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

2017-12-27 16:24:38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 电影评论

9月24日,电影《芳华》突然宣布撤档,上映档期择日公布。同日晚22:08分,冯小刚在微博中回应了电影《芳华》撤档的消息,他表示,“原本今天距离《芳华》公映还有五天,但现在还没有开始,就要和观众朋友们告别了。我必须诚实地告诉大家我的心情是有些悲壮的。”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芳华》撤档之后,众说纷纭,有人说因为预售太差,退出国庆档;也有人说,因为涉及敏感内容,虽然拿到龙标但却被上面叫停。再联想到《芳华》的创作背景,以及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剧情,细思极恐,不由得人不去猜测撤档背后的真实原因。

不幸中的万幸,电影最后还是于12.15日上映了。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母亲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下班后带着她去看了《芳华》。很久没见到电影院座无虚席,很多是50-70年代的观众,大多由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陪同来看这部电影的。

对于电影的评价,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一部分人觉得,这是冯导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书写了自己在文工团里的芳华。用不恰当的紧身练功服、大长腿、泳池边的戏水、姑娘们的小矛盾、男孩女孩们间暧昧的情愫等等,在战乱年代大背景下,用奢侈的PPT的形式,活生生为他们搭建起一座“红楼”,让他们仿佛置身在大观园内。尤其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就不住的讲,我们那时候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讲讲XX,不讲讲XX,我们那时候连饭都吃不起了,哪里来的精力看歌舞升平,太不符合实际了。

一部分人觉得,冯导在保证能在大陆上映的情况下,奉献了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除了男主角黄轩,启用的大部分都是新人。连黄轩本人,都是相当低调没有被过度消费的演员。三位女主和两位女配几乎完全是新面孔,光是单个的表现并不出彩,但整体展现了出奇的和谐。从矛盾的铺垫,到后期的爆发,过度的很自然。这本身就不是一部推理惊悚片,也不是一部战争片。大部分接受这种设定后的观众都会对此报以很高的接受度,这也是为什么观影过程中看到很多人在频频拭泪。

网上的影评已是很多,不做冗述。我只是想说说我对几个人物及人物关系间的理解。

人物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何小萍(原著中叫何小曼,何是随了继父,原姓沈)。没有一个作者会给自己作品的主角乱取名字,严歌苓也不例外。何小萍,浮萍,展现是她弱小且漂浮不定的一生。何小曼,藤蔓,又显示出她倔强不以屈服,顽强的生命力。

电影中一带而过的她在家里境遇,与原著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被继父排挤,被母亲忽视,被弟妹嘲笑,连家里的保姆和邻居都因为她是“拖油瓶”而给她以白眼。家里没人要吃的东西才轮到她,她是家中所有东西,在去垃圾场之前的中转站。连希望母亲抱抱她,都需要以把自己冻到高烧来换取。

这样活的卑微的人,在得知被文工团录取后,以为会开始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起码,没有人会欺负解放军,她这么对自己说。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军旅生活并不如她想的那样。被排挤,被嘲笑,甚至连男兵都加入其中。听起来像不像让教育和立法部门焦头烂额了几十年,却依然没法解决的顽疾---校园霸凌。也许,欺负本身并没有什么原因,只是无处宣泄的荷尔蒙和精力,急于找到一个出口。何小萍,和那些千千万万经历霸凌的受害者,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和错误的地方。

何小萍敬过四次有标志点的军礼。

第一次是刘峰刚接到她,她敬了五爪金龙似的丑丑的军礼,刘峰耐心纠正了她。第二次是刚进文工团大院,她想对站岗的军人敬礼,想想到自己不标准的军礼,怕亵渎了在她心中这庄严的事,小心收回了手。第三次是刘峰被下放到伐木连,她去送他。他们背后文工团的大门是关闭的,说明他们两个都已经与组织格格不入,是被抛弃的异类。她对刘峰敬的那个军礼已经相当标准娴熟,却有浓浓的失望。第四次是多年后她和刘峰去陵园看望在战争中逝去的战友,她那个军礼显得沉重且思绪万千。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何小萍并不是那么完美无辜。其中一点,就是入伍第一天,偷了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并且在丁丁询问她的时候还佯装不知道。

可以理解她想拍下军装照给狱中父亲看,那种急迫的心情。出于她生长环境,她害怕了开口要什么然后被拒绝的感觉。但如她所说,这是一个新的环境,她的这个举动无疑就是一种没家教的体现,也给了别人后来欺侮她,留下了一个伏笔。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刘峰,一个极其类似雷锋的名字,预示了这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原著中的刘峰,身高1.69米,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带着明显的家乡口音,要不是幼年时就开始在草台班里里面翻跟头讨生活,怕是早就饿死了。电影中的刘峰,实在太完美了。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刘峰太好了,所有脏的累的比人不愿意做的事,他都冲在头一个去做。

