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景丨《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学习笔记

2017-12-31 08:45:06 王殿波

王殿波 > 阅读方法

《大场景丨《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大场景

两三个人的小场景,超过两三个人的是大场景,原来如此。

大场景难写,为什么?是因为乱吗?

是,当有很多事情都在进行时,诸多的细节肯定是不好处理的。所以大场景不好写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也很简单:

1.问问自己场景的作用和目的:为什么写这个场景,这个场景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2.场景的动力,或它的动力之源。

3.场景的形态,这里说的形态其实就是结构。

4.情节和情感。

“小节”是场景中情节的小单位,它从情节和情感两方面推动场景发展。

说一下什么叫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因此,按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的情节。

这是今天听一个音频文件知道的。

这好像是一位外国作家给出的定义。这句话前面还有一些内容:

故事是按照时间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说真的,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自然这时候也就知道了“故事”与“情节”是怎么回事。

看前面的练习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情节哪。

看来未必。

好吧。

回头重新做一下练习。找出真正的情节。并且标出哪些是因,哪些是果。

1

阅读大场景描写,寻找小节

在一本书里寻找一个大场景,读几遍。

思考大场景的来龙去脉和构成因素。

找出焦点:

反复回到哪一个点?交谈和争论的话题是什么?一个人?一件事?过去的,还是未发生的?

列举各个小节分解场景。

仔细阅读这些小节。

小节组成了场景核心。

小节和焦点事件与人物相联系。

思考其他小节有什么效果?促成主要情节发生,还是突出主要情节?

找出发生冲突、卷入冲突或避免冲突的小节,在这些小节的结尾,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于是故事进入下一个场景。

思考事件的性质和环境如何推动场景中小节的流动,促成戏剧性情节的发展。

这让我想起来《红楼梦》里面的好多场景。之前只是觉得写得好,但是为什么好就说不清楚了,这时候似乎懂了,当然,也只能说是,似乎懂了。

贾宝玉在学堂打闹那个场景出现在眼前。作者是怎么安排各个小节的,小节是如何流动的,都瞬间明朗了。

还有情节,以因果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的,突然之间我仿佛看到了一条锁链,锁链上刻着闪闪发光的金色小字“因果逻辑”。

2

大场景档案

想象一些情景和人物,把它们放在适当的背景下组织成一个大场景。

想象出可以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背景、情景和事件,越多越好。

这只是练习,想来我在写类似的大场景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其实就是瞎写。比如那个“可以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是吧。我们应该把大场景放在一个可以容纳这些事件的背景。

开始写的时候,先写一件事或者一种情形,这些一定要能够引发冲突,这种冲突与事件本身或者与情景毫无关系,但是一定要能够发生,就是说一定要有发生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比如,在一个聚会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破坏了欢快的气氛。

这种例子在小说、电影、电视剧里比比皆是。

这种思路可以拓宽你的视野,发现多种可能性。继续添加场景。将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看看你的场景会不会越来越有意思。

重点是,多观察生活。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这种场景。

在学校上课,突然有人来找人,这个人不太会说话,结果跟老师吵起来了。

在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突发意外。

总之,经常观察生活就好了。

总结

阅读经典,分析大场景。

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