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2018-01-26 10:29:37 十九度冰

十九度冰 > 读书笔记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龙应台,听起来像男孩儿的名字,透着几分坚定。她64岁(奶奶的年纪),近些年常住在三个地方:台北仰德大道白云山庄藏于山;金华街月涵堂隐于市和香港沙湾径二十五号滨于海(她在<寻找>中提到是北纬二十二度十一分,东经一一三度三十二分)。

从她的住处可知她喜欢静谧的地方,或者也可以说是喜欢喧嚣中的安静。《目送》中多次用到“淡淡的”这个形容词,可见她喜欢缓缓的、淡淡的用文字去诠释她眼中的世界。

《目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by 十九度冰

目送

我以前没读过她的书,《目送》是第一本,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封面是一位妈妈推着自行车,后座“装”着儿子,两人扭头朝向一个地方,可能是爸爸的方向,也可能只是一段时光……

没看之前,我猜测可能讲的是母子情,读完之后做个饼状图(没错,我学的数学专业,但有一颗爱文学的心):五分之三讲亲情(更多讲的是她的父母),五分之一讲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另外五分之一是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感悟。

文中,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最后的章节“满山遍野茶树开花”讲的是父亲慢慢地变老,然后离开,描写细致入微,让我很真切的感受到那一抹超越时空的默默老去。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一切都会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目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by 十九度冰

稍纵,即逝。

现在的我们,有太多的东西想做但是却没有做抑或不敢做,多想离家的时候可以给父母一个拥抱,多想每次打电话的结束说句‘我爱你’,多想没事帮他们洗洗脚,多想……

但是这些,至少我没有做,其实我是想做的,但是…太多的但是让我们给自己找足了借口。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或许…或许我还是不会做,总觉得那样太矫情。

或者这样说更好,我的家庭没有这样的氛围,做这些总觉得有种农村小孩在家里说普通话一样,特奇怪,应不了那个情那个景。

说到“普通话”,我小时候(至少10岁前)根本没有普通话的概念,小学老师从来不说普通话,全是地地道道的家乡话。有趣的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那时候还是黑白电视),总觉得电视上说话和我们平时说话不一样,不过都可以听懂。

那时认为普通话可能是世界上另一种方言。

我的小学只有两门课,语文和数学(上午语文,下午数学,就这样过了六年)。上了初中后才发现竟然还有美术、音乐、思想品德这些超乎我想象的东西(前些天舍友还说可能是我们那边比较落后,她们那小学也有美术体育之类的课,但我那时候的确是没有)。

小学学校离家里大概八百米,从家里出来直走“六百米”有一个上坡,坡上是我二年级数学老师家,她家对面是小卖部,再右拐“二百米”差不多就到学校了。那时候总觉得好远,特别是从我家到小卖部这“六百米”。现在长大了再走这条路,发现其实特别近,事实上只有三百米左右,一眼就能看到“村头”。

原来走的路多了,路也会变的越来越近了。

小学一个班有二三十人左右,老师都是村上的或邻村的,有的叫姐,有的叫爷,有的是伯。不夸张的说,一个班的同学全都是“亲戚”,我叫你姑,她叫他叔的。放学了大家就一起玩,等着家长喊吃饭,然后写作业到半夜,但是那时很开心,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个天堂。

那时我们没有把“陌生人”当作陌生人,多了一分温暖,少了一分冷漠。

我的数学每次都是一百,语文压根就没有及格过。每次考语文就发现平时背的那些都忘了(小学语文卷一般第一题是看拼音写汉字,第二题是填空,都是课文中的,第三题是阅读,最后是作文。我记得大概是这样,因为那时候没少抄卷子,语文考90分以上不抄,80-90分抄一遍,70-80分两遍,其余的三遍,我几乎每张语文卷都是要抄三遍的),奇怪的是,上初一语文好像“重生”了一样,每次都是前三名,后来语文也一直很不错。

原来很多事情就像抄语文试卷一样, 平时看似无用的东西都是在“攒人品”,攒的人品多了,自然而然就好了。

《目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by 十九度冰

目送

我的小学一天是九节课,早读一节、上午四节和下午四节。每节课中间10分钟休息,等呀等呀就期待“宝贵”的十分钟,一般课间活动都是“集体活动”,低年级是男生女生互相追着,被追那一方一般都会跑到厕所(因为当时学校只有几棵树,几间教室和厕所,除了厕所没有地方可藏),追的那一方就堵在厕所门口等,现在想想也真佩服那时的“韧劲”。高年级一般是男生女生各玩各的,男生在一起“叨鸡”、“弹旦儿”、“打四角”,女生就是“跳皮筋”、“跑大步”、“抓子儿”。那时最喜欢下课,我很吃香,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跳皮筋我基本上都是“撑”筋儿的那个——个儿高,“抓子儿”时,大家都争着和我一派——手大!

原来这么简单的东西就可以让我们如此快乐,现在的我们总是把自己武装的太好。亲爱的人儿,请稍微给自己露点缝儿,进点光,偷窥一下小时候的自己。

有谁能包容你的一切,又有几个人能呼出你的小名,这些人都在浅浅的安静中最深刻的地方藏着,生怕有半点疏忽,丢了他们。

一直以为一生很远,其实它是那种很近很近的远。

《目送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by 十九度冰

很近很近的远