人都是有想去破坏美好事物的“兽欲”的。当“触摸”事件发生后,众人仿佛找到了鸡蛋上一个裂缝,蜂拥而至。越美的东西,被踩在泥泞里,越发能显现出妖冶的美。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刘峰是憎恨文*的,“触摸”事件只是这场变革中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件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后悔喜欢过林丁丁,对她是否有恨意,但他对那个世道,是失望的。

以至于他希望在那场战争中牺牲,这样他的故事就可以被写成歌,经由知名的女歌手的口,传颂千里。

如果说这部电影里,要找个挑不出错处的人,那这个人,我选刘峰。如果一定要给他找个错处,只能说,他太好了,生不逢时。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萧穗子,穗子,也是种杂草,家中成分也不太好,在电影中站在一个同情何小萍,却不敢站出来保护她的地方。

原著开篇就是萧穗子因为给男兵写情书,不了对方把她给“交”出去了。致使她被组织一遍遍的写检查,交代所谓的细节。可以说,在何小萍来之前,她就是那个被众人嘲笑打压的人。也正是因为此,她对何小萍同情却不敢过于帮助。

有人说,电影中小穗子的扮演者实在太美了,通篇看下来对她的印象仅剩下了白皙的大长腿和吃雪糕时的模样。爱美之心,身为一个女生我都觉得这相当养眼,导演如此安排何乐而不为呢?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林丁丁,来自上海背景相对不错的家庭(原来我不记得她的背景)。身体柔弱,活得精致且文艺气质,这点近似大观园中的林妹妹。有着很明确的目标,要嫁个好人家。

在摄影干事和医生中小心取舍,体现出上海人的精明。文工团解散后,突然和家人介绍的华侨结婚并出了国。电影中最后,萧穗子、郝淑雯和刘峰碰头时,她并没有出现,只借由郝淑雯之手,展现中年发福后的样子。

原著中的林丁丁要更为悲惨一些。与华侨离婚后,去了澳洲和一家开中餐厅的华人结婚,本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因为要在餐厅帮忙,手上长起了老茧。这段婚姻最后也不了了之。回国后她靠给别人看房子为生。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在众人批判她是绿茶*的时候,我却不这么认为。生逢乱世,为自己谋一个好的归宿,有错吗?

有人会说,既然你不喜欢刘峰,那为什么要接受他的种种示好。那么谁又能肯定,当时她的心里,一丁点儿没有为刘峰动心过?何况人人都麻烦刘峰,他似乎随时准备好为人人服务,自己又何必自作多情觉得“圣人”心系自己?

退一步讲,当时如果她没有“告发”刘峰,凭借着刘峰大好人的人设,那么她就是那个腐蚀革命小兵的罪人。如果这样,自己的一生就算是毁了,毁的比萧穗子更绝对。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郝淑雯,父亲是高管,母亲是医生,自视高人一等,习惯做众人手中的明珠。原著中的郝淑雯更为“恶劣”。书中开篇就是萧穗子因为写情书给男兵而被批斗,虽然没有明说,应该就是后来电影中和她暧昧的陈灿。郝淑雯因为不乐意看到成分比自己差,却恋爱谈的甜甜蜜蜜的萧穗子好,便牵手亲嘴上床,直接就把对方给拿下了。男兵哪见过这阵势,想着和萧穗子搜索枯肠百来封情书,连手都没牵到。遂听了郝淑雯的,随手把萧穗子给卖了。

原著中的郝淑雯并不如电影中那样,和陈灿结婚,而是和成天开车在路上瞎逛的军二流子奉子成婚。发展倒是类似,婚后丈夫沉迷打牌做生意。无非就是电影中继续过着平淡的日子,而原著中离了婚得了两套房子。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即使看起来极其负面的角色,仍然有她的闪光点。当触摸事件之后,林丁丁在寝室里大哭,安慰她开解她的人,是郝淑雯。她说,怎么摄影干事和医生抱得亲得,就刘峰不行?他们有什么不同,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起码刘峰还是个大大的好人,我们这些年受他的帮忙还少吗?被抱一下怎么了。

在原著中,有一段写郝淑雯的描述:要是当时刘峰抱的人是我就好了,我一定不会哭,更不会闹出去。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政委,在电影前半段算是个不错的人。替刘峰谋出路,在他放弃念大学的时候怒其不争。在何小萍被舞伴嫌弃,他在门口听到了,大吼一声,你们不觉得害臊吗?!

