前,向田邦子的世界才豁然打开了一个口子,那个独自领受一切的她才终于可以与这个世界对话。她的恋人并不占据她的一点点生活,也不能分担她任何辛苦和劳累。N先生的无能,反而成为一种馈赠。他每天的生活主题就是围绕着邦子,当一个最忠诚的粉丝,最幸福的时刻是两人在家吃晚饭时亲密的聊天。

邦子累了睡着了,他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内心想着:赶快振作起来,迷途的羔羊,你这么有才华,这么美丽,怎么会一直粘着我这样一个废物?邦子不在的早上,他就听着她的广播,露出微笑,那微笑扑所迷离,有一种凄惨的美。最牢固的爱情,或许就是两个人的精神上有一支坚强的纽带。

N先生在向田邦子生命中的意义:她窘迫的生活重压中,拥有了一道温柔的目光。

这个男人最后自杀了。这是怎样的伤口撒盐,他走后,女作家封闭了自己的感情,直到飞机在台湾失事,她去追随他了。

三段爱情,三个故事。女作家们的爱情世界可谓五彩缤纷,令人唏嘘,引人思考,让我慢慢写出一个系列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