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你是唯一可叫我永远怀念
-01-过尽千帆,沧海桑田,你是唯一可叫我永远怀念。
我在看之前,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
作为一个不懂电影的电影渣,我没办法像很多大神一样从学术角度夸它。
比如,什么蒙太奇手法用的特别精巧,长镜头很连贯。
比如,影片刚开头的cinima scope交代了导演在杜比双声道大行其道的今天竟然用胶片拍完全片。
电影里的哪些地方致敬了哪些老电影,里面的天文台是哪部电影里出现过的……
作为一个没去过LA 的中国人,我也没办法get到导演抛出的很多梗。
比如,女主的丰田普锐斯和明显LA风格的街道小巷房子缆车。
比如,电影开场堵车时的那首大太阳的歌舞,十一月份也能拉起高温警戒的LA,一年只有二十几天的阴雨天。
以至于屏幕上出现winter的时候,校长跟我吐槽,大夏天的打什么winter……
以上都是我看完电影刷了一遍豆瓣和微博才知道的信息。
但是,即便我对于以上一无所知,即便我几乎不看歌舞剧,我仍然觉得这部电影好看。
它是美的。
场景美切换美人美歌美。
很多地方不需要对话,镜头就能展现很多东西。
它的剧情。
这不是一部极端浪漫疯狂的爱情片,现实的有点老套。
我能理解阿秋说他不喜欢,它跟《恋恋笔记本》完全不一样。
恋恋里讲的就是爱情本身,纠结的是跟你在一起还是跟他在一起。
但我喜欢。
我爱你,
你也爱我,
可我不能陪你了。
请认真努力为梦想奋斗,
走好没有我陪伴的未来吧。
我觉得这是导演沙泽勒想表达的意思。
那么爱是什么?
爱需要妥协、需要包容、需要成全。
沙泽勒无疑是偏爱男主的。
因为在我看来,全片里几乎都是男主的妥协包容和成全。
塞巴放弃坚持转而加入乐队,为了攒钱和一份稳定的工作;
塞巴巡演期间抽出时间回来做饭烤蛋糕,为了给米娅一份惊喜;
塞巴放弃乐队回归生活,长久的异地和事业的差距让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塞巴的爵士俱乐部名字放弃自己坚持的“棒棒鸡”这个名字,而是用米娅设计的“seb’s”。
而女主,除了放弃有钱的前男友和喜欢上男主喜欢的爵士乐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记忆点。
甚至最后,也是塞巴成全了米娅。
这里也是我觉得女主人设有点崩的地方,但估计天才都是疯狂的,可能在导演看来这样的女人才最有魅力吧。
那么梦想什么?
去了巴黎请好好的奋斗吧,那是你的梦想啊。
梦想是一种执念。
我在米娅面试唱的那首歌里哭到不能自已。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as they may seem”
这首歌献给那些做着白日梦的痴人们,尽管他们看起来傻乎乎。
结果狠狠打脸。在看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这会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最后十分钟才是全片的高潮,
以及真正让我觉得这个导演是天才的原因。
导演很清楚我们都想看皆大欢喜,
但他却告诉我们人生是无数个决定组成的,你当下做了什么选择,未来就会是什么样的。
遗憾、错过、后悔,what if。
导演用一个长镜头不同的拼接手法从头到尾给我们展示了“如果当时那就好了”。
那也许就是另一种生活了。
镜头回转,一曲终了。
在和你的对视里,我在脑海里度过了和你的一生。
后悔吗?
我觉得不。
毕竟米娅再回去曾经打工的咖啡店里买咖啡的时候,
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优越感。
毕竟塞巴攒到了钱开了爵士俱乐部,弹自己想弹的曲子,做自己想做的音乐。
那么爱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又不是非你不可。
可,你是心头血,是白月光,
所有物是人非的风景里,你是唯一可叫我永远怀念。
我喜欢它超过《恋恋笔记本》。这部电影是我近些年看过的最好的爱情片了,会二刷。
打四颗星。
扣一颗星在不那么好看的舞蹈上,
扣一颗在有点崩坏的女主人设上,
加一颗在高司令的美颜上,
毕竟我是个外貌协会,白衬衫什么的简直荷尔蒙炸裂。
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ning just for me?
City of stars,there’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