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实用性阅读指南》:给你一本读书秘籍要不要?
图片选自网络
当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读书这件事是多么重要时,你却发现自己如何拼命读,还是记不住书的内容,就像练功知道招数却仍然无法入门一样。
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如此吗?至少我知道的就有那么一个人,他为了创业模仿成功人士的做法,竟然在一年之内读完了300本书,却发现仍然找不到诀窍,记不住书的内容,而他为了彻底找出原因,不仅参加了许多读书讨论会,还花费了不少钱,只为研究个彻底。
幸运之神降临于它,让他终于在此事上得到了回报。而这个人就是今天要为你介绍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作者大岩俊之。
如果你也像曾经的他一样不会读书,记不住内容,不用着急,我马上将《实用性阅读指南》的内容速速为你解答。
不过,在告诉你秘籍前,你首先需要知道三件事。
1、明确目的
读书可不是单纯的阅读文字连起来的意思,你要知道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掌握某种技巧,或是解决某个疑惑?这都是你在翻阅一本书之前需要确定的事。
这也是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首先表明的观点,“带着主动意识去行动会更专注,因此也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2、时间意识
读书本是件有意义的事,但如果你在它身上花费冗长的时间,不仅会降低你对内容的理解度,甚至会影响到你的注意力集中度和读书速度,也就是说合理安排时间阅读,会有效提高你在阅读方面的效率。
3、掌握大概
在我们并不清楚一本书是否需要购买前,我们需要去确认:序言、目录、后记。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大岩俊之便解释道:“序言”凝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它有助于掌握一本书的概要;“目录”解释了书的整体构成,能够掌握一本书所有的内容;“后记”有助于提升读者对作者的亲近感,激发阅读的热情。
在你了解到以上三点重要事项后,我可以正式传授给你读书秘籍,请听好:
一、学会提高读书效率
1、一本书只有4%的部分需要真正掌握
当你看到这句话时是否瞬间轻松多了?大岩俊之以自身阅读经验告诉我们: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也就是说,在整本书中所有的文字都在围绕着最重要的4%去描述,我们只需要去认真找寻,并将其掌握,就能将整本书的所有内容牢牢记住。
2、有意识地“输出”
在读一本书时我们需要告诉自己,读完整本书后是需要向他人讲述,或是写下来的,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会更有目的性的去阅读,这种方式与前面的第一个重要事项不一样的地方是,有了一个外在力的推动,会更有效率。
3、争取多读
这里的多读,是指“多读些书”的意思。也是《实用性阅读指南》中提到的“并列读书法”,同时阅读几本书。在现在很多人会理解为多读即使多次阅读一本书,其实这种方式大岩俊之也有提到,后面我会说,而在这里,大岩俊之想要告诉我们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读书变得更加有趣。
二、懂得笔记的重要性
有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上面“有意识‘输出’”中你开始认真记忆书的内容和重点,但慢慢的你会发现,这种方式无法帮助你有效整理知识和信息,帮助记忆,甚至在你准备“输出”时,会出现忘记前面内容的情况。遇到这些问题时,你需要学会做“读书笔记”。
通过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以划线、做标记,折角等方式做标记,又或者在摘录句子时,将产生的想法记下来。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大岩俊之提到了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在读完全书后,可以根据读书的目的、书的章节、自己认为的重点等等来制作,不仅能更好的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还能在反复阅读中,加强理解,加深记忆。
三、将内容付诸行动
1、明确目标
这个目标是以实际情况为基准,是有可能性的,并且指向明确。在以书为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只要敢迈出第一步,即便行动缓慢,也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2、细化步骤
当确认目标后,回看自己处于的阶段,挑出自己最想要做的,再细化达成目标的步骤,然后立即行动。
3、想象目标达成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特别在想象目标达成后的这种兴奋感,会促使你在行动中保持一种激进心,通过想象达成目标后身临其境的“五感”,因为有了这样明确的画面,对于达成目标的动力会高涨,更有利于做好这件事。
秘籍在此就全部告诉你,希望你认真实践。
最后,你会发现《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立意明确,目标集中,就是为了教大家如何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以及总结了一些让你实际行动起来的方法,它的对象看似是为初次接触读书世界大门的初学者所准备的,但实际上也是让我们所有读书者去自我省视,以吸收——总结——剔除这样的闭环过程在这条路上不断完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