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为了什么

2017-12-23 21:19:14 好吃的是柚子

好吃的是柚子 > 阅读方法

《活着》讲述了在当时中国特定年代下一个普通男子命运跌宕起伏的一生。初为富家的纨绔公子,前二十几年过着潇洒、放纵不羁的生活,家中条件殷实,正如他的名字“福贵”。因为家境优渥,福贵流连于赌场和妓院,最后却因为赌博将所有家产作为赌注,慢慢化为乌有,前二十几年的快乐生活也走到了尽头,之后他所面临的就是悲惨又苦难的一生,这是一条被命运操纵的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

《活着是为了什么》by 好吃的是柚子

家中的巨大变故使福贵间接地害死了自己的父母,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难产的夫人献血被没良心的医生活活抽干血液而死。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大出血,只给福贵留下了一个名叫“苦根”的孙子,二喜是凤霞的丈夫,是个偏头的残疾人却为人老实正直,但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在工作时被板块活生生地夹死,死的很悲惨。一直陪伴福贵度过苦难岁月的妻子家珍换上了“软骨病”也离开了他。最后连唯一的亲人,他的孙子苦根也因为自己的过失,因为饥饿太久吃豆子被撑死了。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父母、儿子、女婿、妻子、孙子相继离世,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独自存活于这茫茫天地之间。看完余华这本小说大多数都会陷入沉思,我也不免例外。这本小说像一颗突如其来的石子投入我如静水般的生活,扰乱了我的思绪。

1.为什么人生那么痛苦还要选择活着?

福贵的人生无疑是极具悲剧的,从富家少爷到一无所有,他亲手送走身边所有的亲人。如果说之前是为“财富”活着,但也化为了轻烟,为“亲情”活着,亲人也相继死亡,为“爱情”活着,家珍最后也以死亡的方式离开了他,但他最后仍旧选择了活着。《活着》全书好像没有一处提及福贵的死亡念头,就连自己生活处于水深火热时仍旧劝解欲轻生的春生。我想,如果我是福贵,失去了“财富”、“亲情”、“爱情”,人生已经没有了盼头,况且人到了暮年,我一定会以“死亡”的方式作为自己最好的解脱。

一位好友劝解我说:“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不为其他。”“爱情”、“亲情”、“财富”的失去都没有让福贵失去生存的念头,表明作者要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我们活着不依靠这些外在的因素和情感。但是我认为,活着就是要有希望,有值得珍惜的人与盼望的事,不然毫无意义的活着有什么意思呢,难道只是仅仅依靠于活着的惯性吗?

作者余华却从这本书告诉我们,人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有外在带来的东西都是附加品。可有可无,是一种看淡了世间万物的超脱与淡然,财富、感情都如浮云,终究会被风吹走。就算知道了这些道理,就算知道了人是独自来到这世界上,也将独自离开,但我却希望我的人生有意义,如果没有了意义和盼头,我宁愿以“死亡”的方式终结,没有了情感的加持,行尸走肉地一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至少现在的我是这样想的。

《活着是为了什么》by 好吃的是柚子

2.存在必须有意义吗?

其实就大体上来说,困扰我的这个问题与上一个差不多,都是生存与意义的问题,就像是“人是为什么活着?”我认为存在就必须是应该有意义的,人和物的存在都是有因果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又告诉我,一些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它仅仅是存在。

福贵最后选择的生存是有意义的吗?

有人说福贵其实是幸运的,他早已经看生死,生与死对他而言早已没有了区别,所以面对家中变故和情人离世,他才能依然选择活着。

现在快凌晨了,而我的思绪仍然凌乱地飘着。总结一下我现在的困扰:人活着一定要有希望和盼头,还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本身又是什么呢?我可以理解金钱、财富外在感情对于人而言都是附属品,那么支撑人度过漫长一生的又是什么呢?是因为已经存活了几十年就一直依靠惯性活着吗?

与另一个朋友吃饭时偶遇提及到《活着》这本书和福贵的一生,她说:福贵已经看透了生死,看透了世间的苦难和悲欢,所以选择了顺其自然。突然间,“顺其自然”这个词好像解答了我大部分的疑问。

不能再想下去了,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