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与生活(现实)不可分

2018-01-20 10:03:05 國學上官清晨

國學上官清晨 > 读书笔记

《艺术(美)与生活(现实)不可分》by 國學上官清晨

图▕▏电影剧照

跋《道连·格雷的画像》

起先,道连·格雷是「美」,是「艺术」的化身。无关功利,无关道德。他是一个金发翩翩的美少年,纯洁,不食人间烟火。后来在享乐主义者亨利·沃顿勋爵的引诱启发下,他觉醒了,发现生活的「美好」,于是从天边坠落凡间。

摆脱引诱的唯一方法是向引诱低头。抗拒引诱呢,你的灵魂便会生病,禁止它得到什么,它偏偏渴望什么,偏偏渴望那些荒谬的法律制造出来的荒谬的违法的东西。据说,世界上巨大的事件都是在脑海里发生的。同样在脑海里,也只能在脑海里,这世界的巨大的罪孽也才能发生的。就说你吧,格雷先生,就说你自己,风华正茂的少年,玫瑰花般娇艳的孩提时代,你具备让你畏惧的情欲,让你恐怖的思想,无论白日梦还是夜里梦,那些记忆只能让你脸颊发红,感到羞耻——

在画家巴兹尔·霍尔沃德为道连画好画像之后,看着年轻俊美与自己一般无二的画像时,道连突然醒悟:画像(艺术)将会永葆青春,自己的肉身则会慢慢腐朽直至消亡。

《艺术(美)与生活(现实)不可分》by 國學上官清晨

图▕▏电影剧照

这个事实,强烈刺激了道连。于是他祈祷:希望自己能像画像一样青春永驻。

要是我永葆青春,而这幅肖像变老,那该多好啊!为了这个——为了这个——我会放弃一切!是的,人世间所有的东西我都在所不惜!我为此可以放弃灵魂!

果然,他成功了,成了不老的「迷人王子」。

他追求艺术,也被现实生活不断影响。他更在乎经历本身,而不在乎结果。所以在觅得「艺术般的爱情」时,他如获至宝。可是当西比尔·范尼破坏掉他心中的「爱情」(美/艺术)时,他毫不犹豫抛弃了西比尔,以致西比尔失恋自杀身亡。

对于西比尔的死,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他爱的其实只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西比尔。

我爱你,那是因为你不同凡响,因为你有天赋和才智,因为你实现了大诗人们的梦想,给艺术的影子带来形态和实质。

艺术至上论:强调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

画家巴兹尔对西比尔的描述:

如果这个姑娘给那些没有灵魂的人带来灵魂,如果她能在那些生活过得肮脏而丑陋的人们身上创造美感,如果她能脱掉他们自私的外衣而为别人的苦难流泪,那她是值得你尊崇的,值得这个世界尊崇的。

道连对西比尔的描述:

你毁掉了我生命的罗曼司。如果你说爱情阻碍了你的艺术,那么你对爱情知道的是多少啊!你没有艺术,就什么都不是了。

亨利对西比尔的描述:

在你(道连)来说,她至少是一个梦,一个幽灵,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飘飞,并且因为它的出现让剧本更丰满了,又是一支单簧管,莎士比亚的音乐从里面吹出来更丰富更有欢乐了。她触及实际生活的那一刻,她毁坏了生活,而生活又毁掉了她,因此她撒手西去了。

西比尔对道连(美)的喜爱:

当与母亲说起道连时,西比尔的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姑娘又呵呵笑起来。她的笑声里有那种笼子里的鸟儿的快活。她的眼睛及时跟着这种声调,放射出回响般的目光;然后,双目闭上,仿佛藏起来眼里的秘密。两眼睁开时,梦境的薄雾已然掠过。

我爱他,是因为他像爱情本身(美/艺术化/唯美主义)应有的样子。

我看见了他,啊!看见就有说不出的幸福。

画家对(美/艺术)的追求:

道连,从我见到你的那一刻起,你的个性就对我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影响。我被你掌控了,灵魂、头脑和力量,全都被掌控了。对我来说,你成了那看不见的理想之看得见的化身,而理想的记忆就像一个美好的梦让我们这些艺术家念念不忘。

之后,道连继续在亨利的影响下过着诗化、艺术化、唯美的享乐主义生活:

新的享乐主义的目的就是经历本身,而非经历的种种结果,不管结果是甜还是苦。至于令感官僵死的禁欲主义,至于令感官麻木的庸俗的放荡行为,新的享乐主义将置之不理。但是,新的享乐主义将教会人一门心思过好生命的时时刻刻,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时一刻组成的。

刚好本人也是一个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信奉者,不过与道连·格雷无关道德、功利的艺术化生活相比,我则多了一点儒家的道德与责任。

强调智力(理智)对美的破坏:

美,真正的美,哪里开始一种智力的表情,就会在哪里完结。智力本身是一种夸张的方式,毁坏了脸上的和谐。一个人一旦坐下来思考,就只会变成一个鼻子,或者一个脑门儿,或者某种可怕的东西。

亨利·沃顿的理论:

