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病隙碎笔》有感(二)——关于写作

2018-01-24 22:11:14 易水寒过

易水寒过 > 书评

《读《病隙碎笔》有感(二)——关于写作》by 易水寒过

初衷.jpg

(一)来到简书已经近一个月时间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有很多貌似很厉害的人都开始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写作班,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参与的粉丝也很多,有时候,我也会想,自己文章的阅读量这么低,没什么人关注,我是否也应该加入他们,获得一些秘籍或宝典之类的指导呢?经过一番斟酌,最终我还是放弃了。

我本就不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人,而现在的各种写作班、活动都风风火火,与我自身性格是相悖逆的, 当然,我不否认这其中肯定有一些写作高手,但也绝不排斥里面存在着一些伪高手,现在市场上关于写作秘籍和指导类的书籍遍地都是,我也看过一些,但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了吗?

现在想想,并没有,看的过程中好像很激动,好像突然明白了点什么,好像觉得自己很快就能够创作出一篇像样的作品来,可激情过后,往往什么也没有留下,如果用心的话,可能脑海中还会存留一些技巧和技法,但要想用上还得自己好好领悟一番之后,但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这些吗?

我觉得不是。

(二)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 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和权利,也因此衍生出了各种形式的写作,有商业宣传的,有公文写作,有新闻写作,还有当下最流行的个人写作等等,说到底,其实都算是自媒体的营销和传播方式,今天,我只想说一说个人写作,这种写作,真的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吗?

我对此深表怀疑,上面已经说过,可能会学习到一些技巧、技法之类的东西,可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思想底蕴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是通过几天、几个月就能够迅速提高的吗?我有时候也想,那些开课办班的老师,他们内心到底有多少底气,他们的模板是否能够经受得住考验?还有一些还未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提前变成了很多成人的老师,听来不免滑稽,我并不是说他们的学识就一定比不过年长者,但在阅历、对生活的体悟上,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欠缺吧,这一点应该是不能否认的。

有人说这不妨碍他们教授写作,确实,如果一个人抱着功利之心,就是想写出爆文,想成名,想赚大钱, 那这就容易理解了,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参加这样的写作班,或隐或显都有这样的心思,谁敢说自己一点都没有呢?

有些刚刚摸出点门路的人,都在争相开班,这让我想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热”,当时,那是一个全民疯狂、头脑发热的造神时代,今天看来,那种种疯狂的行为和信仰是如此的不可理喻和愚昧透顶,多少年以后,“写作热”是否也会以一种相似的方式被后来者反思、笑话呢,那千篇一律、空洞无物、思想缺失的文字垃圾?

我突然想,写作领域是否也应该出台一些环保措施呢?想想算了,这个标准太难了,说不定又会衍生出一批“厉害”的执法者。

(三)读《病隙碎笔》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句话:作家绝不要相信自己是天命的教导员,作家应该贡献自己的迷途。

多么真诚的大实话!

在面对人生意义,人性,宗教,婚姻,爱情等一切可以称之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上,有谁敢说自己明明白白呢?

在这种层面上,写作不就是一种黑夜中艰难的探索和潜行吗?我相信,简单、朴素却发自心底的呼唤写出来的文字,要完胜那些技巧和技法,甚至,在这种个人内心化的写作面前,那些技巧类的东西无异于小丑出来献丑。

史铁生将文学与写作分开了,他说:

“文学,如果是暗含着种种操作或教导意图的学问(无论思想还是技巧,语言还是形式,以及为谁写和不为谁写式的立场培养),我看写作可不是,我希望写作可不要再是,写作,在我的希望中只是怀疑者的怀疑,寻觅者的寻觅。”

“文学留给作家,写作单让给一些不守规矩的寻觅者吧。”

我选择写作。

(四)关于写作,我还想在这里援引他的几段文字:

“散文是什么?我的意见是:没法说它是什么,只可能说它不是什么。因此它存在于一切有定论的事物之外,准确说,是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定论之外,在白昼筹谋已定的种种规则笼罩不到的地方,若仍漂泊着一些无家可归的思绪,那大半就是散文了——写出来是,不写出来也是。”

“一旦早已存在于心中的那些没边没沿、混沌不清的声音要你写下它们,你就几乎没法去想‘应该怎么写和不应该怎么写’这样的问题了——一切都已是定局,你没写它时它已不可改变地都在那儿了,你所能做的,只是聆听和跟随。因此,所谓灵感、技巧、聪明和才智,毋宁都归于祈祷,像祈祷上帝给你一次机会(一条道路)那样。”

“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漫长,尤其那心流遭遇的黑夜更是辽阔无边,历史可由后人在未来的白昼中去考证,写作却是鲜活的生命在眼前的黑夜中问路”。

我向往着史铁生的“写作之夜”

(五)此刻,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知道是谁说过的,还是我自己说过的,人就是这么奇怪,为什么它会现在蹦出来呢?

或许,这是老天爷对我的叮嘱,或者说,支持,让我不忘初心!

是的,写作的大环境仿佛是热闹的,但我,是为了热闹而来吗,是到这里来玩玩,然后没意思了就离开吗?我不是!

记得有记者参访史铁生,问他为什么写作,他用了一句很俏皮的实话回答:为了不至于自杀!

我的写作,长久以来,就是日记,在无数个困惑、迷茫、痛苦的日子里,我在日记里发泄、诉说、劝慰自己,真的感觉到有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我,心理上称之为“超我”,我确信它的存在,而写作,就是对他的欢迎和拥抱,如果不是写作,可能我早已成为一个活得混沌不堪的平庸之辈,甚至沦为一个精神病患者都是可能的,所以,完全可以说,是写作救了我!

我要坚持这样的写作,坚持为内心写作,安安静静的写作,与那么多优秀的灵魂一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