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

2018-01-16 17:21:04 巴塞电影

巴塞电影 > 电影评论

阿米尔·汗的新片《神秘巨星》上映在即(1月19号),很多媒体相继打出“印度又拍了一部我们拍不出”,或者是“我们不敢拍的电影”等标题来贩卖“焦虑”。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同与我国一海之隔的韩国一样,近几年,山那边的印度几乎每年都有几部叫好叫座的佳作释出,其题材的尺度和敏感性令人咋舌,观众更是各种拐着弯揶揄国内电影,而国内的电影人却只得望洋兴叹。

看来,无论什么年龄段,身处什么行业,都有一个无法跨越的敌人,名叫“别人家的小孩”。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对于“隔壁男神”阿米尔·汗,我不喜欢“印度刘德华”这样的称号,因为阿米尔·汗是印度独一无二的“良心”,他不像任何一个我所熟知的国内外演员。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印度影业以1500部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平均一天出4部电影,相比之下,米叔出道30多年,算上《神秘巨星》,只有31部电影,在赢得极大的艺术成就和业界口碑的同时,还在商业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票房上10亿都是轻松的,打破纪录才是常态。

印度首部创下10亿卢布(约1亿软妹币)票房的电影是米叔领衔的《未知死亡》;首部20亿卢布(2亿软妹币)也是他主演的《三傻》(《三傻大闹宝莱坞》),他作为一名大学新生,狠狠地调戏了一把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三傻》

首部拿到30亿卢布(约3亿人民币)的电影还是米叔的电影《PK》(《我的个神啊》),他假借“外星人”之口,用看似童稚的问题,揭开宗教制作的那些华丽却荒诞的“皇帝的新装”。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PK》

《摔跤吧!爸爸》不仅在本土创下54亿卢布的票房纪录,还在我国以近13亿的成绩完美收官。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米叔看似总能轻而易举地创造奇迹,但世上没有理所当然的成功,也没有毫无道理的平庸,其中的奥妙还得从头说起。

一次,米叔做客《巅峰问答》,道破了他称霸武林的绝世神功第一式。

主持人问他会不会选择到好莱坞发展,有没有想要合作的中国导演之类的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复地强调一点,得看剧本。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归根到底,成功之钥也没啥玄乎其玄的东西。比起“败家”的特效,无懈可击的犯罪技巧,花哨的镜头和场景,荷尔蒙超标的虐恋,更难得的是一个能挑动民众神经,刻有民族烙印的故事。

米叔就像是一个理想的革命“点读机”——哪里不好点哪里,用普罗大众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工具——电影来“治国”,用锐利的镜头,揭露事实的丑相,用最尖锐的手术刀,剖析一个个的社会弊病。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摔跤吧!爸爸》

不过,如果仅仅只是“开膛破肚”也不至于大说特说,但他还尝试着把烂肉给剔除出去,重新缝合,真正治愈这道伤口。电影里在批判的同时,还针砭时弊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即使这些方法不一定正确,却也留给了观众反思的空间。

譬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像《三傻》里的兰彻,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特立独行,但兰彻勇于质疑权威和独立思考的精神长存。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芭萨提的颜色》选择用暴力对抗腐败且繁重的官僚机构,显然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不过,重要的是新一代的学子们懂得,腐败的普遍存在不代表正确。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芭萨提的颜色》

讲道理,在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上,我们并不缺优秀的导演:“逆流而上”的冯小刚,“站着把钱赚”的姜文,大行其道的贾樟柯。但他们或把自己的那些政治不正确夹带在历史寓言故事上,借古讽今,或站在外围碰不到市场的球。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让子弹飞》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似乎已然成了高不可攀的历史。

其次,纵观米叔的电影,你会发现,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有喜剧的元素,假用一个有趣的外壳,裹挟深邃的思想,并以抖包袱的方式,在观众面前抽丝剥茧地呈现,这比一黑到底的讽刺和指摘,不知高明出多少。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他也没有哪一部纯粹只讲爱情,只有peacelove的哇哈哈和么么哒的电影。《未知死亡》里有拐卖少女,贩卖器官的黑帮,《印度往事》里也铭记被英国殖民的民族之痛。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印度往事》

最后,是演员阿米尔·汗的个人影响力。《真相访谈》播出后他获邀到国会作证,成功令国会通过保护儿童法案,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的第三任大使。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美国《时代周刊》将阿米尔·汗评选为“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且以专文《印度的良心:一个演员能否改变一个国家?》展开探讨。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然而,他也曾经因为给贫困阶层“代言”、穆斯林的身份、以及直言不逊的言论,常遭到执政党的封杀:《芭萨提的颜色》提前下线,《为爱毁灭》遭到部分地区的联合抵制,《PK》的电影海报被印度教徒公开焚烧。

但他从不妥协。

“即使职业和商业利益受损,我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在与一个庞大的组织对抗,最终也许被撞得粉碎,但我不会退缩。”

《我们的焦虑,是阿米尔·汗可以说印度的“坏话”》by 巴塞电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敢于批评中国现状的人,如今都在网络上摆起了“爱国最高”的架子,以至于那些质疑“不良”的声音,稍有不慎就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端着“大国”的姿态,揣着强大的自尊,对思想上的“退化”视而不见,对社会的困境熟视无睹,沉浸在《战狼2》的伟大胜利中,无异于一叶障目。

“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没必要为自己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羞耻,应该羞耻的是我们的国家在哪一方面还有欠缺。”  ——阿米尔·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