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断裂导致的焦虑与痛苦

2018-01-10 10:34:09 北斗之光

北斗之光 > 咨询理论

《知识断裂导致的焦虑与痛苦》by 北斗之光

对于知识的学习,这里面确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知,一个是行。

量的堆积,能不能实现质的跨越,知识可以堆积,但是否,行动时能用得上,不管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培训,这个断裂问题很难解决。

现在市场上的知识培训,更多是一种针对这种焦虑的洗脑行为,当然,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更多是满足虚荣心的需要,就是你看,我参加培训了,我牛吧?

所以,人被忽悠是正常的现象,不被别人忽悠,也被自己忽悠,当然,如果你能忽悠别人,那你是真本事。

我们都知道,只看游泳教材,不真正的去水里游游,肯定下水会淹死。去练习,甚至是不看游泳教材,也会游泳。知识只是起到一点引导作用,你学到了理解了,是不是一定能用上呢,我看难。

因为现在很多人在知识爆炸里,只是为了虚荣的满足,而疯狂的积累知识,以防止自己落伍,不那么时尚了,其实,这是一种被洗脑后的顺众或从众行为。

我要说,人的真正成长,不在于是上了多少课,而在于是你自己主动的,自发的,自愿的,自己本人去追求与寻找的一种自由自主的精神,而不是别人把饭喂到你的嘴边,你还懒得张口吃。

填鸭式的学习,和自己自主的学习,是两码事。而从现实来看,前者居多。当然需要老师,老师的作用是唤醒,是启发,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这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人们之所以参加培训,而且这是个如此大的市场,其实就是为了走捷径(反正你告诉我答案就行了,至于这些答案的来龙去脉,学员和老师他们自己也不关心),这是一种思维惯性,或偷懒行为。

这真是矛盾之处,走捷径,失去的是思想的深度,更多人的是浅尝辄止,止步不前,甚至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本质上,从长远来说,对一个人的发展,反而有害。

这让人养成了一种捷径思维,走马观花,以后,另一个更能忽悠的人来了,他还得去上课,因为他认为高人又来了,这样,他可以沉醉在学到新知识的愉悦中,不断的去参加各种培训,就像大学生的极端做法,考了几十个证书,大多没用,等他反应过来,自己老了,仍然一事无成。

知识当然可以改变命运,但不是这个搞法。

其实,这就正是洗脑后的可怕之处。关于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这是先有鸡有蛋的问题。

你先有知识才有用吧,你没知识,用的时候,怎么用呢?这是一种逻辑。

但是,国外的教育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了,就是说提倡干中学。

因为知识太多了,如果没有需要,你是学不完的,那怎么办,我在工作中兴趣中思想心理迷惑中,看我缺少什么知识,我就学什么知识,从而切实的解决自己工作思想心理上的问题。

而不是说,我先把知识学全啊,再去工作,当然理科的好点,毕竟还是和工作有点关系的,但我们的学校教育教材也与市场脱节厉害,主要是市场变化太快,学校教育也没办法,比如我们的计算机,我当年一毕业,所学的东西,市场上基本上用不到了,落伍了。

我只有在工作中,没办法,再结合实际情况,苦学若干年,才能适应工作要求。当然,那些理论性的东西,还是有点作用的,但作用并不像想象中的大,只是说有一个好的起点,可以更快的学一点其它的知识了,总之,很多情况下,对一般学生来说,毕业后,基本要从新再学。

我们在提倡学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市场的结合,我个人想法,主要是提倡干中学,以学生自己为主,可能会少走点弯路,这个西方国家人家做得真好,实践实验层面的分占了学生很大的比例,不管你文科还是理科。思想上,像国学啊,我想如果这样也更好一些,思想也太多了,你肯定也是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去学吧,当然,别人可以引导,可以以点带面,可以启发你去学什么东西,但主动权在你手里。

迷恋知识,高学历的时代,应该过去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是一个人自由自主的时代,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应该进入新的时代,而不是头在新时代身在旧时代,这两者的断裂,就容易导致知识焦虑和痛苦,从而导致思想行为,人生的迷茫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