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2018-01-07 21:45:37 PhotoReader倩倩

PhotoReader倩倩 > 阅读方法

今天阅读的这本书是去年上photoreading课程期间去广州太古汇的方所书店里买的,尘封了两个多月后才开始拿来阅读。记得当时完全暴露了我是外貌协会,我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好看才买的,封面设计得比较简约。

最近忙着运营自媒体,所以也想了解运营的相关知识。想要懂得运营,学会看懂数据是必不可少的。《痛点》讲的是小数据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就拿出来阅读了。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痛点》

《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

作者:(美)马丁·林斯特龙

版次:2017年4月第1版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痛点》思维导图

看完这本书后,貌似与我本身定的目标有点背道而驰,整本书以商业背景为主,作者用他在不同国家的商业设计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来讲解小数据和其背后的含义,所以我这次的导图用国家来划分。

目的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我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学会分析小数据,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从而学会制定能满足用户需求相关的方案。后来发现这个目标定得不是很实际,这个目标只是从标题里取出来填上去而并非实际贴切我的实际情况。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我这次用photoreading阅读这本书时所花费的时间严重超出自己的预期。

俄罗斯小数据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小数据可以理解成细节,分析小数据相当于从细节处分析人或物。为了如何开创针对俄罗斯女性的网站,作者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俄罗斯,人这与人基本缺乏信任,要想和当地人沟通起来,得先学会建立文化桥梁。这个让我联想起“入乡随俗”这一词,了解当地人文化并融入进去,从而破冰。

俄罗斯的女人都有“男性”特征,她们都实际、果断、严肃,当家作主。同时,俄罗斯女人都喜欢涂大红唇,这是她们内心渴望表达和控制家庭的标志。

作者同时发现,冰箱贴也形成了一种文化。通过冰箱贴的摆放位置,可以看出母亲是家庭联系的桥梁。同时通过冰箱贴的样式,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一种期望:期望自由,期望逃脱冷库的环境和男性文化,出国旅游到异国城市。

集体归属感是俄罗斯人无论是身处何方,依然会以自己的出生地为家乡,是自己归属的地方。

沙特阿拉伯小数据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沙特也有冰箱贴,也有渴望逃离和旅游的含义。沙特人的油画几乎都有同一个主题:水。水是蓝色的,代表着镇静和对远方的期望。

沙特是以伊斯兰教主导的国家,平常会有宗教警察来报告或纠正败坏道德的行为。在沙特的每一间公寓里,几乎每个窗户都有厚厚的窗帘。厚窗帘和沙特女性遮挡头发和脸类似,可能都是有服从的含义。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沙特孩子在玩耍时都表现出克制和谨慎,对未知文化的恐惧,渴望得到保护。还有包括成年的沙特女性,同样对火的恐惧几乎成了病态。沙特人为了抵消某种无名的恐惧,会在家里制造光环效应,以此祈求平安。

印度小数据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在印度有一款即将上市的麦片产品,为了设计出一款能促进销量增加的包装,作者深入研究,去到印度当地的家庭里拜访。拜访印度家庭时,聊天时最安全的话题是宝莱坞电影和茶。

想要了解购买麦片的目标群体,了解家庭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在印度,婆媳关系也一直是很火的一个话题,婆婆是一家之主,媳妇只有听话的份。有客人来拜访时,媳妇接待完就没她的事了,和客人沟通的都是婆婆。想了解够买麦片的群体是婆婆还是媳妇,作者得了解在家庭里谁负责做饭。作者在了解厨房的小细节时,发现颜色艳丽的调料靠近火炉,而这些艳丽的颜色和婆婆身上穿的衣服颜色是一样的,从而作者就推测婆婆是厨房的主人,婆婆可能是目标群体。而后来在通过询问调查发现,在厨房里婆婆和媳妇几乎是一样的地位,婆婆负责烹饪,媳妇负责洗碗等杂事,每人占一半。

所以对包装颜色的选取,都少不了对婆婆和媳妇的考虑。媳妇比较年轻,年轻人当然少不了对西方意象的追求。通过调查,媳妇几乎都喜欢“天然棕”和“新鲜绿”这两种颜色,都喜欢追求西方品牌,比如苹果等等。婆婆年纪大了,虽然喜欢艳丽的颜色,但大多数都有老花眼,所以对媳妇喜欢的颜色不敏感。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作者知道该如何选用包装的颜色了。

