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式病症,你我无一幸免
习惯怀旧,第一次听到“芳华”,已自带亲切感。
“芳华”二字,给我的感觉,那个时代,摔碎的镜子,散落一地,镜片里面,折射芳华。
在艺术创作中,如果你要写悲剧,痛哭流涕并不是最佳方式。
正如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圣殇》,在这之前,艺术家们通常将圣母的哀伤和脆弱深深地展现在画笔之间,而米开朗琪罗《圣殇》中圣母平静的脸庞,更让人感到震撼。
当然,表现手法不同而已,多的是一种不同视角。原著结局可比《芳华》电影中悲惨多了,估计考虑到影片审核等原因,毕竟这也算是时代烙印,没什么可多说的,至少已成功上映。
洞穴寓言
柏拉图曾假设一个洞穴预言,有一批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们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
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和囚徒之间有一些人拿着器物走动、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囚徒不能回头,不知道影像的原因,以为这些影子是“实在”,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并习惯了这种生活。
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发现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实物;当他继续努力,走出洞口时,眼睛受阳光刺激致使他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虚无。
他不得不回到洞内,但也追悔莫及,他恨自己看清了一切,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刘峰表白林丁丁,打开了寓言魔盒,给洞穴带来了一束光,而这注定要打破一些东西。林丁丁患上传染病,刘峰患上神经病,何小萍患上精神绝症。你我,也无一幸免。
林丁丁式的传染病——洞内人
林丁丁代表了大众的活法,并无对错之分。
所以,请放下指责的手,在表白事件中,刘峰打碎了林丁丁的人生信条。
人生信条的打碎,意味着恶心、痛苦、逃避等一系列自然反应,这一切都是人性使然,更何况在那特殊年代。
获奖感言是假的,吃破饺子的微笑是假的,朝摄影师大发雷霆也是假的。都是为了欺骗大众、增加筹码、吃醋报私仇。原来活雷锋是伪君子。
这一切犹如一道光,刺伤了林丁丁习惯了黑夜的眼睛,她看到的是白茫茫一片,她害怕、惶恐,于是选择了逃避,回到永远有热水澡的洞穴。
虽然文革已过,但是以揭发为荣的思维惯性依然存在。还有就是出于自保,虽然不确定林丁丁到底有没有喜欢刘峰,但理智告诉她活着才是最大的正义。
就好比囚徒困境,缺乏共同信任,在活雷锋面前,林丁丁处完全弱势,就算刘峰什么也不说,她也被冠上“腐蚀雷锋”的恶名,因此,林丁丁必须先下手为强。
那就是,对于不明白和不了解的,都采取打倒、斗争、推翻的姿势,阶级斗争思维作祟,也是人性使然。
刘峰式的“神”经病——洞外人
刘峰,神一般的人物,能活下来是奇迹。接二连三饱尝大众捧杀、爱情刺杀、战争枪杀、病痛折磨等滋味。不能把责任都归咎于时代,性格即命运。
十几年过去,性格依然,老朋友替他交罚款,他还是坚持要还。难道他不知道,稍微背叛自己一点点,他本可以获得很多。
当初他要是不放弃进修,他可以遇到很多像林丁丁这样的女神,橘子罐头就可以收买一个吻,为什么非要一棵树上吊死?看来刘峰很爱林丁丁。
我还是蛮生气刘峰的不知变通,像个顽固小老头,一开始错失机遇也就算了,受了那么大挫折,还是不愿意改变性格。或许刘峰已经走出洞穴,境界太高。只是,原著中刘峰的下场真的不怎么好。
虽说出于传播正能量的刚需,大家应该多向刘峰学习,但是,我觉得可惜了刘峰的才华,他本可以曲线救国,先去读大学进修,回来迎娶白富美,毕竟,社会不缺一个受伤的舞蹈演员,更需要一位笔锋尖锐的男作家。
电影结尾赞赏刘峰过得很坦然,可我希望这个时代少一些这样的结局。
不过也正如刘峰说的,这幸福不幸福很难评定,关键在于如何比较,相比死在文革、越战的人,还有市场经济的赤裸裸交易,刘峰守住了那份坦然,是最宝贵无价的。
不同于何小萍的理论捍卫者,刘峰是理论践行者,扛住了精神绝症,用实际行动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并且做到了。对于这种人,只有敬佩,别无他想。
何小萍式的精神绝症——流浪者
何小萍,看到了洞穴外的世界,最终患上了精神绝症。刘峰的下场,让何小萍矛盾徘徊,政委洗脑的新方法,让人叹为观止,也击溃了何小萍的精神信仰。
不揭穿何小萍装病拒演的谎言,还借何小萍带病演出的噱头鼓动群众,于是新女英雄诞生了,群众也热血沸腾了,实现完美双赢双教育。
让洞内的人扒着石头沿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再掉进洞里,恨自己看清了一切,因为这给她带来了更多的痛苦,洞穴内忍受不了,洞穴外无法生存。洞穴内外都无她半点立锥之地,以致于换上精神绝症。
于是,有了本片最美的一段舞蹈,用心灵在舞蹈。
感恩新时代
在人性阉割的年代,陈灿丢了坦然、萧穗子丢了爱情、林丁丁丢了备胎、刘峰丢了前程、何小萍丢了精神。
他们都丢失了共同的东西——思考。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他们的芳华,也是我们的青春。
人性让历史重演。当下大家热衷的铁饭碗就是例证,就像影片中,舞蹈指导老师曾信誓旦旦保证文工团绝不会解散,后来文工团真的解散,她想不明白,抱着政委哭着说:“政委,为什么要解散文工团?为什么?”
舞蹈老师患的是“林丁丁式传染病”,思维固化,救世主心态。
人们已经习惯了不思考,习惯了听别人指挥,习惯了刘峰对大家的好,习惯了一劳永逸,习惯了救世主。上学、高考、工作、结婚、生子,一切都是循环往复。人生最大的奖励就是再来一遍,让你的子女按照你的模式再来一遍。就像抽奖,最大的奖励是再抽一次。
你没有思考过,似乎哪里不对劲吗?
你我,中毒不浅。
新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感谢这个时代。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年轻,就不存在失败。
新时代,也更加残酷,惩罚着不愿进步的人。
梁文道说,任何东西都可能辜负你,唯有读书思考不会。
正如习总书记所期待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也希望社会多一点包容和人性关照,王沪宁在《政治的人生》中写道,“一个社会的发展,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让美丽不再堕落,保持美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