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书单-秦汉思想史入门进阶高阶攻略
引言:我列的书单,并不代表我看过所有的书。列出的依据,一是我自己的阅读经验,一是相关的学术评价。学术评价主要是学者写的对某个问题的综述以及在某些具体书中作者对所研究问题的学术史梳理。我读过之后,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阅读需要予以分类。这个分类和判断是我自己的。我对思想史的看法,主要是从史学角度,就是把思想看做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当然对于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自有其内在的价值坚持和学术脉络,这方面,我并没有忽视,但我的主要视角是史学的。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热爱历史的朋友
总论部分,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采取人物和社会关系的逐一研究,这个思路是我喜欢的。着重推荐。金春峰的《汉代思想史》,是以哲学的路径来写的。王葆玹的研究,避开了笼统地谈论两汉今古文学的争论,也是历史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梳理,很细致。我也重点推荐。其他一般的泛泛之论,参考。
图1
对于汉初思想的把握,雷戈采取了李开元提出的“后战国时代之说”,其中天高皇帝近,是论文。后面两本书,是博士论文的分写。在对秦汉思想史的把握上,有两个著名的判断,一是刘泽华提出的“王权主宰社会”之说,南开大学政治思想史博士,多出自其门下,并发挥师说。二是朱维铮提出的“学随术变”。复旦的政治思想博士,多是其说的发挥。这两个判断对不对?尚可讨论。但我个人觉得,这是摆脱阶级史观和西方哲学论调之后,可能陷入的又一个误区。我仍是喜欢喜欢具体的讨论和研究。
图2
陆贾的地位,唐国军在他的书中,系统批判了近年来政治思想领域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但,我觉得王利器先生的一篇序言足够了。贾谊的研究,唐雄山的书,是讨论的比较深入的一本。王兴国的评传,可参考。但对其评价,不可忽视汉初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后战国时代的问题,李开元的在《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一书对贾谊的评价,也足够了。其他再多的研究,都是废话。
图3
对公羊学的研究,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一书的视角,也是对我胃口的,但缺点是论文的合集,不成体系。成体系的著作,邓红的两本书,是我认为最好的。董仲舒的传记,韦政通这本小书,写的言简意赅。列出周桂佃的书,主要是想对比一下,学力素养的高低。
对于刘安,淮南鸿烈,我个人没什么研究,所以,列了于大成编辑的《淮南鸿烈论文集》,里面收集了各家观点。但对其个人的评价,要放在汉武帝时代大一统的政治作为与汉初的差异上来评价。
图4
刘向刘歆父子,又是一个纠缠不清的大问题。涉及今古文学之争、涉及五德理论的变革、涉及新莽代汉的政治变局,涉及目录学也就是《汉书艺文志》的前身问题。本文所列书籍,尽量把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列出来。政治部分,在政治史书单已经列完了,不赘述。
扬雄的研究,纪国泰写了几本书,但其大体观点收录在上列书籍中的扬雄书籍中部分,华学成主编的方言校释汇证,已经吸收了周祖谟的成果,所以没有列周祖谟的书。他也不是研究扬雄,而是研究方言这本书,主要是汉语语言学的角度。
桓谭的著作,只有辑本,能写出年谱和评传,已属不易。
图5
对于王充的研究,除了基本的年谱、文集校释等,我以为邓红的新八论和续编,代表了还原王充历史面貌的最高水平。台湾学者的书籍,可以参考。大陆学者的研究,路径错了。
我还没有找到郑玄的传记,耿天勤和安作璋都是主编,对于郑玄的资料有收集之功。值得注意的是史应勇的研究,他目前出了3本书,我觉得他会把郑玄的问题,逐个研究完,敬候大作。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参考。
图6
谶纬的书籍,也都散佚了。安居香八的集成,是收集大辑本。陈槃的研究,也是文本的工作。钟肇鹏、李中华、徐兴无的研究,都属于一般化的概述性质。黄复山的《东汉谶纬学新探》是一本论文集,写的很深入。我在写刘秀的时候,看过他的书。吕宗力的《汉代的谣言》是从谣言的角度来看谶纬,这里列出来,是为了姜望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谣言张本。此外,汪文学的正统论,我没有列,我把它分类在政治思想类。
马士远的《两汉的尚书学研究》是承接其周秦尚书学一书而写的。能否在刘起釪的研究上更近一步,我是存疑的。暂且列出来,作为参考。陈以民的《孔安国学术研究》,亦如是。
汪文学的《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是对汉末思想的一个总体性把握,可以和前面政治史书单所列的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汉代的相人术等书放在一起看。也为魏晋时代的清谈、玄学张本。
以上。欢迎大神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