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献身 》——原著与韩版电影
爱情。
最早读东野先生的是《放学后》,第一部作品。然后是《白夜行》,也正是从这部作品喜欢上东野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故事情节以及作品背后关于人性的探讨。《白夜行》和《幻夜》不得不说是我读过的推理小说中写作风格最独特的,小说把推理写成了爱情,把爱情写成了犯罪,一切是人为安排,一切仿佛又是冥冥注定。结局注定是悲。
相对于这两部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则是突破原有的写作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只有读到最后一句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构思和故事的精彩,也是爱情故事,但是这个爱情故事却是爱的悲哀,爱的卑微。
石神是卑微的却又是伟大的!他的卑微在于他自卑,他自卑的性格让他没有勇气向花岗靖子表达爱意,他只能把爱藏在心里,然后守护着花岗靖子。他又是伟大的,他把对一个人的爱默默无闻的转化成了行动,以至于对方是否会注意到这份爱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他确定,他确定他是爱她的,这就够了。
石神从一开始就想着代替花岗而不是让花岗活在担心之中,从一开始就想好牺牲自己来守护爱的人。他分尸后把尸体埋在乡下的不同地方,然后找到流浪汉制造了一起杀人事件,然后把杀死的流浪汉毁容和消除指纹制造成花岗前夫的样子来伪造一个杀人现场。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确实是难以查询的,用死人来代替死人,把时间和空间全部错开,让警察把视线转移到假死者身上,就算查出凶手也是石神自己而不是他深爱的花岗靖子。
花岗没有出现之前,数学是石神的全部。这个数学天才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奉献在数学之上,他是单纯的,他是愿意为喜爱的东西而付出的,哪怕是全部!当花岗出现在石神的世界时,他的世界终于不再单调,终于不再只有数学。就像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到昏暗的房间瞬间照亮一切一样,花岗的出现对于石神是照亮一切,也是毁灭一切。对于石神这样的人来说,表达内心的爱太困难,或许,杀人都比表达自己来的轻松。以至于在故事的最后,他都没有说出那就句本该说出来的话,但是为了这句话,他付出了生命!
小说中,石神和花岗靖子的对话少之又少。每天晚上的电话联系也许是石神的全部了。他的爱,他的思念,他的所有都在这每晚的电话之中了。也许只要听到她的声音就够了,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她知道,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在一起,爱一个人难道不是这样吗?
小说的篇幅并不长,也许一开始只是爱情小说的感觉,但是真正震撼人心的却在最后面,当汤川教授对花岗靖子说出全部的时候,这才是故事的开始,这才是小说的高潮,这才展现出来推理小说的魅力,所有人都震惊了,花岗靖子亦是!小说的魅力也在这个地方,一段自白,简短的几句话,让爱情小说显现出推理小说的本质,让爱变的沉重而深刻。让所有人为这份无言的爱声泪俱下!
只能说,爱情是伟大的,石神则是卑微的!
电影分为日版和韩版。韩版的看了两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金石固(石神),和名字一样,这个角色在电影里面演绎出了石神的自卑,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这个天才数学家在喜欢的人面前是自卑的,但是他有着自己的世界。每天固定的去白花善(花岗靖子)的店里买午餐,只有在付钱的时候才敢抬起头来看看这个自己喜欢的人。在她面前永远的低着头,这就是爱情最原始的表现,不是吗?从此他的世界里面不止只有哥德巴赫猜想了,而是多了一个数学题,可是这个数学题他是解不出来的,就算付出生命!
电影和原著出入不大,只是去掉了汤川这个人物,而是让金石固的同学也就是办案警察来充当这个角色。
电影里面有很多值得回味的镜头,比如金石固在游泳馆练习潜水,看似普通的场景却给金石固把尸体分解藏在江底做了铺垫:学生对警察说的:“老师经常喜欢出一些盲点问题,看似是几何问题其实是函数问题”,这也预示着11月9号的杀人案只是掩饰,是一个盲点。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金石固在看到白花善约会回来后,在走廊里遇到百花善,那一瞬间那一个眼神让人心寒,也让人怜悯。是爱,又是失落。
卑微如尘土。
另一个是金石固放下电话在雨里行走的场景,是那么的绝望,又是那么的热爱!
。
好在电影最终符合小说的情节,白花善明白了金石固的心意,在刑警说出事情隐瞒的部分后,白花善流出了眼泪,不管是同情还是感动,至少也算是对金石固的回报了。白花善来到警局遇到了关押着金石固的囚车,白花善追着囚车流着泪说出了对于金石固来说是最想听到的话,这一刻是爱是恨,都已经不再重要。
被爱是幸福的,而爱是卑微的。但是,那份心意我不会忘记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