然而这部书(电影)里,正如我说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他们去慰问骑兵,因为A角受伤,临时要调用在服装组帮忙的何小萍。而因为刘峰被下放,对这个队伍已经心灰意冷的小萍,坚决拒绝了这个提议,并用了装病这一招。看破招式的政委,要求所有人保密。看到这里,我还觉得,他是想给何小萍留有一些余地。但他恶狠狠的说了句,我看她这出戏要演到哪里!

他拉着何小萍站在舞台上,喊口号,让观众们大喊向轻伤不下火线的小萍同志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何小萍的脸,慢慢被这口号鼓舞。一个从不招人待见的人,现在成为人人都要学习的榜样。一个人一声,总要做一次掌上明珠的。

在演出结束后,政委公布了让何小萍去前线医院的决定。原著中,政委还特意叮嘱前线医院,说何小萍需要锻炼,要分她去最脏最苦的部门去磨练磨练。

电影中的何小萍这里演的很好,听到决定后,脸上依次露出了惊讶、了然、释然的表情。

政委,利用了何小萍渴望被认可的心态,去顾全所谓的大局。也为后来何小萍精神失常,买下了伏笔。

人物关系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明眼人都能看出,刘峰对林丁丁格外照顾。这是也许是身在此山中,又或是佯装不知,林丁丁并未把这种示好,与自己联系起来。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原著中其实并无邓丽君这一幕,电影需要为剧情的推动,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当时听了歌的有那么多人,无疑最受鼓舞的,就是刘峰。他仿佛对自己经年一来累积来的情愫找到了个合理的理由。

特别喜欢电影里面旁白的那句话:一个干尽好事占尽美德的人,一个 一点人间烟火味也没有的人,突然告诉你,他惦记你很多年了。她感到惊悚、恶心、辜负和幻灭。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何小萍来到文工团后,只有萧穗子带着她,熟悉环境,领日常用品。某些程度来说,他们背景相似,都有需要改造的父亲,都没有强大的后台,背井离乡,必须站好大部队,谨小慎微的活着。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原著中的陈灿姑且不提,电影中的他,一定喜欢萧穗子比郝淑雯更多。只是面临文工团的解散,大家都要为了前程各奔东西。出了红楼,要考虑的不再仅仅是儿女情长。郝淑雯,看得出对陈灿也有好感,只是碍于知道萧穗子喜欢,也就悄悄隐了这种心思。

但当她知道原来陈灿也有过当官的老爸以后,事情就不一样了。就像在车上,她轻描淡写的对萧穗子说:我和陈灿好了,毕竟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这不仅在当时,即便在现在,谁能说,不是择偶的一种标准。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如果说刘峰是时下我们说的暖男,那何小萍就是需要被关爱的困难生。同样学舞出身的我,真的能感受到大庭广众之下被舞伴羞辱的那种痛。

而刘峰那句“我来陪何小萍跳”,对她来说,是生命中的一道曙光。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电影中刘峰为了顾及何小萍在文工团可能会不好立足,故意隐去了她亲身父亲正在劳改的事(原著中小萍的父亲是上吊自杀的)。何小萍在见到萧穗子的父亲解放了以后,打着手电躲在被子里给父亲写信,说等着他也可以解放出来。

最后等来的是父亲去世的消息。

至此,她生命中为数不多的,亮着的灯,又灭了一盏。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习惯被众人忽视的何小萍,因为在战场上保护伤员,而被评为战争英雄,收到大家的关注,电影中对这段处理的比较仓促。原著中,大体是何小萍在枪林弹雨中护送伤员走了近10公里,消息被通讯社得知后,专门为她写了报道。之后就是一系列的学习大会,她被要求去各种场合一遍遍讲别人编写好的,她知道都不是实情的稿子。众人对她微笑,去触摸她,终于在她母亲也赶来看她的那天,她说着: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好。疯了

真心去医院看他的,只有刘峰。而在医院,刘峰背过脸去掉的眼泪,是真的。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多年后两人坐在车站,何小萍对刘峰说,当年你离开文工团前一天,我去找你,其实想对你说一句话:你能抱抱我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两人没有真的走到一起。也许,对于刘峰而言,那颗会爱人的心,在林丁丁之后,就死去了。他不愿拖累何小萍,所以没有和她在一起。

这几十年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才是最温暖的承诺。

《《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践踏我的善良》by 永远在等公车的少女

有些没说出的话,有些注定没法在一起的人,就让他随风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