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东汉帝国的崩溃(一)

2018-01-25 10:29:03 江河散人

江河散人 > 读书笔记

《【历史】东汉帝国的崩溃(一)》by 江河散人

图片来自网络

六月的一天,九岁的小皇帝突然驾崩,据说是死于谋杀。

小皇帝名叫刘缵,去年正月即位,他的登基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年仅两岁的冲帝不幸早夭,因为刘炳是独子,新的继承人只能从藩王之中选取。而相比其他藩王,年幼的刘缵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帝国重臣、时任太尉的李固,倾心的人选是清河王刘蒜。在众多的藩王中,刘蒜年岁较长,道德品行也更为出众,自然是君王的良好选项。

“如今拥立皇帝,应当选择年长有德、能够独自处理国家大事的人。”

“大将军理应深思熟虑,想想当年周勃拥立文帝、霍光拥立宣帝的光辉事迹,切忌重蹈邓氏、阎氏贪立幼主的覆辙!”

李固如此说道。对话的另一方为梁冀,位居大将军的高位,更关键的是,他的妹妹梁妠正是目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毫无疑问,在拥立新帝上的问题上,他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

李固言语中提及的邓氏与阎氏,指的是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和汉安帝的皇后阎姬,两人都因为贪图权位而策立幼主,也由此使宗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汉和帝在公元105年去世时,皇位的继承权有两位人选:长子刘胜与幼子刘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以刘胜为嗣理所当然。不过,皇后邓氏却以有顽疾为由否定了立刘胜的建议,转而拥立出生仅百日的刘隆为帝,即后来的汉殇帝。

可惜,殇帝即位不足一年便突然去世,当群臣再次提议拥立刘胜时,邓太后毫不犹豫地加以否决,并让邓骘连夜将清河孝王刘庆十三岁的儿子刘祜召入宫中,随后宣布立其为帝,也就是后来的汉安帝。

年幼的安帝即位后,邓太后继续了她的临朝生涯,直到十五年后去世为止。邓氏与安帝本有拥立之功,只是长久的垂帘听政让一切化为泡沫,而仇恨的种子却在安帝心中不断发酵。

邓太后死后不久,安帝乳母王圣与中黄门李闰等人揣摩上意,诬告尚书邓访等谋划废立皇帝,安帝便趁此时机一举铲除了邓氏势力,不仅其宗族所有在职人员全部免官,家族的首脑邓太后的哥哥邓骘、堂弟邓遵也被逼双双自杀。

阎氏的境遇大体类似。

汉安帝在邓太后死后开始亲征,然而仅仅四年以后便在南下巡狩时身染重病,并最终死在了返程途中。皇子刘保是汉安帝唯一的儿子,故而在永宁元年被立为了太子,原本理应由他继承大统。

然而由于其生母李氏为安帝的皇后阎氏所鸩杀,惧怕被事后报复的阎后便联合安帝的乳母王圣、大将军耿宝、宦官樊丰、江京等人构陷太子,并最终促使安帝将刘保废为济阴王。此事发生在安帝病逝的一年之前。

为了确保自身的权势,阎后和阎显兄弟先秘不发丧,之后又派人迎立年幼的北乡侯刘懿为皇帝,史称汉少帝。阎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并任命阎显为车骑将军,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

自此,阎氏一门独揽朝廷大权而威服天下。不过,阎氏外戚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变故很快到来了。

公元125年12月10日,即位仅206天的少帝刘懿病重去世,帝位由此再次悬空。正当阎氏试图再次另立藩王的幼子为帝时,孙程等十九名宦官突然发难了。

在斩杀江京、刘安、陈达等人后,孙程等人迎立安帝的废太子济阴王刘保登基称帝,是为汉顺帝。随后,阎氏兄弟及党羽皆被诛杀,阎太后则被迁往离宫幽禁,并于次年驾崩。

邓氏与阎氏因为贪图权力而拥立年幼的皇帝,然而最终却祸及宗族家人,可谓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言谈之中提及这样的殷鉴,李固本以为可以劝服梁冀听从他的建议,可惜他注定失算了。这并非因为李固的口才不好,或者所言皆是大话,归根结底不过是权力二字罢了。

梁冀深知,自己的权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妹妹梁太后。只有保证太后能够持续垂帘听政,梁氏一族才能屹立不倒。为了达到这一点,幼主登基便是必然的选择了。

所以,在与太后磋商之后,梁冀迎立了年仅八岁的刘缵为新的皇帝,即汉质帝。岂料,一年半以后,质帝又突然驾崩了。

“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

依照《后汉书》的记载,这是一桩大逆不道的谋杀案,而凶手正是那个有拥立之功的大功臣梁冀。何以如此?故事的版本如下:

质帝即位后,因为年幼不能亲政,太后虽垂帘听政可毕竟是女流之辈,国家大事大多还是交由大将军梁冀代为处理。如此一来,本就嚣张跋扈的梁冀,行事更加肆无忌惮。

这一切都被年少聪慧的质帝看在眼里,心中的不满由此日益增加。在一日朝会时,九岁的皇帝目视着梁冀的身影不由得脱口叱责道:此跋扈将军也。

听闻此言的梁冀先是大为震怒,继而又担忧自己将来为其所害,于是便定下了弑杀皇帝的计划。

“梁冀听闻后,不由得对质帝非常憎恨,于是命令侍从在皇帝的煮饼里放入鸩毒,质帝便在当天驾崩了。”(《后汉书·梁冀传》)

所谓煮饼,顾名思义是热水煮熟的面饼,大概是烩面一类的汤面类食物。质帝吃完含有毒药的面食不久,便赶到甚为痛苦烦闷,于是不断下旨催促李固入宫。

“陛下是怎么得的病?”

匆忙赶来的李固如此询问。

“吃了煮饼。现在感觉腹部烦闷不舒畅,如果有水还能活。”

尚有一丝意识的质帝回答道。

“恐怕会吐,不能喝水。”

这时,刚好站在一旁的梁冀发话了。然而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质帝便驾崩了。

以上便是这桩谋杀案的前因后果。坦白讲,不论梁冀是否有作案动机和能力,仅上述记载在史书上的案件细节便根本经不起推敲。

其荒唐程度不得不让人质疑谋杀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后来的桓帝为了给他诛杀梁冀而有意捏造的罪证,毕竟史书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