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关心后进生的学校——《云朵上的学校》
笑猫日记之《云朵上的学校》
云朵上的学校
前两天让孩子完成语文园地八的作文——未来的✘✘。在教学时,当引导孩子可以写写未来的学校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杨红樱老师《笑猫日记》系列之《云朵上的学校》。在我的眼里,云朵上的学校就是教育的乌托邦。
记得陪六岁的女儿读完这本书时,她一脸羡慕且天真地说:“妈妈,我好想去云朵上的学校哦!”
一个还未受到学业摧残的幼儿,尚且知道其的美好,何况是饱受学业困扰的后进生?
说到后进生,大多是老师的眼中钉,让老师头疼的对象。他们作为学习困难户,有着诸多的苦恼:苦恼作文不会写,苦恼父母不明了他们的心事,苦恼老挨老师的批评……他们大多都是不快乐的孩子!
可却有这么一位老师,喜欢收集这些后进生的噩梦,帮他们解决烦恼,还给他们本来的快乐。这个老师就是杨红樱笔下的蜜儿老师。
蜜儿老师专门为学习后进生创办了一所学校——云朵上的学校,建在西山山脉的最高峰。这是一所充满了魔力的学校:那些曾经在学习的压力下噩梦连连的孩子,在这里都变得快乐无比。
一、这是一所能让后进生变得快乐的神奇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人——蜜儿老师喜欢收集孩子们的梦,她会在黑夜里飘进后进生的房间,收集他们的噩梦。为了拯救那些不快乐的孩子,蜜儿老师把那些做噩梦的孩子弄到这所云朵上的学校里来,目的就是为了把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还给他们。
云朵上新的一天是伴着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开始的。穿着各种颜色连体衣的孩子们从一座座蘑菇状的房子里飞了出来。他们像小鸟扇动翅膀一样地舞动着双臂,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更有神奇的花样早餐吃:
摘下一朵桃花是抹了草莓酱的花卷,摘了一个红嘴儿桃竟是又松又软的米糕,拍一下黄母鸡的背,就有一个煮熟的鸡蛋。将玻璃杯放到奶牛的乳房下面,便有雪白的牛奶注进杯子里……
美味神奇的早餐令人神往,更有趣味十足的探索课堂。
云朵上的学校以大自然为课堂,随时随地都是教育的天地,孩子们不用被牢牢地限制在像牢笼的教室里。孩子们随着蜜儿老师在大自然中探索,了解为什么会有影子;跟着小鸟和青蛙学习飞翔和蛙泳;实打实地感受阳光、感受雨水;观察雨后彩虹、玩着调色板上的游戏;在拥有魔力的蜜儿老师和从远古穿越而来的花脸兽地陪伴下,去探寻河流的源头……
这一切的一切让原本在学习压力下噩梦连连的后进生变得爱学习、变得自信与快乐。正如笑猫所说:“云朵上的学校把那些不快乐的孩子变成了快乐的孩子。”
二、孩子们的快乐,源于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原本噩梦连连的孩子之所以会变得快乐,源于蜜儿老师的爱心与耐心。她是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仙女。借笑猫的话:“蜜儿跟那些老师比起来,在外形上的差别并没有多大,只是蜜儿的脸上多了亲切的笑容,身上多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仙气。”
在教学时,蜜儿老师一改常规的说教,也从不板着脸,在布置孩子写作文前,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而是让孩子先去切身体会与感受:
你们要写的作文是和太阳有关的。现在,我们都脱掉鞋子,先用我们的身体去感受阳光。
不少孩子趴在地上,闭上双眼,仔细地闻着。
通过触觉、嗅觉感官的双重调动,让孩子去感受发现阳光的作用与魅力。
给你们两天的时间去发现,去感受。等你们真正了解太阳为我们究竟带来了什么后,由你们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和太阳有关的作文。
当孩子们问要写多少字时,蜜儿老师却是这么回答:
作文得有感而发,你们有多少发现和感悟就写多少,但必须有真情实感。
当有孩子问是否必须写成三段式的记叙文时,蜜儿老师却说:
形式不限,自由表达。作文应该是一种快乐的表达。
如此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做到畅所欲言,从而极其出色地完成作业。
蜜儿老师还善于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调整课程。如雨后让孩子观察彩虹。通过彩虹的颜色,让孩子们在调色板上玩调色游戏,让孩子们知道通过红黄蓝三色可以调出许许多多绚烂的颜色:如黄蓝混合调出绿色,黄红混合调出橙色,红黄蓝三种混合调成黑色。黑加白调出灰色,蓝加红调出紫红色,红加白调出了粉红色。
调色板上的神秘游戏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说亲眼目睹这些神奇的色彩变化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且会永远铭记心底。
就这样,美的种子和知识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在他们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这所魔法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学的不同
到过云朵上的孩子,都不再畏惧学习,甚至喜欢上了写作业,那么,云朵上的学校为什么会有此等的魔力呢?
通过笑猫的总结,便能明了。“一般的学校只是生硬地给孩子们灌输知识,而云朵上的学校却特别注重鼓励孩子们通过探索与发现去主动学习知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自然收获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
而“采取生硬灌输的教学方式,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被动的。他们常常觉得学习是件很难的事,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他们越来越没有自信,甚至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抵触心理。”如此模式,学习困难的孩子才会噩梦连连。
而云朵上的学校,蜜儿老师却是“在教学中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就很容易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对未知事物非常好奇,喜欢探索,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通过主动的探索和发现去学习,孩子们渐渐感到学习是轻松的、有趣的。于是,他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
在云朵上的学校,没有枯燥机械地抄写作业,没有讨厌的数学计算,没有一节又一节的课程,“课堂是在大自然里的,而老师认为完成得最出色的作业通常是孩子们共同完成的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一本书、一幅画、一场戏、一个发明、一个模型……”
云朵上的学校真正做到把孩子当作人来看,让他们从学习的被动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如此趣味十足且人性的学校,能不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吗?
《云朵上的学校》这部童话作品充满缤纷的想象力和富有趣味的悬念,蕴含着杨红樱对童年教育的深入思考,整个故事因此而拥有了别样的厚度与温情。
与其说《云朵上的学校》适合7-12岁的孩子阅读,还不如说更适合教育界人士及家长们阅读,相信从云朵上塑造的乌托邦学校,从蜜儿老师的鼓励探索与发现教育中,会受到很深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