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

2017-12-31 08:29:04 漪瞳

漪瞳 > 电影评论

岁末闲暇去电影院,鉴于宣传中见《妖猫传》架势很足,以及其中囊括“猫”与“盛唐”皆踩中兴趣点,遂选择观览。

待观影结束,心情只能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形容。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首先谈谈剧情,几乎处处可见硬伤——

1. 缺乏逻辑,叙事结构松散。

剧情大致传承类似影片风格,悬疑夹杂轻微阴森,男女感情朦胧纠葛,女主莫名其妙坚信必需为情去死,暗恋男又毅然决然含恨为女主复仇,勉强撑起全片畸形扭曲连环杀戮线索。

由此令观众们视线随镜头于皇宫、街市、“酒肉池林”、茅屋、山洞间随机轮番调转。白居易与日本留学僧全程仿佛乱入,完全莫觉他们与剧情哪怕稍含必然关联。

2. 歪曲历史,违背基本常识。

众做周知,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打造“开元盛世”,智谋胆略卓尔非凡。即便晚年疏于政务导致“安史之乱”,逃亡中亦不失兼济胸怀及帝王风范。

关于李白与白居易,无论诗作亦或浮生事迹,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无需赘述。

该片中,唐玄宗李隆基完全被塑造为沉湎酒色庸碌懦弱之徒,李白造型更显清奇,通体谪态毫无仙姿,白居易则成为杨贵妃小迷弟,只想用《长恨歌》叫板李白《清平调》,仿佛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目标可追寻。

如此云云,既悖谬历史荒诞离谱又毫无精彩巧妙之处,可谓极大败笔。

3. 情节幼稚俗套,缺乏内涵。

该片剧情构设仍处于“痴情女主+薄情/懦弱男主+痴情男配”滥熟套路中。强行套用“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却又与之风马牛不相及令剧情更显生硬拙劣。

马嵬驿内将女主连哄带骗折腾半日终于勉强盖棺入葬。他日痴情男配去掘墓撬棺察觉女主已死,从此悲痛疯魔,魂入猫体为妖作祟。启动毫无逻辑之复仇连环杀计划。

从此,皇帝、宫女、侍卫子孙统统或中枪或躺枪,猫妖化为审判员、刽子手外加翻版死神代言者,感觉谁愧对女主便令谁遭殃。延续既往“你们害死她全部杀无赦”情节套路,试图强行引领“痴情”掩盖剧情中各式空洞贫乏幼稚混乱。

该片对于“盛唐”之诠释尤为可笑——仅仅狭隘着眼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再配以痴男怨女感情纠葛,over.

再谈谈场景环境及演员演绎——

虽然片中画风还算勉强可以,奈何场景只打造外观却毫无内涵,外加演员们尴尬演绎简直分分钟出戏。很容易错觉导致中原与扶桑既视感交替。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黑猫,乍见想起罗小黑,所以还略觉他可爱,当代入剧情,便再无喜爱之意。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女主纵然妆容精致举止优雅,可无论容貌亦或扮相,总觉与杨贵妃毫无关联。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白居易与日本留学僧永远搭配突兀。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白居易毕生创作无数,现流传2700余首,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该片中白居易倾尽毕生全幅投入《长恨歌》,还由于痴迷杨贵妃?若白香山犹能感知大约可以气活罢?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李白造型简直无力吐槽。癫狂农夫?贪婪赌徒?悭吝醉汉?初见刹那的确无法准确形容。

叫作诗口中只能重复“云想衣裳花想容”,试问《清平调》令你大脑卡顿记忆艰辛吗?

传闻李青莲挥毫洒脱,如此形状皇帝果真从不怀疑你可能属于冒名顶替?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宫廷宴厅灯红酒绿,满满“酒肉池林”+“马戏团”既视感。以致于联想之前广为流传乾隆版XXX风格。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动辄突兀插入段“幻术”,完全戏法广告植入感,莫名其妙又异常汹涌猛烈。

马嵬驿场景中,满屋绞尽脑汁女主如何乍死如何哄骗外面禁卫军。可与其如此麻烦,何不直接用“幻术”伪造女主尸体去蒙蔽?

《《妖猫传》——盛唐其外,徒具表象》by 漪瞳

毋庸置疑,《妖猫传》虽然噱头很足,特效精细。只可惜欠缺内涵,内容贫瘠。譬如该片宣传中提及“还原盛唐风貌”,将画风用特效精雕细刻,可盛唐绝非仅凭衣饰楼阁外表相似既能还原。若非真正深入文化底蕴以及历史脉络,表象再精湛也仅仅徒具空壳罢了。

何况,既然想借鉴历史,即应该对历史心怀敬意。否则索性另辟蹊径,莫用历史外衣。毕竟与真正历史毫无瓜葛却又非借历史造势,只能格外招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