生活的目的是自我发展。完美地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当今之日,人们害怕自己。他们忘记了一切责任的最高责任,那就是对自己所负的责任。

当然,他们都慈悲为怀。他们给挨饿的人饭吃,给行乞的人衣服穿,但是,他们自己的灵魂却在挨饿,赤条条的没有衣服穿。我们的种族失却了勇气。抑或我们从来就没有过勇气。社会的恐怖是道德的基础,上帝的恐怖是宗教的秘密——正是这两样东西统治着我们。

美是一种天才的形式——当然比天才还高级,因为美是无须解释的。美是这人世间的重大事实,好比阳光,好比春光,好比那个我们称之为月亮的银地壳的深色水域的反光。美毋庸置疑。美拥有神圣的主权。美让那些拥有美的人成为王子。你笑了吗?一旦你没有美了,你可就笑不出来了……

《艺术(美)与生活(现实)不可分》by 國學上官清晨

图▕▏电影剧照

道连·格雷总也不老,快四十岁了,看起来不过仍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道连希望拥有不老的容颜,希望美丽长驻己身,可是他的「灵魂」已经渐渐衰老。他的外表仍然清纯,内在却早已变成了一个「魔鬼」,以致凭借不老的容颜竟然骗过了西比尔弟弟詹姆斯·范尼的追杀。

多年以后,外界疯传道连堕落、邪恶的事件,画家巴兹尔不相信,奈何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为了了解真相他决定亲自前去问一问道连。道连什么也没说,带着他来到楼上的画像前:

「我不相信它是我画的画儿。」

「难道你从中看不出你的理想吗?」道连挖苦地说。

「我的理想,你称它是……」

「是你把它称作理想的。」

「画像里原来没有邪恶,没有无耻。你对我来说是那种我以后再也遇不上的理想。这是一张好色之徒的脸。」

「这是我的灵魂的脸。」

「基督啊!我崇拜的竟是这样一个玩意儿啊!它长了一双撒旦的眼睛。」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有天堂也有地狱,巴兹尔。」道连嚷嚷道,做了一个绝望的狂野的动作。

亨利之于道连,差不多相当于歌德笔下的靡非斯特之于浮士德。「魔鬼」将他们引诱至充满诱惑的尘世生活。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堕落」。

道连在做了一些「邪恶堕落」事情之后,这些都会反馈在画像上,道连看到原本青春俊美的画像变得邪恶狰狞,便把这一切罪过归到了画家巴兹尔身上,认为是他让自己变成这样的,最终愤怒之下用刀结束了画家的生命。

道连说是画像(艺术)毁掉了自己,他也认识到人的灵魂是邪恶的,尘世生活只是催发剂。

画家与西比尔的死,都是道连对「艺术」的毁灭。

他把艺术(唯美)毁灭以后,只身留在让人厌恶的「生活」中。尽管他的生活没有苟且,但是失去了「艺术」,失去灵魂的道连·格雷,最终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他曾经一度对丑陋憎恶,因为丑陋让万物露出真面目,现在为了那个理由,他对丑陋另眼相看了。丑陋就是赤裸裸的真实。那个粗话连篇、乌烟瘴气的鸦片馆,那种扭曲生活的粗暴的违法乱纪,那种小偷和流浪汉的龌龊行为,是那么充满活力,印象真真切切,远远胜出了一切优雅的艺术形态,胜过了曼妙歌儿的梦幻的影子。

文中几乎所有与道连有关系的人物,都得到一个悲剧结局。还没开始便已经结束爱情的村姑赫蒂;不幸被猎枪打死的詹姆斯·范尼;妻子离婚跟人跑了的逐渐苍老的亨利·沃顿;自杀的艾伦·坎贝尔。他们都死于「现实生活」,道连后来几乎成为「现实生活」的象征。

「有面无心」似乎成为了道连的判词,他追求艺术化的生活,追求美,可是生活往往不尽人意。他永远是「迷人王子」,灵魂却似魔鬼。

灵魂就是可怕的现实。灵魂能被收买、被卖出、用来做交易。灵魂会被毒化,或者修成正果。我们每个人都有灵魂。

当道连把威胁自己生命的外在因素都解决掉之后,在自我反省之后,他决定开始新的生活。他认为在自己「浪子回头」之后,楼上的画像应该邪恶尽除,重新恢复纯洁,没想到他还是被画像(艺术)打败了!

他们进了屋,发现墙上悬挂着那幅他们主子的漂亮肖像,如同他们过去见过的样子,画像上奇妙的青春和俊美,简直就是奇迹。

躺在地上的是一个死人,身穿晚礼服,心脏上插着一把刀子。死人枯槁,皱巴巴的,形容十分可憎。他们把那些戒指仔细检查一番,才认出来那个死人是谁。

前面十九章道连一直是年轻俊美的,最后结尾突然一变:

道连死了,他的面貌变成了老年特有的枯槁样子(生活败了);

而画像则重新变得青春俊美(艺术胜了)。

前面只是一个长长「梦」,结尾突然「梦」醒了。整个梦境的过程可能很曲折,惊险。整个经历可能很美丽,但是梦醒之后的感慨才是最长久的……

22:49

18.01.06

上官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