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猫书房#《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24:顺藤摸瓜还是顺瓜摸藤

2018-01-04 08:45:08 我叫陈庆红

我叫陈庆红 > 阅读方法

第五部分 关于回顾语言学

1

【共时语言学只有说话者的角度······历时语言学却需要有前瞻的角度和回顾的角度。】

讨论我们平时说话的遣词造句大概都算得上是共时语言学的内容。

历时语言学瞻前顾后。怎么个瞻前顾后法?

前瞻是按照时间顺序阐述发展的过程。

比如文字马的演变,可以从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

《#短毛猫书房#《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24:顺藤摸瓜还是顺瓜摸藤》by 我叫陈庆红

马的演变

但是这样的做法常常局限于所研究对象的文献和直接证据的不足,难以实现。就像最近读商代的历史,只能看到一个个点,或者一条条断断续续的线。有空白的地方太多。那么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无法了解商代历史?

自然不是。回顾法,就是相反的方式。选定一个特定的时期,不是看某种形式是如何发展的,而是看产生它的最古老的形式是什么样的。

跳过缺失的环节,直接通过对符号和它可以进行归纳性构拟的原始型的比较,我们可以进行归纳,比较得越多,归纳模拟就越准确。这个是归纳法的思维,是盲人摸象的思维,是拼图的思维,是构建历史真实的方法。

所以即使最原始的文献也没有记载,也可以追寻历史。甘肃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可以在少数民族的服饰上找到相似的造型,通过研究比较,就可以推测彩陶上的纹饰含义。

简单来说,一件事发生了,我们可以寻找类似的事件,比较之后推测它是如何发生的。商朝人奉鬼神,为什么呢?怎么奉?靠猜,怎么猜?当然不是瞎猜,其它文明中、古老的原始部落中,有相似的形式和观念,可以用来比较,归纳。归纳的结论是不是确定的?当然不是,有新的比较出现,可能就要有新的结论。所以华与华说,战略的有效期到下一次修订为止。但是,一件事发生了,接下去一定会如何,没人真正知道。天气预报也就敢预报15天啊。

2、前瞻即演绎法,后顾即归纳法,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以索老师的例子来说,前瞻的角度,考察古典拉丁语中的e在法语中变成了什么,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单独的音e逐渐分化的图像——正金字塔型。

回顾的角度呢,考量的是法语中的开音节e在古典拉丁语中代表什么。答案呈现的画面是一个单独的音e是几个拉丁语不同的音位变化而来的——倒金字塔型。

前瞻与回顾,演绎法与归纳法,是顺藤摸瓜还是顺瓜摸藤的区别。企业的战略路径很多时候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

比如说如何提高电扶梯的销量,那么得到的答案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可能,仅仅是可能,是打造最安全的手扶梯。换个问题,电扶梯吃人事故频发,如何提高电扶梯的安全性?那么所有解决方案都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动作都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你就必然得到事故的现场去分析原因。

扯远了。

3、最古老的语言和原始型

早期从事印欧语语言研究的学者没有理解比较的真正目的,也不知道构拟方法的重要性,于是赋予了梵语夸大的地位。

错误是什么?假定原印欧语产生了梵语、希腊语、斯拉夫语等是一回事,但是认为梵语因为最古老,所以代替原印欧语,成为源头是另一回事了。

言语的发展是绝对延续性的。它不像王朝更替有标志性的事件来划分先后关系。

从语言研究的价值角度来说,从比较归纳的角度来说,并不是越古老的语言就越有价值,可能一个语言虽然很迟才得以确认,但是保留了古老的语音元素。或者说古老说的是语言的状态。

今天明天听索绪尔继续回顾语言学研究的历史。这是个研究方法的问题,也是看待事物的方法问题。

《#短毛猫书房#《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24:顺藤摸瓜还是顺瓜摸藤》by 我叫陈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