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著名的女诗人,居然最擅长写”小黄诗“……
汉文化博大精深,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周边国家,比如说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曾经很长时间使用汉字作为官方语言,特别是越南,使用汉字作为官方语言长达1100年。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越南都是中国的领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越南也诞生很多诗人,今天新华君就带大家走进越南汉诗的世界。
●●●
《答北人问安南风俗》
胡季犛
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玉瓮开新酒,金刀斫细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明永乐二年,明朝派大臣李锜出使安南。李锜自恃是大国使臣,态度傲慢,将安南(越南古名)视为蛮夷之地。当时的大虞朝太上皇胡季犛(máo)非常不服气,便作了这首汉诗反驳。
《寄友》
黎荐
乱后亲朋落叶空,天边书信断征鸿。
故国归梦三更雨,旅舍吟怀四壁虫。
杜老何曾忘渭北,管宁犹自客辽东。
越中故旧如相问,为道生涯似转蓬。
这首诗妙用了杜甫、管宁的典故,呼应乱世主题,最后更是致敬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名句,遣词造句十分纯熟,有唐人风采。
《阮仲来赠潘西湖》
阮仲来
一入红尘便拂衣,寒江回首钓鱼矶。
千重沧海忧来远,半枕黄粱到梦稀。
事怪每教书咄咄,天高妄自想非非。
月斜酒肆歌相知,侠骨嶒崚半未衰。
这首七律诗格律较为工整,典故、修辞更是信手拈来,诗中传达出凛然气概。
《送别》
落日照衰草,送君多苦吟。
穷愁归故里,垂老负初心。
驿路寒山瘦,关门秋露深。
中途逢九日,相望碧云岑。
《秋怀用遗山韵》
梦落寒山暮雨声,一樽倚醉坐来清。
长风摵摵迎秋至,古意茫茫入夜生。
宾客病多黄叶散,江湖计晚白鸥惊。
村南烟舍遥相约,拟买扁舟钓月明。
《项羽》
奋臂喑呜历八周,乌江一剑霸图休。
虚随汉祖争秦鹿,赢得韩里笑楚猴。
烈女香魂为君尽,老臣良策共谁谋。
谷城山下遗残冢,暮西斜光几度秋。
《浣溪沙·春晓》
料峭东风晓暮寒,
飞花和露滴阑干。
虾须不卷怯衣单,
小饮微醺还独卧。
寻诗无计束吟鞍,
画屏围枕看春山。
《望江南》
堪忆处,晓日听啼莺。
百裥细裙偎草坐,半装高屟蹋花行。
风景近清明。
堪忆处,兰桨泛湖船。
荷叶罗裙秋一色,月华粉靥夜双圆。
清唱想夫怜。
《清平乐•早发》
青鞋布袜,不待平明发。
未暖轻寒清欲绝,一路晓风残月。
春山满眼峥嵘,马蹄乱践云行。
拖醉高吟招隐,流泉如和新声。
这组诗词的作者是阮绵审(1819—1870),他是阮朝王子,越南著名词人。字仲渊,号仓山、椒园,以眉间有白毫,又别号白毫子。是在中国作品流传最广,声誉最高的越南汉学诗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当成外交礼物赠予给中国士人。
《南国山河》
李常杰
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
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
宋越熙宁战争中,公元1076年(李朝仁宗李乾德太宁五年,农历四月后改为英武昭胜元年),李朝大将李常杰与宋军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带交战时,军队无心恋战。李常杰为鼓舞士气,假托神意,做诗一首。该诗在越南家喻户晓,被誉为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宣言。
《桂林瞿阁部》
阮攸
中原大势已颓唐,竭力孤城控一方。
终日死中心不动,千秋地下发犹长。
残明庙社多秋草,全越山河尽夕阳。
共道中华尚节义,如何香火太凄凉。
这是越南诗人阮攸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曾经作为越南阮朝贡使出使中国,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瞿阁部,明朝殿阁大学士(宰辅)兼六部尚书,尊称阁部。1646年(永历元年),拥立桂王即皇帝位,留守桂林,身先士卒,多次击退清兵,后来英勇殉国。
诗言全越南山河沐浴在夕阳馀辉之中。夕阳喻明朝与中国文化;象喻明已亡,全越南犹保存明朝文明、中国文化。明亡之悲,以中国文化自重之情,隐然见于言外。
《告疾示众》
满觉
春去百花落,
春到百花开。
事逐眼前过,
老从头上来。
莫谓春残花落尽,
庭前昨夜一枝梅。
《征妇吟曲》
邓陈琨
良人二十吴门豪
投笔砚兮事弓刀
欲把连城献明圣
愿将尺剑斩天骄
丈夫千里志马革
泰山一掷轻鸿毛
汤圆
妹身又白又匀称,哀与山河共浮沉。
搓圆捏碎随人意,唯守丹红一片心。
菠萝蜜
妹身好比菠罗蜜,瓣肥肉厚皮带刺。
君子若爱就打桩,莫用手摸出浆渍。
这两首诗是越南最著名的女诗人胡春香的作品。于她的身世现在已经不太清楚,一般认为她生于1772年,卒于1822年。这个期间正是越南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她出生的前一年,现在的越南地还属于“后黎朝”,但是这一年,爆发了“西山起义”,阮文惠三兄弟先后灭阮(和阮文惠不是一家)、郑两大家族,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后黎朝末代君主黎维祁逃往清朝,请求清军援助其复国。西山军在1789年击退了清朝干涉军,后黎朝彻底灭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后中国清朝嘉庆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胡春香生在官宦人家,从小接受文化教育。但是她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胡女士和男人的交往极经历极其丰富,可能曾与著名文人阮攸、枚山甫、巽风氏(又名熏风)、协镇官陈光静、陈玉贯相恋。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推断,胡女士很可能是个性工作者。后来,胡女士两度嫁人为妾,且两度守寡。初嫁为县官的侧室,被正室虐待;县官死后再嫁陈福显,不久又丧夫。总之是生在乱世,身世又惨,但是胡春香有一颗大心脏,写下了一首首极有气场的诗。
《汤圆》绝对是杰作。这首诗虽然技巧很简单,但却把一个人的大大的赤裸的灵魂直接地抛在读者面前。《汤圆》的中文翻译有些别扭,但是也添加了奇异的味道。“妹身又白又匀称”写得很“直给”,同时把自己比作食物又包含着强烈的性意味。胡春香在去世后成了一个民间传说式的人物,凡是小黄诗都被算在“胡春香”这个名号上,堪称“淫诗界的阿凡提”。
❖全文完❖
/ 推 荐 /
《我的星期天和星期一之间少了一天》
[德]卡特琳·鲍尔范德 著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持人卡特琳·鲍尔范德作品
直述现代女性不可思议的生活以及各种不期而至的问题
卡特琳·鲍尔范德(Katrin Bauerfeind) 生于德国阿伦,记者,曾任德国网络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因该节目获得诸多奖项,此后她开始活跃于ZDF 与3sat 等德国知名电视台。她曾主持过各大颁奖典礼,如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等。此外,她参演了多部电影,并凭借《德国之王》中的出色表现获得“*新人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