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小说修改的二十个问题丨《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学习笔记
暗物质:小说修改的二十个问题
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因存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假想出的物质,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暗能量是影响当今量子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的“两片乌云”,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96%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5%不到(约4.9%)。
暗物质中的“暗物质粒子”的存在有可能是量子粒子物理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大质量重粒子的极化粒子类似于“磁单极粒子”的跃迁线性粒子。
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矮椭球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68.3%的暗能量,4.9%的重子物质,26.8%暗物质组成。
现在天上就有一颗卫星,名字叫:悟空。至今已经探测到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中也有不少异常信息,不过非常可惜这些信息都跟暗物质无关。
暗物质在宇宙中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防止星系边缘的物质飞出星系。就是说,如果没有暗物质,很有可能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相当于银河系来说,由于处于边缘,根据太阳系的运行速度,太阳系早就飞出银河系了。正是由于暗物质的存在银河系各处的角速度才大致相同。
就是说,宇宙的大部分存在于黑暗、无形之中。暗物质产生的引力使我们观察到的事物处于有序的运动状态。
这个练习研究的就是那些写作中看不见因素,即“暗物质”。
1.缺失场景
需要进行戏剧化处理的场景有哪些?
倒叙中的场景需不需要移到现在的叙述中?
本应该用最后50页描写关键时刻的场景的地方你是否跳过了某个场景?
这句话我开始没理解,现在想来意思是结尾的时候不要急于结尾。
2.多余场景
就是那些个人虽然喜欢的,但是却与小说的情节发展、主题、基调等无关的场景。这种无法告诉我们人物的新的重要的信息的场景,充其量算是写着玩的游戏文字而已。我之前写的东西大部分属于这种东西。
3.耳熟能详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解释:指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听得多了 。
是说写熟悉的题材吗?
今年开始在公众号更新自己熟悉的,耳熟能详的故事。
4.保持距离
关于保持中立。
在语言、风格、行动、人物,特别是保持一定距离的人物方面怎么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
还是要拉进距离,这样才能塑造出有个性的人物。
5.激情创作
充满激情的事会给你的写作注入激情。同时也能使读者有所反应。
6.相信读者
读者不是笨蛋。
不用赘述所有信息、对话、主题、人物。
让人物自己说话、行动。
对于读者来说,喜欢故事层层展开,跟随人物感受他们的生活,并对故事寓意做出结论。
太多的解释容易削弱情感。
7.一气呵成
从头写到尾。
不要停,回头再检查。
这主要是防止在写作过程中被卡住。
修改三到五次。
8.人物
读者喜欢能够引起同情或者令人感兴趣的人物,或者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感兴趣的人物。
9.热度
问题和冲突,要连续不断,此起彼伏。
10.使戏剧弧线着陆
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建立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
11.倒叙在召唤
倒叙要慎用。
12.封闭的世界
打开你的世界,给叙述增加权威性。
13.你好,我是独白者
动作、对话、描写方面尽量不要出现“我”这个词。叙述者不必对每一件事都发表意见、明确态度、流露感情、做出反应。
记住,叙述者只是讲故事的,讲好故事就好了。
14.你好,我爱上了自己的声音
只要讲故事就够了。
15.摆脱情节的束缚
不要无缘无故添枝加叶。
我以前总是担心字数太少,所以才添枝加叶的,这个毛病必须改。
16.家,温暖的家
地点,自然环境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干嘛不把你熟悉的地方写进你的作品哪。
17.他不是大块头,他是我创造的人物
人物要有显著特征。人物的工作。人物的内心和外表。人物的内心。
18.最后的检查
每个场景、每个篇章是否直接推动故事发展?事件是否安排在特定时间使读者不至于满腹狐疑、晕头转向?是否区分开了倒叙与顺序?叙述视角是否前后一致?所有焦点人物都是必须的吗,或者只需保留几个人物?是否还有千篇一律和陈词滥调需要修改?
19.把稿子放上一周或一个月
之后,拿出稿子重新读一遍,用客观冷静的眼光读。找出优缺点。继续修改。
20.课程至此结束
写吧,写吧,然后修改。
总结
这本书至此结束。今年重点学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