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2017年我只读了不到40本书
除了能叫我安静下来,我从未觉得读书有什么用。可是,尤其越长大,舍弃的无意义社交越多,越需要书来陪伴独处,甚至有时候书能救自己。我看了今年豆瓣的读书榜单,热门作者依旧是东野、村上和王小波三个人;也看了简书热门里各位的书单。于是,我贸然得了这么一个结论:大家真的不怎么爱读书。读书很火,仿佛读书成了一件很高级的事儿;可是,不爱的人就是不爱,它不像看电影,不爱的时候它是一种特痛苦的过程,倒有几分像健身,读一段,歇一会儿,歇大了,就断了。
关于选书。与其按照豆瓣榜单和我们非学者开的书单来读,还不如按照出版社,毕竟我们读的书量太小、太窄。我的感受是,16年的豆瓣榜单还没读完,一年又结束了,而且质量年年渐差,似乎哪家营销做的好,书的评分自然就高一些。如果一本书的名字是《极简**》,这会很吸引人吧,毕竟“极简”很火呢,可是别忘了,“极简”是审美,里面的取舍方法是独立,我们总以为读完它就学会了极简。可是,好的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独立的审美、价值观,我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什么是美,以及什么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也就不需要所谓的极简系列了。并不能说谁好谁差,就像有人喜欢《逻辑思维》,有人喜欢许知远,我是那个喜欢慢的人,我做后者。
国内文学 今年读了《倾城之恋》、《边城》、《围城》、《人间草木》、丰子恺《活着本来单纯》、李静睿《北方大道》、《平凡的世界》、《爱你就像爱生命》、顾西爵《满满都是我对你的爱》、《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熊培云《追故乡的人》、《罗曼蒂克消亡史》、齐邦媛《巨流河》推荐钱钟书的《围城》,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中文小说,钱将比喻和讽刺联系起来用到了极致,从文章开篇就看得出这是一本安排好的结构,虽然后半部不够精致,但依然让你感觉到汉语的美丽、伟大,爱上中国文学。
推荐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汪是以他的情趣和偶尔俏皮被大家熟悉的,“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的痛痛快快,你们他妈都管得着嘛!’”这段话就出在里面的一篇小文《夏夜》里,《草木》这本书总给我一种夏日清凉的感觉,也常让我想起我的童年。喜欢这本的话可推荐《活着本来单纯》,丰子恺同样善于发掘生活细节趣味,更具思辨。
推荐齐邦媛的《巨流河》,一部自传性文学,讲了小时候家族东北沦陷到后来辗转京沪、西南联大读书再到后来去到台湾。那个时代的人们面对外部势力时的家庭变化、一个学生苦中作乐求学以及最后坎坷一生的父亲晚年身躯依然挺拔都让我落泪过。
李静睿这本也可以读,刻画了当代人的脆弱,她算是双雪涛、李娟这代写作者里面的高配了。
国外文学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缪手记》、《想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只是孩子》、《活着为了讲述》、《斯通纳》、《我的爱情生活》、《人间失格》、《情人》《遥远的星辰》、《孤独的城市》以及博尔赫斯的几本。这里面想推荐《只是孩子》、《人间失格》和《孤独的城市》以及博尔赫斯。《只是孩子》是Patti·Smith的自传性小说之一,她的文字很坦诚,也很注意细节,讲述了她年轻时成长、深爱以及未能在一起的岁月。中文版比原版逊色不少,在这摘抄一段:
Wordlessly we absorbed the thoughts of one another and just as dawn broke fell asleep in each other's arms. When we awoke he greeted me with his crooked smile and I knew he was my knight.As if it was the most natural thing in the world we stayed together, not leaving each other's side save to go to work. Nothing was spoken, it was just mutually understood.
《人间失格》不用多介绍啦,建议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把《失格》和后面的《斜阳》连起来读,倒像一个是问题,一个是答案。《孤独的城市》绝对是今年的惊喜,当时它在书店里和《百年孤独》、蒋勋的《孤独六讲》摆在一起凑了个所谓“孤独”系列,翻了一章就喜欢上了。它远没有我们以为的名字那样肤浅矫情,书里把社会、心理、艺术、孤独和亚文化等等联系起来,刻画的很细致。喜欢马尔克斯的不要错过《活着为了讲述》,以前惊叹于《百年孤独》《霍乱爱情》里的故事情节,读完《讲述》才发现一切都取自现实,比如小金鱼的故事取自爷爷,《霍乱爱情》的故事取自母亲等等。还有博尔赫斯,任何时候拿起来读都有新的发现,一位可以反复读的作者。
读诗 今年读的诗选全部推荐。波德莱尔《恶之花》,读不下去的试着读出声来;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讽刺幽默的诗人;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要不顾一切。
木心《云雀加了一声天》,这本集子的特点是后半辑是短句,有点像我们以前的QQ签名;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 你真的该设法平静下来/ 谁说/ 一定得勇敢地面对人生?
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石川啄木《事物的味道我尝到太早了》,他一生都以三句短歌闻名;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
心理学和摄影 17年也读了很多心理学和摄影书,心理学没推荐,读心理学书是一种对照自己反省的过程,但若想要从其中得到什么建议和修正,我看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看了很多优质摄影书,在这儿就不做推荐了。明年会往书单里增加很多历史和哲学类。举止装作非凡的人/这以后的寂寞/什么可以相比呢
如果你读到这儿了,感谢你,感谢你不嫌弃我啰嗦。最后想说的是,不要信我,也不要信简书里的任何书单,自认他们比我还要不靠谱。对着世界名著逼着自己看上几本,自然就爱上了,也就真正明白什么叫“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