美国小数据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美国相对于西欧,人与人之间会表现出友好,陌生人之间也会通过闲聊来打破安静的气氛。这种不成文的传统除了能互相之间找出共同点外,还能用来化解冲突。

在美国虽然思想开放,但也有肢体接触禁忌。如果不小心碰到别人,大多数人会立即道歉。

美国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小数据:圆形。在美国所有的公众空间或区域只有圆形,没有长方形等其他形状的。圆形传递着安全的信息,能消除大家的恐惧。为了安全考虑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圆形也传递着消除冲突分歧的信息。在美国的商场会提供安心的环境,通过控制室温来调节情绪。

作者在美国的商业活动中,了解足够的小数据,借助人类大脑中的躯体标记现象,设计出一个只有方形没有圆形的,且同时具有社区感和归属感的商场。

巴西小数据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巴西存在划分阶层等级的现象,处于低阶层的人就算通过努力很难达到高阶层,甚至有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巴西人特别是女人非常注重外表,因为在那里头发直代表的是地位高,所以有很多巴西卷发女性都想方设法地去把头发烫直。

巴西的民族认同感都围绕着足球、啤酒和海滩。啤酒对于巴西人来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情感,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通过啤酒来转换局面,同时啤酒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在巴西还有一种称“卡里奥克”的人,他们特立独行、生活富足,让人梦寐以求,属于“海滨”文化的特点。

中国小数据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中国的小数据主要提到了国内人对公司理论的认知:产品就是品牌,品牌就是标志。所以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名牌往往也是这个原因。同时提到了中国的速度,这里的速度应该是指生活节奏,它代表着一种失衡,一种夸张,在中国转变的机遇是很少的。在书中提到速度转变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咱们过其中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当天祭祖扫墓,为了祭奠逝者表示尊敬,生活节奏由原来的快节奏一下子变慢了,而且在当天还能一直保持慢的节奏。清明节过后,一切恢复正常,又回到原来的快节奏生活。

Aha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词汇,把自己感兴趣的词汇都记录下来了。

在观念转变的分支中,以年龄划分生理年龄和情感年龄。情感年龄也就是心理年龄。通常我们的心理年龄与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解放和自由是直接相关的。“另一个自我”是自我认知,是思维的产物。自我认知会经历三个阶段表明我们是谁;表达我们认为或希望自己是谁;表达我们想让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想要观念发生改变,还需要打破常规。

卓璧思是一个首饰品牌,女性喜欢这款首饰的原因是它能展现自我,主要体现在趣味和创意上。戴上卓璧思的首饰也能体现出一种归属感,能把喜好相同的人联系在一起。

有位导演在拍电影时总会拿出两本剧本,分别是蓝色剧本和绿色剧本。蓝色剧本体现的是一种剧本的功能性,而绿色剧本更多的是体现情感、细节、“故事节奏”。

在讲解美国的小数据时提到了“躯体标志”,在大脑中形成躯体标记是可以永久性的,而且大多数是来自于长期的经验。

作者在讲服装品牌的时候提到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着装认知和具身认知。着装认知指的是着装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决策过程。由于着装的影响,在面对周围的人们和标志时,我们会无意中调整自己的做事方式。着装领域其实是具身认知的变体,具身认知是指人类不仅用大脑来思考,同时也还用身体来思考。

作者还提到一个真正独特的人的概念,人类的划分基本是以这四个标准来划分:气候、统治者、宗教、传统。

结束语

好啦,这次我的思维导图就解读完毕啦!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我的思维导图仅供参考,因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

自我感觉这次的阅读做得并不是很好,可能是目标定得不够准确的原因,以至于整个photoreading的步骤都做得不是很好。思维太散,没有一个集中的点,看来我得开始好好地总结哪一类书籍得用哪一种的激活方式了。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每天坚持阅读啦,30分钟也好,1个小时也好,或者更长的时间,一年下来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收获!

《2018年读书打卡第4本   如何挖掘小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by PhotoReader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