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三国》:孔明草船借箭怎么能少鲁肃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72天
文/鲸北晨
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弄死一个不是自己人办法太多了。
自诸葛亮到东吴处,展现自己所谓的天才般的才能。周瑜便对诸葛亮有所忌讳,一直对孔明有警惕,想要杀了他。
而鲁肃作为老实人,总是在关键时刻给诸葛亮神奇相助,专业坑周瑜,让周瑜无法除去心头大患。在周瑜初次展露想要杀了诸葛亮的时候,鲁肃便提议,“我看还是让诸葛瑾去劝说诸葛亮,说不定能够留下来共同为东吴出力。”
但结果大失所望,诸葛瑾失败。周瑜便想出让诸葛亮前往曹操处劫取粮食,借助曹操的手弄死诸葛亮。但却有鲁肃卷入周瑜的阴谋之中,反而让诸葛亮借助鲁肃之口来讽刺周瑜,“周瑜不过如此,只会水战,陆地上劫粮却只能派我去。”
周瑜一听,便气极而自己去了,这使得诸葛亮逃过一劫。但周瑜确实聪明,弄死了帮助曹操训练水军的将领。而当这消息从诸葛亮口中吐出来告诉鲁肃时,便坏事了。
诸葛亮本就告诉鲁肃,“你千万不要把我看穿周瑜的计谋的事情告诉周瑜,不然他又要害我了。”
但鲁肃作为老实人,转头就告诉了周瑜。而这更加坚定周瑜除去诸葛亮的决心,此等看穿自己计谋的人,不能为自己所用就是祸害,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但目前局势明面上是刘备与孙权结盟,不能明摆着平白无故弄死诸葛亮,周瑜便只能找借口。
于是,周瑜便说,“先生,你既然如此聪明,正好队里缺箭,这就看您了。”而诸葛亮自己更是托大,称“三天足矣,若是办不到,自愿受罚”。
这正中周瑜下怀,更是背地里吩咐制造箭的相关人一定要懒惰办公,不要帮了诸葛亮的忙,这样便能借机除去诸葛亮。
但鲁肃这人老实人,却跑去诸葛亮处,被诸葛亮给言语上劝服了,还帮诸葛亮弄到20只船、人马、乃至其他的装备。
但诸葛亮却不告诉鲁肃真正的计谋到底是什么,等第三天才派鲁肃吩咐人将船靠近曹操军所在处。趁着大雾,在江面上呐喊,而曹操等人以为敌军来袭,由于大雾不方便下河而放箭,倒是便宜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走之前还得意说了句,“谢谢曹操您了。”这正是提醒曹操上当了,但曹操却不敢来追,一方面天冷,大雾不方便看清楚局势,出战不利;另一方面,水军的将领刚刚轮换,操练得还不是特别好。若是出战,对不擅长水上作战的曹军来说,极为不利。
这亏曹操就只能吞下,而箭也就只能被诸葛亮借走而呈给周瑜。由此,周瑜杀诸葛亮又一计失败。
纵观这过程,孔明草船草船借箭的关键人物便是鲁肃。因为鲁肃将诸葛亮知道弄死曹操的水军计谋的事情告诉周瑜,周瑜才心生计谋设计诸葛亮。但没想到,鲁肃却暗地里帮诸葛亮准备了草船等,让诸葛亮方便行事。
其实,对于鲁肃来说,按道理是不会出手帮诸葛亮的,诸葛亮并非孙权的谋士,反而是所谓敌对方的。从这来说,鲁肃对周瑜杀死诸葛亮的想法起码是认同的,不然不会多次诸葛亮嘱托不要告诉周瑜后,还是将事件完完整整告诉周瑜。
而事实上,鲁肃却帮了诸葛亮隐瞒草船之事,这并非是不想周瑜折腾死诸葛亮。其中可能是周瑜这边与曹操的大战将会一触即发。就如诸葛亮在答应造出十万只箭的时候就说,“周瑜啊,这十天为限,时间太长了。就算到时候造出来,也等不及。战场上瞬息万变,我看就三天,事不宜迟。”
作为东吴的谋士鲁肃自然对战场的局势的观察亦是非常洞明,更是渴望箭能早日造出来,否则如何能稳固江东。这一战,不仅对于东吴来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对于鲁肃来说更是如此。作为坚定的主战派,输了,等待他的结局将不仅仅是掉脑袋。
由此而言,鲁肃答应救诸葛亮一命的理由,为其准备船只,这极有可能是托词。而鲁肃一方面,真正希望的是箭早日造出来,这一战才可能有更大赢的希望;另一方面,要弄死诸葛亮也不急于一时,况且时间限制为三天,大不了三天之后再告诉周瑜也不迟。
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弄死一个不是自己人办法太多了,但是这个人还能有点用的时候,留着也未曾不可。但这种想法,却让诸葛亮再一次躲过一劫。
这草船借箭还真不能少了鲁肃,若没有鲁肃恐怕无箭,即便是弄死了诸葛亮,东吴的就算赢,赢面也不会这么大。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对方的箭,此消彼长,对交战多少有些帮助。
不过,话说周瑜好像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